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45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包括缆芯和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包带层、屏蔽层、抗压保护层、抗拉缓冲层和护套层;缆芯由七根线芯相互绞合而成,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抗压保护层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弧槽,弧槽内设置有弧口朝内的抗压弧板;抗拉缓冲层包括抗拉内层、抗拉外层、间隔设置在抗拉内层和抗拉外层之间且分别连接抗拉内层和抗拉外层的连接筋、设置在相邻两个连接筋之间的缓冲芯和嵌设在缓冲芯内部的抗压芯,抗拉内层、抗拉外层和连接筋的均采用芳纶纤维布制成,缓冲芯与抗压保护层均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抗压保护层和抗拉缓冲层的设置提升了软电缆的承压能力和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抗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软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软电缆是指由多股细铜线成束制作的电缆,其弯曲半径较小。
[0003]现有技术中,软电缆具有柔软的特性,弯曲半径较小,但是其存在承压能力弱,抗拉性能差的问题,电缆在敷设和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拉扯,从而,现有的软电缆容易因外力挤压和拉扯而出现变形、破损、断裂的情况,使用寿命较短。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本技术具有提高软电缆的承压能力、提高软电缆的抗拉性能、延长软电缆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电缆存在承压能力弱,抗拉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提高软电缆的承压能力、提高软电缆的抗拉性能、延长软电缆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包括缆芯和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包带层、屏蔽层、抗压保护层、抗拉缓冲层和护套层;缆芯由七根线芯相互绞合而成,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绝缘层与护套层均采用丁腈复合物材料制成;抗压保护层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弧槽,弧槽内设置有弧口朝内的抗压弧板;抗拉缓冲层包括抗拉内层、抗拉外层、间隔设置在抗拉内层和抗拉外层之间且分别连接抗拉内层和抗拉外层的连接筋、设置在相邻两个连接筋之间的缓冲芯和嵌设在缓冲芯内部的抗压芯,抗拉内层、抗拉外层和连接筋均采用芳纶纤维布制成,缓冲芯与抗压保护层均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抗压芯与抗压弧板均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0007]优选的,为了提高电缆的承压能力,弧槽内间隔设置有缓冲槽,相邻两个缓冲槽之间形成凸棱。
[0008]优选的,为了提高电缆的抗拉性能,缆芯内还嵌设有抗拉芯,抗拉芯与线芯相互绞合,抗拉芯为芳纶纤维绳。
[0009]优选的,为了提高电缆内部结构的紧密性,包带层由聚酯带绕包而成。
[0010]优选的,为了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和柔软特性,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0011]优选的,为了提高电缆的柔软特性,导体为多股软铜导体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中,缆芯的外部设置有抗拉缓冲层,抗拉缓冲层包括抗拉内层、抗拉外层和间隔设置在抗拉内层和抗拉外层之间且分别连接抗拉内层和抗拉外层的连接筋,抗拉内层、抗拉外层和连接筋均采用芳纶纤维布制成,缆芯的内部嵌设有抗拉芯,抗拉芯与线芯相互绞合,抗拉芯为芳纶纤维绳,从而显著提升了软电缆的抗拉性能;当软电缆受到外力的拉扯时不易破损、断裂;
[0014](2)本技术中,缆芯的外部设置有抗压保护层,抗压保护层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TPE弹性体材料柔软有弹性,在保护缆芯的同时对外力进行缓冲,抗压保护层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弧槽,弧槽内设置有弧口朝内的抗压弧板,抗压弧板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机械性能和柔韧性较好,从而在提高软电缆承压能力的同时提高软电缆的柔韧性,同时,弧槽内间隔设置有缓冲槽,相邻两个缓冲槽之间形成凸棱,在软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凸棱会发生形变,从而对外界压力进行缓冲,另外,抗拉缓冲层内相邻两个连接筋之间设置有缓冲芯,缓冲芯的内部嵌设有抗压芯,缓冲芯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抗压芯采用尼龙材料制成,从而进一步提升软电缆的承压能力,延长软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截面图;
