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99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炉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膛水冷壁空腔、蒸发器和省煤器,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汽包,所述汽包的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水汽出口,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漏斗,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烟气进口和出料漏斗,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水管支撑结构,水容积大于常规锅炉,适应烟温大波动,采用立式角管结构合理设置膨胀中心,使锅炉安全可靠情况下钢材耗量远低于常规的悬吊结构,各级受热面高度模块化,方便运输及工地组装,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炉余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电炉余热利用
,尤其涉及电炉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电炉在冶炼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气体和粉尘的高温烟气,其携带的显热和化学能约占电炉输入总能量的12~20%,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0003]现有的电炉余热锅炉存在以下缺陷:1、无法满足电炉炼钢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导致寿命短;2、无法解决灰量超过200g/nm3情况下正常运行;3、使用寿命短、积灰严重、温度过高,频繁爆管等;4、结构复杂多采用耗钢大,漏风严重,效率低,所以我们提出电炉余热锅炉,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炉余热锅炉。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电炉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膛水冷壁空腔、蒸发器和省煤器,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汽包,所述汽包的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水汽出口,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漏斗,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烟气进口和出料漏斗,所述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出料漏斗贯穿第二支撑板并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定时出灰的出灰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出灰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并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远离转板的一端延伸至余热锅炉本体的内部并与余热锅炉本体密封滑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与出料漏斗的底部相抵触。
[0010]优选地,所述蒸发器、省煤器和炉膛水冷壁空腔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11]优选地,所述蒸发器、省煤器和炉膛水冷壁空腔均与汽包相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的内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烟气进口进入余热锅炉本体的内部的烟气,与炉膛水冷壁
空腔进行换热,并且利用余热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充分燃烧,燃烧后的烟灰进入出料漏斗内,并且烟气通过蒸发器和省煤器后,再从烟气出口内排出;
[0015]2、本技术中,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带动第二挡板向靠近出料漏斗的方向横向移动,进而可以堵住出料漏斗的顶部,转板同时带动第一挡板向远离出料漏斗的方向横向移动,进而可以打开出料漏斗的底部,将烟灰排出,并且可以防止烟气通过出料漏斗排出,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定时进行清灰,极大程度的保护了装置。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水管支撑结构,水容积大于常规锅炉,适应烟温大波动,采用立式角管结构合理设置膨胀中心,使锅炉安全可靠情况下钢材耗量远低于常规的悬吊结构,各级受热面高度模块化,方便运输及工地组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电炉余热锅炉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伺服电机和转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板;3、烟气进口;4、第二支撑板;5、出料漏斗;6、第一挡板;7、第二支撑架;8、余热锅炉本体;9、省煤器;10、烟气出口;11、蒸发器;12、炉膛水冷壁空腔;13、进水口;14、出水口;15、水汽出口;16、汽包;17、转轴;18、固定板;19、第二挡板;20、转板;21、伺服电机;22、通孔;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

3,电炉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8,余热锅炉本体8的内部设置有炉膛水冷壁空腔12、蒸发器11和省煤器9,余热锅炉本体8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汽包16,汽包16的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水汽出口15,余热锅炉本体8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10,余热锅炉本体8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漏斗5,余热锅炉本体8的底部开设有烟气进口3和出料漏斗5,余热锅炉本体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2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板4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7,出料漏斗5贯穿第二支撑板4并与第二支撑板4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定时出灰的出灰组件。
[0024]实施例二
[002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出灰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顶部的固定板18,固定板1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0,转板2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19和第一挡板6,固定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18并与转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6]实施例三
[002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第二挡板19远离转板20的一端延伸至余热锅炉本体8的内部并与余热锅炉本体8密封滑动连接,第一挡板6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架7的一侧滑动连接,第一挡板6的顶部与出料漏斗5的底部相抵触,蒸发器11、省煤器9和炉膛水冷壁空腔12上均设置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蒸发器11、省煤器9和炉膛水冷壁空腔12均与汽包16相连通,第二挡板19和第一挡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转板20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固定杆23配合使用的通孔22,固定杆23的一端均延伸至通孔22的内部。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烟气通过烟气进口3进入余热锅炉本体8的内部,与炉膛水冷壁空腔12进行换热,并且利用余热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充分燃烧,燃烧后的烟灰进入出料漏斗5内,并且烟气通过蒸发器11和省煤器9后,再从烟气出口10内排出,一定时间后,伺服电机21会自动启动,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转轴17转动,转轴17带动转板20转动,转板20带动第二挡板19向靠近出料漏斗5的方向横向移动,进而可以堵住出料漏斗5的顶部,转板20同时带动第一挡板6沿第二挡板19移动的反方向横向移动,进而可以打开出料漏斗5的底部,将烟灰排出,并且可以防止烟气通过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炉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8)的内部设置有炉膛水冷壁空腔(12)、蒸发器(11)和省煤器(9),所述余热锅炉本体(8)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汽包(16),所述汽包(16)的顶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水汽出口(15),所述余热锅炉本体(8)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10),所述余热锅炉本体(8)的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漏斗(5),所述余热锅炉本体(8)的底部开设有烟气进口(3)和出料漏斗(5),所述余热锅炉本体(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7),所述出料漏斗(5)贯穿第二支撑板(4)并与第二支撑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定时出灰的出灰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顶部的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0),所述转板(2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1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郑张骥宇鲁鑫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