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694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夜视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包括矩形外壳、镜头组件、图像传感器、PCBA控制板块和显示屏;矩形外壳内侧设置有镜片仓,镜头组件设置于该镜片仓内,镜头组件包括沿光传递方向先后设置的物镜、九十度反射镜、红外滤光片、镜筒和目镜;图像传感器设置于目镜的一侧并电性连接PCBA控制板块,PCBA控制板块电性连接显示屏并将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发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九十度反射镜结构能够将镜头组件的从驾驶室的纵向方向变换为横向方向,当镜头组件可以沿横向方向设置,从而使得其各个零部件的最短尺寸要求降低,从而降低镜头组件的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难度和成本。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难度和成本。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夜视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汽车占有量大大增加,于此同时,我国交通事故发生量也逐年升高,特别是夜间交通安全形势尤为严峻。而随着电子、测控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夜视技术应运而生,夜视技术是近年来汽车行业内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汽车夜视仪是从坦克夜视仪转移过来的技术,属于军事技术转为民用的产品的成功案例;夜视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将是那些夜间汽车驾驶者,由于安全距离大大扩展,他们可以有更大的制动和反应余地。在夜视的屏幕上,公路的边沿、路中间的标线、公路上的物体以及路旁准备横穿公路的行人都能显示出来。相比于比汽车大灯能够发现更多的东西,驾驶者能够在夜间或弱光线的驾驶过程中将获得更高的预见能力,它能够针对潜在危险向驾驶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视野,从而保证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性。
[0003]车载夜视装置同热像仪的原理相仿,都是通过传感器来捕捉像人或者动物这样带有热源的物体,将人们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并将影像传输到车载显示屏上。车载夜视装置也可以帮助驾驶者在夜间会车出现眩光时看清前方情况,给驾驶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0004]现有的汽车夜视系统主要应用的近红外技术,即是CCD技术,CCD技术成熟,批量性好。但虽然灵敏度不高,但是能够在普通民用市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有的汽车夜视系统,一般采用长管状的结构,大量占用汽车内部的纵向空间,而造成驾驶员在驾驶位置可观察的范围内汽车夜视系统不容易安装,而在汽车夜视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改动驾驶室的空间结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驾驶室改造,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通用性更强,成本更低的辅助驾驶的夜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夜视系统在汽车驾驶室中搭建过程中大量占用纵向空间的问题和以及通用性和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包括矩形外壳、镜头组件、图像传感器、PCBA控制板块和显示屏;在矩形外壳的前侧设置有嵌装槽,显示屏嵌入安装在该嵌装槽内;在矩形外壳的背侧设置有物镜孔;矩形外壳内侧设置有镜片仓,镜头组件设置于该镜片仓内,镜头组件包括沿光传递方向先后设置的物镜、九十度反射镜、红外滤光片、镜筒和目镜;物镜设置于物镜孔处,九十度反射镜用于将光反射90度,红外滤光片用于阻挡非红外光,镜筒用于将红外滤光片与目镜隔开一定距离;图像传感器设置于目镜的一侧并电性连接PCBA控制板块,PCBA控制板块电性连接显示屏并将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发送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矩形外壳内还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具有顶部开口,在该顶部开口设置有电池仓盖,该电池仓盖转动连接到矩形外壳上并用以盖合或打开该顶部开口。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矩形外壳内还设置有主控仓,主控仓内设置有散热板、电源板块和所述PCBA控制板块;在散热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板块和PCBA控制板块的槽位,槽位的四周分别有多个翅片,翅片与散热板一体成型并用于散热。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目镜固定在目镜调节组件上,该目镜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钉、目镜固定环和目镜调节套;目镜调节套可滑动的设置于镜片仓内,目镜固定环通过的中心处固定所述目镜,目镜固定环连接在目镜调节套的一侧,第一调节螺钉的一端与目镜固定环远离目镜的一侧螺纹传动连接,第一调节螺钉的另一端穿过镜片仓的侧壁并伸出镜片仓外。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目镜调节套呈方套状,且在目镜调节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矩形孔,图像传感器位于目镜调节套内,且图像传感器的边沿处伸出矩形孔与镜片仓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镜片仓内还设置有反射镜调节组件,该反射镜调节组件包括有反射镜调节块和反射镜调节螺杆,该反射镜调节块滑动连接在镜片仓与物镜孔相对的侧壁上,反射镜调节块呈L形,反射镜调节块的一端与物镜反射面的一侧相抵,物镜的反射面的另一侧通过扭矩弹簧转动连接到物镜孔的内侧。