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88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该内护套由矩形的护套带,通过斜向缠绕在电缆外侧形成;护套带内侧设置有内翅片,护套带外侧设置有外翅片;所述护套带包括内翅片、外翅片、内护套屏蔽层,内翅片位于内护套屏蔽层内侧,外翅片位于内护套屏蔽层外侧;内翅片、外翅片均由若干条状凸起构成,若干条状凸起呈矩阵排列;外翅片上的条状凸起与内翅片上相邻两个条状凸起之间的凹槽配合;所述内翅片的条状凸起、所述外翅片的条状凸起均与所述护套带的方向夹角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尤其是一种具有根据缆线长度,内护套数量和长度可调,适应性强,提升柔软性的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民,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的传输载体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作为通信载体的通讯电缆的使用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0004]电缆在布线使,常遇到弯曲的布线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电缆受到外力作用下,出现脱落受损,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根据缆线长度,内护套数量和长度可调,适应性强,提升柔软性的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该内护套由矩形的护套带,通过斜向缠绕在电缆外侧形成;护套带内侧设置有内翅片,护套带外侧设置有外翅片;
[0008]所述护套带包括内翅片、外翅片、内护套屏蔽层,内翅片位于内护套屏蔽层内侧,外翅片位于内护套屏蔽层外侧;内翅片、外翅片均由若干条状凸起构成,若干条状凸起呈矩阵排列;外翅片上的条状凸起与内翅片上相邻两个条状凸起之间的凹槽配合;
[0009]所述内翅片的条状凸起、所述外翅片的条状凸起均与所述护套带的方向夹角为45
°

[0010]所述护套带沿电缆方向斜45
°
缠绕在电缆外侧;
[0011]所述内翅片、所述外翅片侧面分别设置有内翅片卡槽、外翅片卡槽,内翅片卡槽、外翅片卡槽为沿内翅片、外翅片上条形凸起的方向侧凸矩阵;
[0012]所述内护套屏蔽层由多个屏蔽金属丝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
[0013]所述内护套内层形成电缆层,电缆层内有多根电缆;
[0014]所述电缆包括电缆芯、屏蔽层、绝缘层、隔离层,电缆芯位于电缆中心,电缆芯外侧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外侧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包裹有隔离层;
[0015]所述内护套外层设置有外护套,外护套包裹住内护套和电缆;外护套的中心轴、内护套的中心轴重合。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具有根据缆线长度,内护套数量和长度可调,适应性强,提升柔软性的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电缆长度,可选择
多跟护套带缠绕电缆外侧,通过相邻两个护套带头尾叠层设置,并通过相邻两个护套带之间的内翅片条状凸起、外翅片上条状凸起形成凹槽的固定连接,提升护套带的长度,提升内护套的良品率;
[0017]当护套带斜45
°
缠绕在电缆外侧时,电缆外侧缠绕的相邻两圈护套带叠层压合,内翅片、外翅片上的条形凸起相互咬合,达到固定安装效果,避免内护套从电缆上松脱;
[0018]所述内翅片卡槽、所述外翅片卡槽通过两侧的侧凸矩阵设置,增强相互的嵌合的稳固性;线缆在弯折时,内翅片卡槽、外翅片卡槽以及侧凸矩阵的相互嵌合,降低内护套在电缆上松脱的风险;内翅片、外翅片在内护套屏蔽层内外两侧矩阵型外凸的设置,降低线缆在弯折时,内套层外侧壁的弹性形变量,提高了线缆的柔软性,也提升了线缆的弯折寿命;
