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炼炉缓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662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炼炉缓冲斗,包括斗体、运动腔、电液推杆、链条、活动底板,所述的斗体两侧为运动腔,运动腔上通过一对立柱转动式对接有电液推杆,斗体下方为洞口,洞口两侧通过装配体转动式连接有活动底板,两活动底板相邻边缘两端均设有拉片,电液推杆上的两链条分别与两相邻活动底板上的拉片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缓冲存储金属铜原材料,运行顺畅,连接稳定牢固,避免加料扬尘。避免加料扬尘。避免加料扬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炼炉缓冲斗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设备的
特别是一种熔炼炉缓冲斗。

技术介绍

[0002]金属铜的冶炼需要经过熔融步骤,熔融过程中由于块状材料或粉料质量较重、体积大小不一,直接倒入熔炼炉中时容易发生卡顿、输送不顺畅等问题,而且有时需要堆积后统一进行送入,满足定期定量熔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存储金属铜原材料、运行顺畅、连接稳定牢固、避免加料扬尘的炼炉缓冲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熔炼炉缓冲斗,包括斗体、运动腔、电液推杆、链条、活动底板,所述的斗体两侧为运动腔,运动腔上通过一对立柱转动式对接有电液推杆,斗体下方为洞口,洞口两侧通过装配体转动式连接有活动底板,两活动底板相邻边缘两端均设有拉片,电液推杆上的两链条分别与两相邻活动底板上的拉片对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斗体内壁设有一对斜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液推杆通过轴承与轴座结构可转动式安装于立柱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洞口两侧的斗体上设有装配体,且装配体通过合页结构与装配体转动式对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缓冲存储金属铜原材料,运行顺畅,连接稳定牢固,避免加料扬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斗体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br/>[0013]如图1、2、3所示,一种熔炼炉缓冲斗,包括斗体1、运动腔3、电液推杆5、链条6、活动底板7,所述的斗体1两侧为运动腔3,运动腔3上通过一对立柱4转动式对接有电液推杆5,斗体1下方为洞口,洞口两侧通过装配体8转动式连接有活动底板7,两活动底板7相邻边缘两端均设有拉片9,电液推杆5上的两链条分别与两相邻活动底板7上的拉片9对接。所述的斗体1内壁设有一对斜板2。所述的电液推杆5通过轴承与轴座结构可转动式安装于立柱4上。所述的洞口两侧的斗体1上设有装配体8,且装配体8通过合页结构与装配体8转动式对接。
[0014]本技术的斗体1内侧对称式设有一对斜板2,对倒入的原料起到一定缓冲作
用,同时方便顺利从下端洞口落下,运动腔3的设计,不会与倒入的原料发生干涉,同时通过运动腔3上的电液推杆5可控制活动底板7打开与关闭,方便落料与装料,电液推杆5通过轴承与轴座结构转动式安装于立柱4,电液推杆5不易损坏,同时活动底板7通过合页形式安装于装配体8,打开后原料可顺利逐渐向下掉落,不会发生卡料现象,同时设计斗体1缓冲,避免加料扬尘,同时节约上料等待时间。
[0015]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炼炉缓冲斗,包括斗体(1)、运动腔(3)、电液推杆(5)、链条(6)、活动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1)两侧为运动腔(3),运动腔(3)上通过一对立柱(4)转动式对接有电液推杆(5),斗体(1)下方为洞口,洞口两侧通过装配体(8)转动式连接有活动底板(7),两活动底板(7)相邻边缘两端均设有拉片(9),电液推杆(5)上的两链条分别与两相邻活动底板(7)上的拉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莲杨洪光李长斌邓胜勇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