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674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包括套设在电缆骨架外的第一接头,和套设在第一接头外的n个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超导带材,各个第二接头依次套设在第一接头外部;第一接头用于测量单层超导带材间的带间电流;第一骨架内设置有电缆骨架,第一骨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末端固接;第一骨架内开设有第一空心管道,电缆骨架位于第一空心管道内,第一骨架外壁上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超导带材;第一固定末端内开设有第二空心管道,电缆骨架的一端贯穿第二空心管道,第一固定末端周壁上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夹板;夹板一端与第一固定末端外壁可拆卸连接,夹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电流引线。夹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电流引线。夹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电流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电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高温超导电缆损耗低、载流密度大、结构紧凑,在大规模电力传输和传输走廊受限的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电缆由绝缘层、半导电层、超导层、屏蔽层、保护层等按照一定要求绕制在柔性骨架上,然后放置在低温容器内。超导电缆超导层一般为多层结构,每层有多根超导带材,由于不能保证每根超导带材性能完全一致,为了验证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的一些特性,需要测试每根带材的电流时,需要特定的实验装置,分离每根带材并连接电流引线。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实验用超导电缆接头,可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包括套设在电缆骨架外的第一接头,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外的n个第二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包括套设在电缆骨架外的第一接头,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外的n个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超导带材,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接头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接头外部;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接头用于测量单层所述超导带材间的带间电流;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骨架(1)和第一固定末端(2);所述第一骨架(1)内设置有所述电缆骨架,所述第一骨架(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末端(2)固接;所述第一骨架(1)外壁上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所述超导带材;所述第一固定末端(2)周壁上周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夹板(5);所述夹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末端(2)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超导带材的一端位于所述夹板(5)与所述第一固定末端(2)之间,所述夹板(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电流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1)内开设有第一空心管道(3),所述电缆骨架位于所述第一空心管道(3)内,所述第一固定末端(2)内开设有第二空心管道(4),所述第一空心管道(3)与所述第二空心管道(4)连通,所述电缆骨架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空心管道(4),所述第一骨架(1)外壁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凹槽(6),所述第一固定末端(2)的外壁上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二条形凹槽(7),所述第一条形凹槽(6)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7)位置对应且相互连通,若干所述超导带材与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凹槽(6)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7)位置对应,所述超导带材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凹槽(6)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7)内;所述夹板(5)设置在所述第二条形凹槽(7)内,所述夹板(5)侧壁与所述超导带材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7)槽底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螺孔(8);所述夹板(5)侧面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二螺孔(9),所述第一螺孔(8)与所述第二螺孔(9)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螺孔(8)与所述第二螺孔(9)通过螺丝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量超导电缆带间电流分布使用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侧面开设有连接口(10),所述电流引线通过所述连接口(10)与所述夹板(5)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林周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诺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