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物镜与九十度反射镜之间设置有第二平凸镜,在红外滤光片的出光侧设置有第一平凸镜。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红外滤光片与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第一偏振片位于第二偏振片出光侧,该第一偏振片的外侧连接有环形的偏振片套,该偏振片套的外沿呈圆形并能够带动第一偏振片同步转动,第一偏振片的转动轴方向平行于第二偏振片的出光方向。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第一偏振片与第二偏振片之间设置有聚光锥。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矩形外壳内设置有转动控制组件,该转动控制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中间齿轮,主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并与中间齿轮啮合,在偏振片套上设置有环形齿纹,中间齿轮的一侧伸入镜片仓内并与环形齿纹啮合;在矩形外壳的背侧设置有光强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与PCBA控制板块电性连接,并PCBA控制板块根据光照强度控制第一偏振片与第二偏振片的相对夹角。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方案中的九十度反射镜结构能够将镜头组件的从驾驶室的纵向方向变换为横向方向,当镜头组件可以沿横向方向设置,从而使得其各个零部件的最短尺寸要求降低,从而降低镜头组件的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难度和成本;
[0019]2.本方案中由于矩形外壳具有横向方向的长度,而宽度方向位于纵向方向上,从而使其在纵向上占用空间更少,而驾驶室中纵向方向上的空间有限并且平整的区域较少,而大多数汽车的汽车驾驶室中的前方都具有横向上平整的台面,因此,本方案中的矩形外壳沿横向方向摆放时,能够通用于大多数型号的汽车;
[0020]3.本方案中的通用驾驶仪器采用电池组进行独立供电,结构的整体性更强,能够自由摆放到汽车前侧的台面上,从而方便于移动和更换;
[0021]4.本方案中采用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并且第一偏振片与第二偏振片的相对夹角能够根据光照强度进行相应的适配控制,当白天驾驶时,可以将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夹角调节为90
°
,当夜间在城外内驾驶时,可以将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夹角调节为0
°
;驱动电机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情况,控制第二偏振片的位置,从而调节进入的红外光的光照强度。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图1是本方案中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的外形结构图;
[0024]图2是本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镜头组件、图像传感器(4)、PCBA控制板块(20)和显示屏(22);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嵌装槽(1c),显示屏(22)嵌入安装在该嵌装槽(1c)内;在矩形外壳(1)的背侧设置有物镜孔(1a);矩形外壳(1)内侧设置有镜片仓,镜头组件设置于该镜片仓内,镜头组件包括沿光传递方向先后设置的物镜(13)、九十度反射镜(15)、红外滤光片(12)、镜筒(6)和目镜(5);物镜(13)设置于物镜孔(1a)处,九十度反射镜(15)用于将光反射90度,红外滤光片(12)用于过滤非红外光,镜筒(6)用于将红外滤光片(12)与目镜(5)隔开一定距离;图像传感器(4)设置于目镜(5)的一侧并电性连接PCBA控制板块(20),PCBA控制板块(20)电性连接显示屏(22)并将图像传感器(4)采集的图像发送到显示屏(22)上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外壳(1)内还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具有顶部开口,在该顶部开口设置有电池仓盖(23),该电池仓盖(23)转动连接到矩形外壳(1)上并用以盖合或打开该顶部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外壳(1)内还设置有主控仓,主控仓内设置有散热板(21)、电源板块(18)和所述PCBA控制板块(20);在散热板(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源板块(18)和PCBA控制板块(20)的槽位,槽位的四周分别有多个翅片,翅片与散热板(21)一体成型并用于散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成本夜间通用驾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5)固定在目镜调节组件上,该目镜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钉(3)、目镜固定环(3b)和目镜调节套(3c);目镜调节套(3c)可滑动的设置于镜片仓内,目镜固定环(3b)通过的中心处固定所述目镜(5),目镜固定环(3b)连接在目镜调节套(3c)的一侧,第一调节螺钉(3)的一端与目镜固定环(3b)远离目镜(5)的一侧螺纹传动连接,第一调节螺钉(3)的另一端穿过镜片仓的侧壁并伸出镜片仓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周平苏洋李书生陈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星宇融科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