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679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尺寸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接收尺寸测量信息和标准测量信息、根据标准测量信息编制相应的编码信息并将编码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尺寸测量信息和编码信息以及测量设备按照尺寸测量信息测得的测点数据;移动终端将测点数据按照编码信息进行记录,以形成编码化测点信息,并将编码化测点信息发送至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编码化测点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并将测量结果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和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测量结果的充分共享并提高测量效率。现测量结果的充分共享并提高测量效率。现测量结果的充分共享并提高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尺寸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汽车行业中测量整车DTS(DTS

Dimens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即尺寸技术规范)包括对整车内外观各部件处之间间隙、面差等的设计要求,即内外饰整车DTS,现有技术中常用测量方式有以下两种:
[0003]1.手工测量,手工输入输出:这种测量方式是人工现场测量完成后,手工记录在纸质表格中,等待测量现场完成后在手工键入电脑中统计,占用时间非常长,从测量开始到统计结束需要2个工作日。
[0004]2.扫描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是用机器扫描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测量只能测量到一部分的外观的DTS,不能全面测整车DTS,测量范围只占测量需求的10%,由于这个测量方式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使用范围很少。
[0005]以上两种测量方式,第一种测量方式目前使用占有90%,第二种测量方式目前使用占10%,两种测量方案的测量信息结果不能及时公示给客户,客户需求抱怨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能够实现测量结果的充分共享。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尺寸测量的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系统,能够实现测量结果的充分共享。
[0009]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用于通过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和移动终端对测量设备测得的测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所述方法包括:
[0010]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接收尺寸测量信息和标准测量信息;
[0011]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标准测量信息编制相应的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编码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0012]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和所述编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设备按照所述尺寸测量信息测得的测点数据;
[0013]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测点数据按照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记录,以形成编码化测点信息,并将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发送至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
[0014]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并将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以便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显示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0015]可选地,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包括常规测量对象信息、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特殊测
量对象信息和特需特性信息。
[0016]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7]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特需特性信息生成相应的特需测量信息。
[0018]可选地,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将所述编码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
[0019]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当前的测量阶段发送相关种类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
[0020]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和所述编码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1]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尺寸测量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按照所述尺寸测量信息操作相应的所述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0022]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和所述编码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3]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测量设备,以便所述测量设备自动测量相应的测点。
[0024]可选地,所述编码信息包括整车号、理论值、公差、测量单位、测量时间、测量人员和统计结果。
[0025]可选地,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报告的步骤包括:
[0026]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将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按照生产平台、车型和项目代号进行整理后生成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0027]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系统,用于对测量设备测得的测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所述可视化系统包括:
[0028]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用于接收尺寸测量信息和标准测量信息,并根据所述标准测量信息编制相应的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编码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
[0029]移动终端,与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和所述编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设备按照所述尺寸测量信息测得的测点数据,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将所述测点数据按照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记录,以形成编码化测点信息,并将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发送至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以便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并将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以便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显示所述测量结果报告。
[0030]可选地,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还与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相连,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还用于根据当前的测量阶段发送相关种类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包括常规测量对象信息、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特殊测量对象信息和特需特性信息。
[0031]本专利技术移动设备一方面接收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的尺寸测量信息和编码信息,
另一方面接收测量设备测得的测点数据,然后将测点数据根据编码信息进行规范化记录,形成编码化测点信息并发回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由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生成相应的测量结果报告,再转发至移动终端和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实现在移动终端和下游生产单元处的测量数据可视化,方便相关人员及时方便地查看测量数据,实现了测量结果的充分共享。
[0032]进一步地,由于测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都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因此相较于人工测量来说,提高了测量效率。
[0033]进一步地,由于测量数据在移动终端、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和下游生产单元都是通过信息传输的,规避了人工输入导致输入数据失效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正确传递。
[0034]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5]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用于通过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和移动终端对测量设备测得的测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接收尺寸测量信息和标准测量信息;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标准测量信息编制相应的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编码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和所述编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设备按照所述尺寸测量信息测得的测点数据;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测点数据按照所述编码信息进行记录,以形成编码化测点信息,并将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发送至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编码化测点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并将所述测量结果报告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以便在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可视化设备上显示所述测量结果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包括常规测量对象信息、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特殊测量对象信息和特需特性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所述下游生产单元的特需特性信息生成相应的特需测量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将所述编码信息转发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根据当前的测量阶段发送相关种类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至所述移动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尺寸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整车DTS智能处理系统发送的所述尺寸测量信息和所述编码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尺寸测量信息,以便工作人员按照所述尺寸测量信息操作相应的所述测量设备进行测量。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从庆黄露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