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6624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属于中山杉培育技术领域。该方法为选取中山杉1年生扦插苗,分级后及时假植在扦插床内,容器苗定植时随取随栽,栽植后及时浇水;粘性土质地区通常于入冬前进行土地深翻整,翌年早春进行平整和作畦,沙质土地区于开春作业前直接进行大田整治作畦;将容器苗定植后进行大田开沟浅埋;对浅埋的容器苗进行喷洒浇灌,苗木成活后及时人工拔除容器内杂草,并于生长期进行侧枝、竞争枝修剪;最终苗木以容器苗的形式出圃。通过容器种植和大田浅埋管护两个技术环节,结合了容器苗培育和大田培育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点,具有栽培条件可控、定植后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势一致、苗木出圃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限制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山杉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山杉是落羽杉属杂交优良无性系的统称,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1973年起进行落羽杉属树木的引种和杂交选育工作,迄今为止现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8个、国家和省级林木良种10个。“中山杉302”和“中山杉401”推广项目1997年被国家林业部选定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成果100项之一。中山杉具有生长快、耐水湿、抗盐碱、材质好、景观美等优点,在我国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的湖泊湿地、水网、滩涂和平原绿化造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山杉的种苗繁育及产业化在全国适生地区逐步受到重视,目前已经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云南等省市建立中山杉繁殖苗圃8个,面积6000多亩,建成国家级中山杉林木良种基地1个。累计生产和推广优质种苗3000多万株,经济价值约30.8亿元。
[0003]中山杉无性系主要依靠夏季软枝扦插方法进行繁殖,经扦插成活的幼苗于秋季落叶后或翌年发芽前进行出床定植,中山杉幼龄苗培育,可进行容器苗培育和直接进行大田种植培育。采用容器育苗方式,应用经调制的基质,种植、养护过程易于管控,能够获得较高的移植成活率,但容器苗的生长受到容器规格、基质体量以及设施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基质温度、水分以及空气湿度等条件受环境影响较大,生产过程中,忽干忽湿或快速的变温等都会对苗木生长形成不利影响,管理不精细或设施技术参数不达标等,均会造成中山杉幼苗生长停滞、纤弱等生长不良的情况,通常难以获得大田栽培幼苗成活后生长快、生长健壮的特点,容器苗栽培对设施建设及养护精细化要求较高。采用大田种植方式进行培育,对土地整治、土质状况和种植管护技术要求较高,由于中山杉1年生扦插苗根系较弱,受土壤整治、定植、水分管理等技术环节作业水平和精细化程度条件的影响,幼苗种植成活率普遍不高,而且缓苗期长。另外中山杉幼苗与杂草竞争力弱,且对化学药剂较为敏感,杂草防治一直是中山杉幼苗大田种植管护的技术难点,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栽培面积较大时,一旦出现土地翻整准备不充分,灌溉、除草不及时等田间作业技术不达标的情况,极易出现扦插苗种植成活率降低,损失巨大的情况,据调查大田种植扦插苗成活率通常仅60%

70%左右。大田种植的苗木,适宜出圃时期限于落叶以后及早春萌发前,土球起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起掘成本高,并受季节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通过容器种植和大田浅埋管护两个技术环节,结合了容器苗培育和大田培育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点,具有栽培条件可控、定植后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势一致、苗木出圃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容器苗定植:选取中山杉1年生扦插苗,分级后及时假植在扦插床内,容器苗定植时随取随栽,栽植后及时浇水;
[0008](2)大田浅埋:粘性土质地区通常于入冬前进行土地深翻整,翌年早春进行平整和作畦,沙质土地区于开春作业前直接进行大田整治作畦;将定植好的容器苗进行大田开沟浅埋:
[0009](3)对浅埋的容器苗进行喷洒浇灌,苗木成活后及时人工拔除容器内的杂草,并于生长期进行侧枝、竞争枝修剪;最终苗木以容器苗的形式出圃。
[0010]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容器育苗用基质以素心土和泥炭土混合配制,撒入代森锌,混合均匀后进行堆放杀菌,调节PH值于6.5~7.5,其中,素心土、泥炭土的体积比为1:1,代森锌的添加量为10g/m3。
[0011]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素心土的预处理:选择地表30cm以下的素心土,放置并经过冬季低温冷冻后筛去杂物和大土块;基质混合均匀后进行基质堆放灭菌,以塑料薄膜覆盖,薄膜边缘处压实,堆放20天以上。
[0012]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容器苗定植时选择规格20
×
20cm无纺布种植袋,在种植袋中装入基质2/3深度,呈中间高周围低的形态,对扦插苗根系进行修剪,保留须根长度8

