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696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7
一种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过程:一、搭建步骤;二、界面模拟步骤;三、制冷及土体冻结步骤;四、土体变化检测和研究步骤;利用IDS探地雷达(304),在试验期内对冻融模型箱(210)的土体(212)地质情况进行扫描监测,探地雷达所得数据与测温系统以及应变仪系统的监测数据相互验证。测数据相互验证。测数据相互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隧道领域,涉及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适用于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界面效应研究。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地铁隧道的建设尤为迅速。其中联络通道作为联通、排水及防火作用的通道,在建设中也显现出其特有地位。通常联络通道在开挖前,需要进行地层加固,常见加固方式有地面加固法、隧道内注浆加固法和冻结加固法。冻结加固法作为一种常见方式,已大范围的展开了应用。
[0003]冻结法是通过人工制冷技术,将地层中的水冻结成冰,把天然岩土变成人工冻土,形成冻土帷幕,隔绝地下水,提高土体强度及稳定性的地层加固方法。由此,在富含水的滨海软土地层中,冻结法尤为适用。冻土在相邻两隧道间形成筒状的封闭帷幕(冻土帷幕),帷幕边界与周围环境存在诸多交界面,在界面处冻土与外界发生热交换,造成冷量损失,引起温度场变化,严重时将导致边界冻土融化,使帷幕内外水系贯通,隔水性失效,在联络通道开挖时将引起渗水、涌砂等现象。长期的冷量损失会导致冻结缘持续后移,影响帷幕整体稳定性,严重者将引起联络通道孔壁坍塌,若水土涌入隧道内部,形成大量流失,将引发地层沉陷。由此可以看出,界面效应在冻结法施工当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0004]但目前的冻结法模型试验设备无法对冻结法施工的界面效应进行研究,导致对于界面效应引起的帷幕状态变化相关研究较少。因此,为了克服现有冻结法模型试验设备无法对冻结法施工的界面效应进行研究的不足,专利技术了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冻结法模型试验设备无法对冻结法施工的界面效应进行研究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现有试验装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模拟实际的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冻土帷幕的形成及消融过程,还原度高,而且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造价低。
[0006]技术方案
[0007]一种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过程:
[0008]一、搭建步骤;
[0009]二、界面模拟步骤;
[0010]三、制冷及土体冻结步骤;
[0011]四、土体变化检测和研究步骤;
[0012]其中:
[0013]所述搭建步骤,包括:
[0014]1.1包括冻融模型箱(210),冻融模型箱用于放置待测土体(212);
[0015]1.2包括进出软管及保温层、冷源发射体、冻结液(105)、制冷机(108)、计算机控温面板(109)、冻结液流量控制面板(110),所述软管及保温层、冷源发射体、制冷机(108)形成回路;冷源发射体设计包括多根冻结管(103),共有8根,呈正八边形分布,以及包括位于两侧的分水器(104),多根冻结管连接两侧的分水器;
[0016]1.3包括隧道模型管,设置于中央发射体的中心,隧道模型管与中央发射体在冻融模型箱内都呈轴向布置;
[0017]所述界面模拟步骤,包括:
[0018]2.1构建界面模拟系统,将冷源发射体置于冻融模型箱内,在冻融模型箱内放置由钢管片(209)制的隧道模型管,以及对隧道模型管在管壁不同区段上设置不同隔热措施层,如此:分布于隧道模型管与冻结管(103)之间的为内侧土体;分布于冻融模型箱夹层结构与冻结管(103)之间的为外侧土体;在冻融模型箱内,其轴向:包括隔热措施逐级降低的A、B、C三阶土体界面模拟系统区域,所述隧道模型管在所处的A、B、C三个不同土体界面模拟系统区域内采用与之相匹配的隔热措施层;同时:
[0019]2.2将冻融模型箱的四壁设计为空心夹层结构,底板为实心,冻融模型箱内放置待测土体(212),土体底部与底板直接接触,土体与空心夹层壁之间设置保温填充材料(211)后再接触,土体上部与空气直接接触;在冻融模型箱的外侧土体区域形成包括A