[0016]图2为抗压保护层截面图。
[0017]图中:1、缆芯;11、线芯;111、导体;112、绝缘层;12、抗拉芯;2、包带层;3、屏蔽层;4、抗压保护层;41、弧槽;411、缓冲槽;5、抗拉缓冲层;51、抗拉内层;52、抗拉外层;53、连接筋;54、缓冲芯;55、抗压芯;6、护套层;7、抗压弧板;8、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0020]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缆芯1和依次包覆在缆芯1外的包带层2、屏蔽层3、抗压保护层4、抗拉缓冲层5和护套层6,包带层2由聚酯带绕包而成,屏蔽层3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缆芯1由七根线芯11相互绞合而成,缆芯1内还嵌设有抗拉芯12,抗拉芯12与线芯11相互绞合,抗拉芯12为芳纶纤维绳,线芯11包括导体111和包覆在导体111外的绝缘层112,导体111为多股软铜导体,绝缘层112与护套层6均采用丁腈复合物材料制成;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抗压保护层4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弧槽41,弧槽41内设置有弧口朝内的抗压弧板7,弧槽41内间隔设置有缓冲槽411,相邻两个缓冲槽411之间形成凸棱8;抗拉缓冲层5包括抗拉内层51、抗拉外层52、间隔设置在抗拉内层51和抗拉外层52之间且分别连接抗拉内层51和抗拉外层52的连接筋53、设置在相邻两个连接筋53之间的缓冲芯54和嵌设在缓冲芯54内部的抗压芯55,抗拉内层51、抗拉外层52和连接筋53均采用芳纶纤维布制成,缓冲芯54与抗压保护层4均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抗压芯55与抗压弧板7均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0022]本技术的原理如下:本技术中,缆芯1的外部设置有抗拉缓冲层5,抗拉缓冲层5包括抗拉内层51、抗拉外层52和间隔设置在抗拉内层51和抗拉外层52之间且分别连接抗拉内层51和抗拉外层52的连接筋53,抗拉内层51、抗拉外层52和连接筋53均采用芳纶纤维布制成,缆芯1的内部嵌设有抗拉芯12,抗拉芯12与线芯11相互绞合,抗拉芯12为芳纶纤维绳,从而显著提升了软电缆的抗拉性能;当软电缆受到外力的拉扯时不易破损、断裂;本技术中,缆芯1的外部设置有抗压保护层4,抗压保护层4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TPE弹性体材料柔软有弹性,在保护缆芯的同时对外力进行缓冲,抗压保护层4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弧槽41,弧槽41内设置有弧口朝内的抗压弧板7,抗压弧板7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机械性能和柔韧性较好,从而在提高软电缆承压能力的同时提高软电缆的柔韧性,同时,弧槽41内间隔设置有缓冲槽411,相邻两个缓冲槽411之间形成凸棱8,在软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时,凸棱8会发生形变,从而对外界压力进行缓冲,另外,抗拉缓冲层5内相邻两个连接筋53之间设置有缓冲芯54,缓冲芯54的内部嵌设有抗压芯55,缓冲芯54采用TPE弹性体材料制成,抗压芯55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腈复合物绝缘屏蔽移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和依次包覆在所述缆芯外的包带层、屏蔽层、抗压保护层、抗拉缓冲层和护套层;所述缆芯由七根线芯相互绞合而成,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覆在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护套层均采用丁腈复合物材料制成;所述抗压保护层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弧槽,所述弧槽内设置有弧口朝内的抗压弧板;所述抗拉缓冲层包括抗拉内层、抗拉外层、间隔设置在所述抗拉内层和所述抗拉外层之间且分别连接所述抗拉内层和所述抗拉外层的连接筋、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的缓冲芯和嵌设在所述缓冲芯内部的抗压芯,所述抗拉内层、抗拉外层和所述连接筋均采用芳纶纤维布制成,所述缓冲芯与所述抗压保护层均采用TPE弹性体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标吴金何忠东金鑫王影刘登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亚特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