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95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有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一侧的囊肿硬化治疗套针,壳体内设置有相适配的连接管、硬化组件和废料组件,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设置套针软管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相互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有电动换向阀,且电动换向阀分别与硬化组件和废料组件相互连接,硬化组件包括有储液箱以及与电动换向阀相适配的输液泵,且储液箱内填充有治疗用硬化剂,废料组件包括有废料箱以及与电动换向阀相适配的废料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和治疗效果稳定的效果。可靠性好和治疗效果稳定的效果。可靠性好和治疗效果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组织的囊性包块。它具有囊腔结构,外有囊壁,内有液体或其他成分,可来源于皮肤,也可来源于间叶组织。盆腹腔脏器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肝囊肿和肾囊肿多见。体表囊肿:局部皮下突起的肿物,部分患者可引起疼痛、运动障碍等。深部囊肿:在体内深部的>4cm的囊肿,易发生出血、扭转,继而引发感染及剧痛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体内脏器损害、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因此把这类囊肿比喻为隐藏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注入硬化剂导致囊壁组织变性坏死从而打破原有囊液的进出平衡,最终因减少和阻断了囊液的产生和进入而使囊壁萎缩及囊腔逐渐缩小或闭合,从而减轻和消除相应的临床症状。
[0003]目前医护人员进行囊肿穿刺后,会对囊肿内的硬化剂进行反复的抽取和注入,使得硬化剂能在囊肿内进行流动,充分与囊壁相接触,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存在着需要医护人员通过人工方式使用注射器对硬化剂进行抽取注入,导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人工方式使用注射器时,不能精准控制硬化剂抽取和注射的速度,时快时慢,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另外,常规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双人配合操作,一人拿套头和穿刺针,另一人负责抽液,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数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和治疗效果稳定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有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一侧的囊肿硬化治疗套针,壳体内设置有相适配的连接管、硬化组件和废料组件,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设置套针软管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相互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有电动换向阀,且电动换向阀分别与硬化组件和废料组件相互连接,硬化组件包括有储液箱以及与电动换向阀相适配的输液泵,且储液箱内填充有治疗用硬化剂,废料组件包括有废料箱以及与电动换向阀相适配的废料泵。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废料组件在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的配合下对囊肿内的废料进行抽离,再通过硬化组件的储液箱和输液泵,将硬化剂反复进行注射到囊肿内并抽离的过程,以此代替人工的方式,达到治疗囊肿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可靠性好,治疗效果稳定。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换向阀通过设置输液管和废料管分别与所述的输液泵和废料泵相互固定连接,输液管和废料管上均设置有相适配的换向电磁阀和换向泄压阀,废料管上还设置单向截止阀,输液泵和废料泵分别与所述的储液箱和废料箱相互
固定连接,输液泵和废料泵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量计。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向电磁阀控制输液管和废料管的通断,便于控制,换向泄压阀能防止输液管和废料管压力过大对装置本体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单向截止阀能防止废料回流,影响治疗效果,液体流量计用于检测硬化剂或废料的量,便于装置本体进行控制。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进液盖,出液口通过设置出液管与所述废料箱相互固定连接,且出液管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出液电磁阀。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箱内的硬化剂通过进液口进行添加,便于装置本体进行使用,进液盖用于防止异物通过进液口进行储液箱内部,影响治疗效果,出液口和出液口相互配合将储液箱内无用的硬化剂送到废料箱中,以保证储液箱的正常使用。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料箱的一端还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排料电磁阀,废料箱和所述储液箱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箱要满时,通过排料电磁阀江废料箱内的废料排出壳体,以便装置本体进行使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料箱和储液箱内的液位高度,以便装置本体的使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控制按钮,控制面板与所述输液泵、废料泵和电动换向阀相互电性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显示装置本体的工作状态和参数,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控制装置本体进行工作,对患者进行治疗。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收纳室,收纳室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以及与所述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相适配的套针支架,紫外线消毒灯位于套针支架正上方,收纳室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收纳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室便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进行收纳放置,紫外线消毒灯对套针支架上的囊肿硬化治疗套针进行消毒杀菌。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针支架包括有至少两片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相适配的支撑槽,套针支架一侧还开设有位于所述收纳室侧壁上的收纳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针支架包括两片支撑板,使得套针支架上有空隙便于紫外线消毒灯对放置的囊肿硬化治疗套针进行消毒杀菌,支撑槽便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放置,收纳槽避免套针软管影响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的收纳。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先废料组件在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的配合下对囊肿内的废料进行抽离,再通过硬化组件的储液箱和输液泵,将硬化剂反复进行注射到囊肿内并抽离的过程,以此代替人工的方式,达到治疗囊肿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可靠性好,治疗效果稳定;
[0021]2、通过设置收纳室便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进行收纳放置,通过套针支架包括两片支撑板,使得套针支架上有空隙便于紫外线消毒灯对放置的囊肿硬化治疗套针进行消毒杀菌,支撑槽便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放置,收纳槽避免套针软管影响囊肿硬化治疗套针的收
纳。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收纳室内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壳体;11、显示屏;12、控制面板;121、控制按钮;13、收纳室;131、收纳门;132、收纳槽;2、囊肿硬化治疗套针;3、连接管;31、套针软管;32、电动换向阀;4、硬化组件;41、储液箱;411、进液口;412、进液盖;413、出液管;414、出液电磁阀;42、输液泵;421、液体流量计;43、硬化剂;44、输液管;441、换向电磁阀;442、换向泄压阀;5、废料组件;51、废料箱;511、排料口;512、排料电磁阀;513、液位传感器;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有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一侧的囊肿硬化治疗套针(2),壳体(1)内设置有相适配的连接管(3)、硬化组件(4)和废料组件(5),连接管(3)的一端通过设置套针软管(31)与囊肿硬化治疗套针(2)相互固定连接,连接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有电动换向阀(32),且电动换向阀(32)分别与硬化组件(4)和废料组件(5)相互连接,硬化组件(4)包括有储液箱(41)以及与电动换向阀(32)相适配的输液泵(42),且储液箱(41)内填充有治疗用硬化剂(43),废料组件(5)包括有废料箱(51)以及与电动换向阀(32)相适配的废料泵(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换向阀(32)通过设置输液管(44)和废料管(53)分别与所述的输液泵(42)和废料泵(52)相互固定连接,输液管(44)和废料管(53)上均设置有相适配的换向电磁阀(441)和换向泄压阀(442),废料管(53)上还设置单向截止阀(531),输液泵(42)和废料泵(52)分别与所述的储液箱(41)和废料箱(51)相互固定连接,输液泵(42)和废料泵(52)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量计(4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囊肿硬化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4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411)和出液口,进液口(411)上设置有与其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辉汤力宇陈方红齐信王汤贞彦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