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正军专利>正文

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610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如下成分和重量份数配比:聚氯乙烯树脂2.5~3.5;三氧化二锑2~6;氯化石蜡2.5~3.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5;三盐0.08~0.15;二盐0.07~0.09;硬铅0.0015~0.003;硬钡0.0012~0.004。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直接渗透、熔溶于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中,特别适合于电缆厂直接加入电缆护套料中生产聚氯乙烯阻燃护套,是一种能有效保证聚氯乙烯电缆护套阻燃质量性能,提高电缆生产厂家经济效益的聚氯乙烯电缆绝缘阻燃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剂,特指一种聚氯乙烯塑料专用的阻燃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目前,因为用于增加塑料阻燃特性的单一阻燃剂都因各种原因不能直接渗透电缆护套塑料颗粒中,根本不能直接使用,所以电缆生产单位在生产阻燃电缆时一般使用已经定型的阻燃绝缘塑料,即在生产电缆护套的塑料原料中已加入了各种阻燃剂以达到阻燃的目的;其主要缺陷在于1、阻燃剂添加类型分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两大系列,可以用来增加阻燃特性的有很多,但有些阻燃剂在阻燃目的达到后,线缆必须具备的电性能、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能却分别不同程度的下降。2、生产阻燃电缆料的厂家众多,阻燃剂价格有高有低,因而配方各异,方式不尽相同,况且良莠不齐,一般电缆厂家也没有相应的检验设备,阻燃性能能否满足标准要求尚不可知。3、阻燃电缆料由于供货渠道及配方乱,原料存放时间长短不一,生产时二次挤出温度不易控制,浪费大,成本增加。4、生产阻燃电缆至少需要配备六种颜色的阻燃电缆料(红、黄、兰、绿、黑、白等),还有相当的库存数量,由于市场需求不可知因素,势必造成颜色失衡,某种库存太多受潮、老化,某种库存短缺紧急补仓,结果是采购保管难度增大,流动资金占用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直接渗透、熔溶于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中,特别适合于电缆厂直接加入电缆护套料中生产聚氯乙烯阻燃护套,能有效保证聚氯乙烯电缆护套阻燃质量性能,提高电缆生产厂家经济效益的聚氯乙烯电缆绝缘阻燃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如下成分和重量份数配比聚氯乙烯树脂2.5~3.5;三氧化二锑2~6;氯化石蜡2.5~3.5;邻苯二甲酸二辛脂1~1.5;三盐0.08~0.15;二盐0.07~0.09;硬铅0.0015~0.003;硬钡0.0012~0.00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阻燃剂组合物的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锑,熔点为656℃,费氏平均粒度1.0微米以内,是至今世界上公认的阻燃效率最高的无机阻燃剂之一,次要成份是氯化石蜡,软化点95~120℃,氯化石蜡具有较好的持久阻燃性,挥发性低,具有防潮及抗静电作用,并能提高树脂挤出时流动性。由以上阻燃剂组合而成的组合母料软化点均为155±5℃,电缆护套料颗粒软化点均为165±5℃,生产电缆时母料略先于电缆护套料溶化,随着挤出螺杆的旋转使阻燃剂流动渗透活跃、分布均匀,不仅可以保持原性能,还能在电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光洁度上有所提高。2、该阻燃剂组合物主配阻燃剂均为当前最好的阻燃剂,与电缆用塑料聚氯乙烯的相容性极佳,电缆厂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情况下可生产出合格的阻燃产品,完成对阻燃产品的质量控制由被动改变为主动转化,质量尽在自己掌握中。3、操作简单,不改变现有的挤出工艺流程,工人只分按比例将该组合物掺入聚氯乙烯粒料稍加拌匀经挤出后就可满足塑料的阻燃要求,由于操作简单,不仅解决了现有工厂阻燃电缆料供货渠道多、存放时间不一、工人挤出温度不易控制,调整排料浪费大等成本增加的固疾,还可以在统计好各挤出机从料桶口到挤出口时间的前提下,非阻燃线缆和阻燃线缆交叉生产,有利于批量生产,解除工人换料、换色的劳作之苦,减少能源、材料的损耗。4、该阻燃剂组合物可以使非阻燃线缆绝缘、护套在挤塑机机筒内3~5分钟转变成阻燃塑料,因此工厂在使用该组合物后,无须在库存各种色泽的阻燃绝缘、护套塑料,结果降低了采购、仓储、保管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由原有的二套库存变成了一套库存,资金利用率大幅度提高。