发射控制驱动器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1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3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射控制驱动器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控制驱动器包括多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用于向显示像素阵列中的对应显示像素输出发射控制信号,所述多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以外部输入的时序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其他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均以上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的发射级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采用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发射控制驱动器向显示面板输出符合预期的高电平发射控制信号,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装置的显示质量。装置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射控制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射控制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多彩,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显示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各式各样的显示设备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多个领域中,例如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具其高对比度、高色域、宽视角等特点,被认为是继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设备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0003]对于OLED,其像素驱动电路具有内部补偿功能,以补偿用于驱动OLED发光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移,并且,在补偿过程中,一般需要提供发射控制信号来控制OLED不发光,以提升补偿效果。发射控制信号可以由图1和图2中所示的发射控制驱动器提供。其中,图1中的发射控制驱动器由P型LTPS TFT(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构成,其输出的低电平虽然不能保持最低电平,但对于传输高电平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果。然而,对于由N型LTPS TFT构成的发射控制驱动器,如图2所示,其输出的电平不能达到预期的高电平,因而影响设备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射控制驱动器和显示装置,能够使发射控制驱动器向显示面板输出符合预期的高电平发射控制信号。
[0005]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射控制驱动器,用于显示像素阵列,该发射控制驱动器包括多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其中,每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包括:
[0006]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触发信号、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平和第二节点的电平;输出上拉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平和第一高电平信号而向所述显示像素阵列中的对应显示像素输出高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并向下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和第一低电平信号而控制第三节点的电平和第四节点的电平;输出下拉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节点的电平、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而向所述显示像素阵列中的对应显示像素输出低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并向下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其中,所述多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以外部输入的时序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其他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均以上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的发射级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
[000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
[0008]并且,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000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上拉模块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
[0010]并且,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所述高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所述高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第十薄膜晶体管、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
[0012]并且,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
[00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下拉模块包括:第七薄膜晶体管和第八薄膜晶体管。
[0014]并且,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所述低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所述低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
[001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
[001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周期性变化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周期性变化的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驱动下,每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初始化阶段、输出阶段、复位与空闲阶段。
[0017]在所述初始化阶段,当所述触发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高电平,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导通,使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平和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平被初始化至低电平,所述第三节点的电平被初始化至高电平;
[0018]在所述输出阶段,当所述触发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控制驱动器,用于显示像素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控制驱动器包括多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其中,每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触发信号、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而控制第一节点的电平和第二节点的电平;输出上拉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平和第一高电平信号而向所述显示像素阵列中的对应显示像素输出高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并向下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和第一低电平信号而控制第三节点的电平和第四节点的电平;输出下拉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四节点的电平、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第二低电平信号而向所述显示像素阵列中的对应显示像素输出低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并向下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其中,所述多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以外部输入的时序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其他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均以上一级发射控制驱动电路输出的发射级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控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控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上拉模块包括:第五薄膜晶体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所述高电平的发射级传信号;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所述高电平的发射控制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控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第十薄膜晶体管、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
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四节点;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第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