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16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属于建筑领域,包括底座、滚轮和一个或者多个定型化防护网片;底座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纵向龙骨和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纵向龙骨中部的横向龙骨,且横向龙骨则垂直于纵向龙骨;滚轮固定在纵向龙骨的底面,每个纵向龙骨的底面间隔地安装有至少两个滚轮;定型化防护网片包括矩形或者门型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内的网板,定型化防护网片可拆卸连接在横向龙骨的顶面,且当定型化防护网片有多个时,多个定型化防护网片沿横向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不但便于移动,还方便搭设并且能够保证搭设质量。还方便搭设并且能够保证搭设质量。还方便搭设并且能够保证搭设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代建筑工程建造技术的革新,混凝土支撑及灌注排桩支护的基坑形式逐渐成为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一种优良方式,通常情况,首道支撑需结合栈桥进行一体化施工,为满足首道支撑能够进行车辆及材料运输的相关需要、保证场地的有序周转,同时为保证首道支撑栈桥使用过程中的人员及车辆安全,需对首道支撑栈桥临边进行安全防护,常见的基坑边防护多采用圆钢管进行搭设,利用扣件对相邻钢管进行连结,使得钢管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抗倾覆性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0003]目前通常采用的栈桥临时防护措施分为钢管搭设临时防护三角架以及基坑边安全定型化防护网片。
[0004]但是,钢管搭设栈桥防护存在以下问题:
[0005]1、搭设时,需人工进行连接,钢管间扣件施工质量与人员搭设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可能由于搭设人员搭设水平限制,导致钢管连接不紧密,对基坑边施工作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6]2、钢管防护搭设完成后,下部钢管与栈桥混凝土面直接接触,两个刚性物体间在外力作用下,如轻微碰撞、风刮、人员挪动等作用下,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栈桥板面混凝土损坏,影响栈桥质量安全的同时损坏场地整体形象;
[0007]3、挖机等在支撑栈桥取土点作业时,需临时移动相应区域的安全防护,并在施工作业后对相应区域的安全防护进行恢复,钢管防护需2

3人协同方能移动;/>[0008]4、施工现场在实际材料进货过程中,钢管材料多需要循环使用,材料多存在破损及翻新情况,且钢管搭设过程中,搭设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防护形象较为简陋,对施工企业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0009]而安全定型化防护网片则在外形及防护上相比于钢管搭设的防护架更为优异,但同样存在移动不便的问题,通长情况下安全定型化网片采用膨胀螺栓的形式固定在栈桥边梁两侧,多个安全防护网片连成整体的安全防护,如需临时移动,需将固定的膨胀螺栓拔除方能进行单块防护网片的移动,且安全防护网片在立面上无任何斜抛撑,整体仅靠底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钢管搭设栈桥防护存在的搭设耗时、易损伤栈桥、移动不变以及搭设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2]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的滚轮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的一个或者多个定型化防护网片;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纵向龙骨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龙骨之间的横向龙骨,其中,两个所述纵向龙骨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横向龙骨则垂直于所述纵向龙骨,且所述横向龙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龙骨的中部;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纵向龙骨的底面,且每个所述纵向龙骨的底面间隔地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滚轮;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包括矩形或者门型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网板,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横向龙骨的顶面,且当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沿所述横向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连接柱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柱沿所述横向龙骨的长度方向呈一列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柱,且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上均固定有耳,所述耳上设置有螺钉穿孔,所述连接柱上的耳通过螺栓与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上的耳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的两端以及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对称地固定有所述耳。
[0016]优选的,在所述横向龙骨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连接柱通过斜拉杆与所述纵向龙骨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框架呈门型,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的侧杆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杆的顶部之间的横杆;且所述侧杆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横向龙骨可拆卸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还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杆的下部之间的挡板。
[0019]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横向龙骨可拆卸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滚轮为可锁紧的万向脚轮。
[0021]优选的,所述定向化防护网片有两个,所述连接柱有三个。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面的定型化防护网片以及安装在底座底面的滚轮的设置,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护装置整体上可移动;并且由于定型化防护网片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得防护装置便于拆卸和组装,并且底座和定型化防护网片的组装可以分开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组装速度,并且结构确定的底座和定型化防护网片也有利于提高组装搭设后的防护装置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25]图中:1

底座、11

纵向龙骨、12

横向龙骨、2

滚轮、3

定型化防护网片、31

框架、32

网片、33

挡板、4

连接柱、5

耳、6

斜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
[0029]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的滚轮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的一个或者多个定型化防护网片;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纵向龙骨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龙骨之间的横向龙骨,其中,两个所述纵向龙骨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横向龙骨则垂直于所述纵向龙骨,且所述横向龙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龙骨的中部;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纵向龙骨的底面,且每个所述纵向龙骨的底面间隔地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滚轮;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包括矩形或者门型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网板,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横向龙骨的顶面,且当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沿所述横向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连接柱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柱沿所述横向龙骨的长度方向呈一列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柱,且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基坑栈桥安全定型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定型化防护网片上均固定有耳,所述耳上设置有螺钉穿孔,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王强张天方弟革祝愿朱琼朱良策蔡春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