5、由于采用了适当比例的高熔点的阻燃添加剂,低软化点的火焰控制剂,以及与电缆料相容较佳的稳定剂和聚氯乙烯,各种成份充分发挥了各处长处,促成电缆护套料中单位氧化锑含量均匀分布,以达到满足不同的要求的阻燃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和配比(单位kg)聚氯乙烯树脂(PVC 5星级)3;三氧化二锑(SH2O3零级)2.5;氯化石蜡(CW52优级)0.6;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 1级)1.1;三盐(Tis 1级)0.11;二盐(Dis 1级)0.07;硬铅(Pbst 1级)0.0015;硬钡(Bast 1级)0.0012。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和配比(单位kg)聚氯乙烯树脂(PVC 5星级)3;三氧化二锑(SH2O3零级)4;氯化石蜡(CW52优级)0.75;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 1级)1.3;三盐(Tis 1级)0.13;二盐(Dis1级)0.09;硬铅(Pbst 1级)0.0025;硬钡(Bast 1级)0.004。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和配比(单位kg)聚氯乙烯树脂(PVC 5星级)3;三氧化二锑(SH2O3零级)6;氯化石蜡(CW52优级)0.5;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 1级)1;三盐(Tis 1级)0.1;二盐(Dis 1级)0.08;硬铅(Pbst 1级)0.002;硬钡(Bast 1级)0.003。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包括下述成份和配比(单位kg)聚氯乙烯树脂(PVC 5星级)3;三氧化二锑(SH2O3零级)6;氯化石蜡(CW52优级)2;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 1级)1;三盐(Tis 1级)0.1;二盐(Dis 1级)0.08;硬铅(Pbst 1级)0.003;硬钡(Bast 1级)0.002。本专利技术的阻燃剂组合物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计量——混合——磨浆;2、筛料——计量——捏合;3、加料——挤出——切粒(片)——冷却;4、包装——入库。上述工艺和配方配制的阻燃组合母料,再按重量比1∶20、1∶40、1∶60加入聚氯乙烯中,可以使聚氯乙烯100质量份分别达到8~10、5~7、2~3的含锑量,分别满足A、B、C三类阻燃(耐火)电缆对绝缘、护套料的要求,产品符合UL1581-1997、GB12706-91、GB5023-1997等标准。本专利技术的阻燃剂组合物的应用实验。将本实施例1所得阻燃剂组合物按1∶20重量比加入到聚氯乙烯树脂中制成电缆产品。试验1阻燃检验。试验标准UL1581-1997。1060垂直燃烧和FT1试验。工厂取样ZRBV25mm2电缆试验方法采用标准试验焰供火5次,每次持续15秒,在供火期间供火间隔或5次供火以后A、在其长度方向不得有火焰延燃。B、不得引燃附近可燃性物质。试验结果A、未发现指示旗燃烧,长度方向不传播火焰。B、未发现火焰、火星或滴落物燃烧棉层,不向附近可燃物传播火焰。C、未发现5次供火后继续燃烧60S(注实际燃烧10S自熄),不向附近可燃物传播火焰。试验2非阻燃性能常规项目检验。常规试验是从一根长度大于1千米NHVV-1KV3*35+1*16的电缆上任取三个不同点的绝缘、护套作为试验试样,按照标准经相关项目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如下成分和重量份数配比:聚氯乙烯树脂 2.5~3.5;三氧化二锑 2~6;氯化石蜡 2.5~3.5;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1~1.5;三盐 0.08~0.15; 二盐 0.07~0.09;硬铅 0.0015~0.003;硬钡 0.0012~0.0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如下成分和重量份数配比聚氯乙烯树脂 2.5~3.5;三氧化二锑 2~6;氯化石蜡 2.5~3.5;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1~1.5;三盐0.08~0.15;二盐0.07~0.09;硬铅0.0015~0.003;硬钡0.0012~0.0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成份和重量份数配比为聚氯乙烯树脂 3;三氧化二锑 2.5;氯化石蜡 0.6;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1.1;三盐0.11;二盐0.07;硬铅0.0015;硬钡0.00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护套用阻燃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成份和重量份数配比为聚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熊正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