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09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施;将积分开始和结束的两个单向距离差,在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距离矢量处进行有限阶泰勒展开,得到平均测速的几何分量;结合平均测速的相对论分量,计算得到总的平均测速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计算行星位置时,使用速度积分替代多次直接计算,避免了星表插值误差,距离差作为距离矢量和变化矢量的函数,仅需双精度浮点数即可满足存储计算有效位数需求,避免了使用四精度浮点数引起的计算复杂度,有效的兼顾了计算精度和效率。有效的兼顾了计算精度和效率。有效的兼顾了计算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轨道测量
,涉及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 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空行星探测的主要测轨手段为高精度多普勒数据,使用多普勒数据对 目标进行精密定轨定位,需要预先对测速进行理论建模,得到高于测量精度 一个量级以上的理论值。目前X频段的多普勒测速精度可达0.1mm/s,对应 的理论测速精度需达到0.01mm/s以上才能满足要求。常规方法先计算探测 器与测站的距离,再通过距离差分获得理论测速值。在计算距离时,需要计 算探测器和测站的位置,而星表插值行星位置的误差约0.1mm,无法通过差 分消除。在使用距离差分计算理论测速时,为避免截断误差,需要使用四精 度浮点数,存储和计算速度很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误差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具 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5]步骤1、计算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下行矢量;
[0006]步骤2、计算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上行矢量;
[0007]步骤3、计算积分开始时刻的单向下行矢量;
[0008]步骤4、计算积分开始时刻的单向上行矢量;
[0009]步骤5、计算积分开始和结束时刻的单向上行和下行距离差;
[0010]步骤6、计算多普勒测速的几何分量;
[0011]步骤7、计算平均测速的相对论分量;
[0012]步骤8、计算总的平均测速。
[0013]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14]步骤1根据环绕行星的情况,计算探测器单向下行矢量为:
[0015]r
23
(t
end
)=(r
P
+r
sat
)

(r
E
+r
sta
)
ꢀꢀ
(1)
[0016]式(1)中,r
23
为探测器到地面测站的单向下行矢量,t
end
表示积分结束 时刻,r
E
为地心在太阳系质心天球参考系(BCRS)下的位置矢量,r
sta
为测 站在地心天球参考系下的位置矢量,r
P
为行星质心在BCRS下的位置矢量, r
sat
为探测器在行星质心天球参考系下的位置矢量;以上各天球参考系仅存在 坐标系原点的平移,不涉及轨道面和主方向的旋转;
[0017]计算单向下行时,以接收时刻为初始值,进行光行时迭求解探测器转发 时刻,单向距离值ρ
23
=||r
23
||变换小于1%认为迭代收敛。
[0018]步骤2根据环绕行星的情况,计算探测器单向上行矢量为:
[0019]r
12
(t
end
)=(r
E
+r
sta
)

(r
P
+r
sat
)
ꢀꢀ
(2)
[0020]式(2)中,参数t
end
,r
E
,r
sta
,r
P
,r
sat
定义与步骤1中一致,r
12
为地面测站 到的探测器单向上行矢量;
[0021]计算单向上行时,以探测器转发时刻为初始值,进行光行时迭求解地面 站信号发送时刻,单向距离值ρ
12
=||r
12
||变换小于1%认为迭代收敛。
[0022]步骤3中积分开始时刻t
start
=t
end

T
c
,计算单向下行矢量为:
[0023][0024]式(3)中,参数r
E
,r
sta
,r
P
,r
sat
定义与步骤1一致,其中Δ项为一个积分周 期内对应矢量的变化量,其中测站位置变化Δr
sta
由不同时刻坐标转换得到, 探测器位置变化Δr
sta
由轨道积分获得,地球和行星位置的变化Δr
P
和Δr
E
通过 行星星历表插值获得;
[0025]Δr
23
=(Δr
P
+Δr
sat
)