[0019]由多根屏蔽金属丝构成的金属丝网相对于金属膜,线缆在弯折过程中,金属丝网通过网状结构,释放弯折的应力,提升内护套的柔软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的线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的展开外视图。
[0025]图中:1、内翅片;11、内翅片卡槽;2、外翅片;21、外翅片卡槽;3、内护套屏蔽层;31、屏蔽金属丝;4、外护套;5、电缆层;6、电缆;61、电缆芯; 62、屏蔽层;63、绝缘层;64、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7]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参见图1~4,该内护套由矩形的护套带,通过斜向缠绕在电缆6外侧形成;护套带内侧设置有内翅片1,护套带外侧设置有外翅片2;
[0028]所述护套带包括内翅片1、外翅片2、内护套屏蔽层3,内翅片1位于内护套屏蔽层3内侧,外翅片2位于内护套屏蔽层3外侧;内翅片1、外翅片2均由若干条状凸起构成,若干条状凸起呈矩阵排列;外翅片2上的条状凸起与内翅片1上相邻两个条状凸起之间的凹槽配合;根据电缆6长度,可选择多跟护套带缠绕电缆6外侧,通过相邻两个护套带头尾叠层设置,并通过相邻两个护套带之间的内翅片1条状凸起、外翅片2上条状凸起形成凹槽的固定连接,提升护套带的长度,提升内护套的良品率;内翅片1、外翅片2同时作为绝缘层,保护内护套屏蔽层3;
[0029]所述内翅片1的条状凸起、所述外翅片2的条状凸起均与所述护套带的方向夹角为45
°
;当护套带斜45
°
缠绕在电缆6外侧时,电缆6外侧缠绕的相邻两圈护套带叠层压合,内翅片1、外翅片2上的条形凸起相互咬合,达到固定安装效果,避免内护套从电缆6上松脱;
[0030]所述护套带沿电缆6方向斜45
°
缠绕在电缆6外侧;当护套带斜45
°
缠绕在电缆6外侧时,内翅片1、外翅片2上的条形凸起均的方向与电缆6的方向垂直;
[0031]所述内翅片1、所述外翅片2侧面分别设置有内翅片卡槽11、外翅片卡槽 21,内翅片卡槽11、外翅片卡槽21为沿内翅片1、外翅片2上条形凸起的方向侧凸矩阵;所述内翅片卡
槽11、所述外翅片卡槽21通过两侧的侧凸矩阵设置,增强相互的嵌合的稳固性;线缆在弯折时,内翅片卡槽11、外翅片卡槽21以及侧凸矩阵的相互嵌合,降低内护套在电缆6上松脱的风险;内翅片1、外翅片2 在内护套屏蔽层3内外两侧矩阵型外凸的设置,降低线缆在弯折时,内套层外侧壁的弹性形变量,提高了线缆的柔软性,也提升了线缆的弯折寿命;
[0032]所述内护套屏蔽层3由多个屏蔽金属丝31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多个屏蔽金属丝31相互交织形成的金属丝网作为屏蔽层,屏蔽电缆6与线缆外部的电磁干扰,解决外接对导线的感应干扰电压;由多根屏蔽金属丝31构成的金属丝网相对于金属膜,线缆在弯折过程中,金属丝网通过网状结构,释放弯折的应力,提升内护套的柔软性;
[0033]所述内护套内层形成电缆层5,电缆层5内有多根电缆6;
[0034]所述电缆6包括电缆芯61、屏蔽层62、绝缘层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内护套由矩形的护套带,通过斜向缠绕在电缆(6)外侧形成;护套带内侧设置有内翅片(1),护套带外侧设置有外翅片(2);所述护套带包括内翅片(1)、外翅片(2)、内护套屏蔽层(3),内翅片(1)位于内护套屏蔽层(3)内侧,外翅片(2)位于内护套屏蔽层(3)外侧;内翅片(1)、外翅片(2)均由若干条状凸起构成,若干条状凸起呈矩阵排列;外翅片(2)上的条状凸起与内翅片(1)上相邻两个条状凸起之间的凹槽配合;所述内翅片(1)的条状凸起、所述外翅片(2)的条状凸起均与所述护套带的方向夹角为4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带沿电缆(6)方向斜45
°
缠绕在电缆(6)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软线缆绝缘内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1)、所述外翅片(2)侧面分别设置有内翅片卡槽(11)、外翅片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昇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