10cm,将根系沿着基质的斜面舒展摆放后,继续覆填基质,深度3

5cm。
[0013]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畦地宽度不超过120cm,每畦间留50cm宽度作为步道;覆土浅埋时浅埋至容器深度2/3处。
[0014]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扦插苗分级:扦插苗当年高生长量30cm以上,具有3条或以上粗壮须根的作为1级优质苗;扦插苗当年高生长量20~30cm之间,具有3条或以下粗壮须根的作为2级苗;扦插苗当年高生长量不足20cm,仅有1~2条粗壮须根的为3级苗。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
[0016](1)该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的方法,通过容器种植和大田浅埋管护两个技术环节,结合了容器苗培育和大田培育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点,具有栽培条件可控、定植后苗木成活率可达98%,株高年均生长量可达70cm以上、地径年均生长量达1.5cm以上,生长势一致,苗木出圃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
[0017](2)经配制的育苗基质采用泥炭土和素心土混合配制,可形成良好的基质颗粒结构,孔隙度合理,改善保水、保肥、透气特性,泥炭土PH值一般在5.5以下,经配制的基质通常于6.5~7.5之间呈弱酸性,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进行容器苗定植能有效提高1年生中山杉扦插苗的种植成活率。通过加强管理,及时灌溉和除草,经过缓苗期的幼苗往往能够表现出健壮的生长势,并在8月下旬至10月温度适宜季节形成一个生长峰,期间高生长量平均可达50cm以上,形成良好的植株高径比。
[0018](3)大田浅埋为幼苗生长提供了稳定均匀的小环境,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空气湿度和环境温度,促进了苗木生长,提高了苗木商品化水平,由于采用了容器苗定植,减少了大田除草的工作量,同时浅埋的了苗木出圃时依然是容器苗的形式,起掘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2020年3月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市八卦洲试验基地,按照大田整治——基质配制——1年生扦插苗分级——扦插苗定植——容器苗大田浅埋——大田管护的技术流程,进行了该方法的种植试验,
[0023](1)栽培基质配制:2019年12月至翌年2月,就近掘取了地表30cm以下的素心土,放置并经过冬季低温冷冻后筛去杂物和大土块,与泥炭土按体积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容器苗定植:选取中山杉1年生扦插苗,分级后及时假植在扦插床内,容器苗定植时随取随栽,栽植后及时浇水;(2)大田浅埋:粘性土质地区通常于入冬前进行土地深翻整,翌年早春进行平整和作畦,沙质土地区于开春作业前直接进行大田整治作畦;将定植好的容器苗进行大田开沟浅埋;(3)对浅埋的容器苗进行喷洒浇灌,苗木成活后及时人工拔除容器内杂草,并于生长期进行侧枝、竞争枝修剪,最终苗木以容器苗的形式出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育苗用基质以素心土和泥炭土混合配制,撒入代森锌,混合均匀后进行堆放杀菌,调节PH值于6.5~7.5,其中,素心土、泥炭土的体积比为1:1,代森锌的添加量为10g/m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素心土的预处理:选择地表30cm以下的素心土,放置并经过冬季低温冷冻后筛去杂物和大土块;基质混合均匀后进行基质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治国逯岩施钦徐建华张垂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