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及其送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674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及其送餐方法,包括驱动底座、支撑组件、承托组件、弧形遮挡板和操作台;支撑组件设置在驱动底座的顶端,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管,多个支撑套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承托组件分别套设在多个支撑柱之间,承托组件包括连接套管、分隔板和扇形按压板;弧形遮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块的顶端和第二支撑块的底端之;操作台设置在第二支撑块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弧形遮挡板和弧形挡板形成一个可以控制开闭的包围空间,这样将承托组件包围在封闭的空间内,避免机器人送餐的过程中,菜品上掉落杂物灰尘,这样使得消费者用餐会更加放心。这样使得消费者用餐会更加放心。这样使得消费者用餐会更加放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及其送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及其送餐方法,属于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拓展,许多高端的餐饮行业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现在的一些高级餐馆内,采用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替代人工能够实现24小时的连续送餐服务。
[0003]现有的一些餐馆内配备的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大多数在机器人的承托部分采用开放式的设计,这样设计虽然放餐和取餐十分的方便,但是这样的送餐形式,在机器人移动的途中,难免会造成食物的一些污染,且完全开放的送餐形式也会给食客的用餐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且现有的这些送餐机器人对于承托组件多是采用分层式设计,但是同一层内也是开放式设计,既无法实现对餐盘的平稳固定,同一空间内又不好进行分步的区分开,这样也会容易造成食物的窜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及其送餐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底座(1),所述驱动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三个万向轮(101);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驱动底座(1)的顶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2),所述第一支撑块(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管(303),多个所述支撑套管(303)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01),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30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块(3);承托组件,多个所述承托组件分别套设在多个支撑柱(301)之间,且位于多个支撑套管(303)之间,所述承托组件包括连接套管(404),所述连接套管(404)的外壁套设有支撑底板(4),所述支撑底板(4)的顶端设置有四个分隔板(401),四个所述分隔板(401)之间设置有四个扇形按压板(5);弧形遮挡板(201),所述弧形遮挡板(201)设置在第一支撑块(2)的顶端和第二支撑块(3)的底端之间,所述弧形遮挡板(20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弧形滑板(202);操作台(6),所述操作台(6)设置在第二支撑块(3)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遮挡板(201)的一侧壁开设有多个对接槽(203),多个所述对接槽(203)正面和背面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锁定槽,多个所述弧形滑板(202)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拉动块(204),多个所述弧形滑板(202)的另一侧均设置有锁定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对接块(205),所述对接块(205)和对接槽(203)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对接块(205)正面的中部开设有调节通槽(206),所述调节通槽(206)正面和背面的槽口均滑动穿插连接有锁定块(208),两个所述锁定块(208)分别和其中两个锁定槽滑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锁定块(208)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挡板(207),两个所述阻挡板(207)之间,且位于调节通槽(206)内设置有控制弹簧(20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管(303)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305),所述支撑柱(301)的底部和连接槽(305)滑动穿插连接,所述支撑套管(303)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放置环槽(304),所述支撑套管(303)底部的外壁套设有阻挡环(302),所述阻挡环(302)滑动穿插连接在连接槽(305)内,所述连接槽(305)底端的内壁和支撑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莉惠张佳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威士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