(Δr
E
+Δr
sta
)为积分结束和开始时刻单向下行矢量差。
[0026]步骤4根据步骤2和步骤3,计算积分开始时刻单向上行矢量:
[0027]r
12
(t
start
)=r
12
(t
end
)+Δr
12
ꢀꢀ
(4)
[0028]式(4)中,Δr
12
为积分结束和开始时刻单向上行矢量差。
[0029]步骤5对积分开始和结束的两个单向距离做差,将差值在积分结束时刻 的单向距离矢量r处泰勒展开,舍去高阶项:
[0030][0031]将步骤1的式(1)和步骤3的式(3)的结果代入式(5),得到单向下 行的距离差||r
23
(t
end
)||

||r
23
(t
start
)||;
[0032]将步骤2的式(2)和步骤4的式(4)的结果代入式(5),得单向上行 的距离差||r
12
(t
end
)||

||r
12
(t
start
)||。
[0033]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上行和下行距离差相加,并除以积分间隔,得到 多普勒测速的几何分量
[0034][0035]式(6)中,下标12为单向上行,下标23为单向下行。
[0036]步骤7根据太阳和太阳系内行星引力影响的相对论时延,计算平均测速 的相对论分量
[0037][0038]式(7)中,rlt为相对论效应引起的路径延长,下标12为单向上行,下 标23为单向下行。
[0039]步骤8将步骤6得到的多普勒测速的几何分量和步骤7得到的平均测速 的相对论分量相加,得到最终的平均多普勒测速
[0040][004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深空探测器环绕行星位置受到行星引 力约束的特点,使用速度积分替代直接使用星表计算行星绝对位置,避免了 星表插值误差,使用包含位置和变化矢量的泰勒展开计算距离差,仅需双精 度浮点数即可满足有效存储位数需求,避免了四精度浮点数引起的计算复杂 度,有效的兼顾了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计算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下行矢量;步骤2、计算积分结束时刻的单向上行矢量;步骤3、计算积分开始时刻的单向下行矢量;步骤4、计算积分开始时刻的单向上行矢量;步骤5、计算积分开始和结束时刻的单向上行和下行距离差;步骤6、计算多普勒测速的几何分量;步骤7、计算平均测速的相对论分量;步骤8、计算总的平均测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根据环绕行星的情况,计算探测器单向下行矢量为:r
23
(t
end
)=(r
P
+r
sat
)

(r
E
+r
sta
)
ꢀꢀꢀꢀꢀ
(1)式(1)中,r
23
为探测器到地面测站的单向下行矢量,t
end
表示积分结束时刻,r
E
为地心在太阳系质心天球参考系(BCRS)下的位置矢量,r
sta
为测站在地心天球参考系下的位置矢量,r
P
为行星质心在BCRS下的位置矢量,r
sat
为探测器在行星质心天球参考系下的位置矢量;以上各天球参考系仅存在坐标系原点的平移,不涉及轨道面和主方向的旋转;计算单向下行时,以接收时刻为初始值,进行光行时迭求解探测器转发时刻,单向距离值ρ
23
=||r
23
||变换小于1%认为迭代收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根据环绕行星的情况,计算探测器单向上行矢量为:r
12
(t
end
)=(r
E
+r
sta
)

(r
P
+r
sat
)
ꢀꢀꢀꢀꢀ
(2)式(2)中,参数t
end
,r
E
,r
sta
,r
P
,r
sat
定义与步骤1中一致,r
12
为地面测站到的探测器单向上行矢量;计算单向上行时,以探测器转发时刻为初始值,进行光行时迭求解地面站信号发送时刻,单向距离值ρ
12
=||r
12
||变换小于1%认为迭代收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环绕行星探测器的轨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积分开始时刻t
start
=t
end

T
c
,计算单向下行矢量为:式(3)中,参数r
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楠杨永安王家松王帆陈俊收李军锋贺克山叶修松任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