、B

、C

三阶土体界面模拟系统,利用冻融模型箱敞开、实心底板、四周夹层结构分别匹配A

、B

、C

三个不同土体界面模拟系统;
[0020]所述制冷及土体冻结步骤,包括:
[0021]3.1冻结液(105)由制冷机(108)产出并进入回路,通过回路送入冷源发射体中,所述计算机控温面板(109)用于控制冻结液(105)的温度,从而控制制冷系统的试验环境温度,所述冻结液流量控制面板(110)用于控制制冷机的工作;
[0022]3.2冻结液(105)经由冷源发射体内,经历和冻结构建的各个多维度界面模拟系统,对冻融模型箱210内的土体212进行冻结,待土体212冻结交圈后,将以冻结管103布置圈为中心环,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筒状冻土帷幕,中心环内外两侧均有冻土分布;
[0023]所述土体变化检测和研究步骤,包括
[0024]4.1利用应变仪(305)和分布于土体分界面上的众多应变片(306),在试验过程中对冻融模型箱(210)内的各测点土体(212)的位移应变进行全过程监测;同时
[0025]4.2利用分布于土体分界面上的众多测温探头(302),测温系统在试验过程中对冻融模型箱(210)内的各测点土体(212)的温度进行全过程监测;
[0026]4.3IDS探地雷达(304),在试验期内对冻融模型箱(210)的土体(212)地质情况进行扫描监测,探地雷达所得数据与测温系统以及应变仪系统的监测数据相互验证。
[0027]一种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子系统:制冷系统、界面模拟系统、土体检测系统;
[0028]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进出软管及保温层、冷源发射体、冻结液(105)、制冷机(108)、计算机控温面板(109)、冻结液流量控制面板(110),所述软管及保温层、冷源发射体、制冷机(108)形成回路,冻结液(105)由制冷机(108)产出并进入回路,通过回路送入冷源发射体中,所述冷源发射体置于界面模拟系统内;进一步的,冷源发射体包括多根冻结管(103),共
有8根,呈正八边形分布,以及包括位于两侧的分水器(104),多根冻结管连接两侧的分水器;所述计算机控温面板(109)用于控制冻结液(105)的温度,从而控制制冷系统的试验环境温度,所述冻结液流量控制面板(110)用于控制制冷机的工作;
[0029]界面模拟系统包括冻融模型箱(210),四壁为空心夹层结构,底板为实心,冻融模型箱内放置待测土体(212),土体底部与底板直接接触,土体与空心夹层壁之间设置保温填充材料211后再接触,土体上部与空气直接接触;
[0030]所述界面模拟系统,还包括由钢管片(209)制的隧道模型管,以及隔热措施层;
[0031]所述隧道模型管设置于中央发射体的中心,隧道模型管与中央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软土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界面效应试验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过程:一、搭建步骤;二、界面模拟步骤;三、制冷及土体冻结步骤;四、土体变化检测和研究步骤;其中:所述搭建步骤,包括:1.1包括冻融模型箱(210),冻融模型箱用于放置待测土体(212);1.2包括进出软管及保温层、冷源发射体、冻结液(105)、制冷机(108)、计算机控温面板(109)、冻结液流量控制面板(110),所述软管及保温层、冷源发射体、制冷机(108)形成回路;冷源发射体设计包括多根冻结管(103),共有8根,呈正八边形分布,以及包括位于两侧的分水器(104),多根冻结管连接两侧的分水器;1.3包括隧道模型管,设置于中央发射体的中心,隧道模型管与中央发射体在冻融模型箱内都呈轴向布置;所述界面模拟步骤,包括:2.1构建界面模拟系统,将冷源发射体置于冻融模型箱内,在冻融模型箱内放置由钢管片(209)制的隧道模型管,以及对隧道模型管在管壁不同区段上设置不同隔热措施层,如此:分布于隧道模型管与冻结管(103)之间的为内侧土体;分布于冻融模型箱夹层结构与冻结管(103)之间的为外侧土体;在冻融模型箱内,其轴向:包括隔热措施逐级降低的A、B、C三阶土体界面模拟系统区域,所述隧道模型管在所处的A、B、C三个不同土体界面模拟系统区域内采用与之相匹配的隔热措施层;同时:2.2将冻融模型箱的四壁设计为空心夹层结构,底板为实心,冻融模型箱内放置待测土体(212),土体底部与底板直接接触,土体与空心夹层壁之间设置保温填充材料(211)后再接触,土体上部与空气直接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宝平胡波李晓泉罗战友夏建中易觉范秀江詹海鸿牟军东姜叶翔赵胜利陈明李强邓沿生孔勃文赵昕陈其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