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86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包括针管以及依次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轴、弹簧和尾塞,尾塞与针管过盈配合,针轴与弹簧之间设置有电性绝缘珠,针轴具有伸出部和连接部,针管内周面设置有限制针轴的限定部,连接部在限定部的限制下可活动的设置针管内,限定部的内周面与针轴伸出部的外周面配合,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有斜面,斜面最低端与连接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一接触滑动面,绝缘珠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斜面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陶瓷绝缘珠,使得针轴的电流不会通过弹簧流向尾塞,使连接器可以传输大电流,连接器的组装无需铆合针管,避免了针管磞塌的风险;针管限定部与针轴较长的伸出部配合,使针轴摆角度很小。使针轴摆角度很小。使针轴摆角度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弹簧针是一种由针轴、弹簧和针管三个基本部件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设备中,起电连接作用,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弹簧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针轴、针管是电导通的,为了保证针轴和针管具有良好的导通状态,针轴需要倾斜,使得针轴有两个与针管稳定接触的触点,但如果倾斜太多,会使得针轴偏摆角度大,从而使得针轴的端面位移量大,会使针轴端面移出与连接器相配合的端子可以接触的范围,导致连接器与配合的端子之间接触不良。还有,当连接器需要传输高频的大电流时,与针轴连接的同为金属的弹簧会因为流过电流产生阻抗,使弹簧被烧坏,而损坏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包括针管以及依次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轴、弹簧和尾塞,所述尾塞与针管过盈配合,所述针轴与弹簧之间设置有电性绝缘珠,所述针轴具有伸出部和连接部,所述针管内周面设置有限制针轴的限定部,所述连接部在限定部的限制下可活动的设置针管内,所述限定部的内周面与针轴伸出部的外周面配合,所述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最低端与连接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一接触滑动面,所述绝缘珠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斜面滑动接触。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定部在轴向上的长度与伸出部在轴向上的长度之比为1:3.5。/>[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与针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2
°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定部的内径小于连接部的外径。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触滑动面为一弧面,该弧面在径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三角形。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塞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定位柱、引导部、过盈连接部、凸缘和引脚,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定位柱上,所述引导部的外周面与过盈连接部内周面间隙配合,所述过盈连接部的外周面与针管内周面过盈配合,所述针管的端面抵靠于凸缘一侧。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缘的外周面与针管外周面平齐。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位于尾塞的外圆周上。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珠为陶瓷绝缘珠。
[0013]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针管、针轴、尾塞都采用铜材,弹簧采用不锈钢,绝缘珠为陶瓷绝缘珠,保证针管、针轴、尾塞之间的
导电性能,通过陶瓷绝缘珠,使得针轴的电流不会通过弹簧流向尾塞,可以完全阻止电流通过弹簧,从而使得连接器可以传输大电流;组装时从针管尾部插入针轴,从针管尾部装入绝缘珠,然后从针管尾部组装弹簧,最后压入尾塞,完成连接器的组装,无需铆合针管,避免了针管磞塌的风险;针管限定部与针轴较长的伸出部配合,限定部的长度较长,从而使针轴摆角度很小,减少该连接器与另一个相配合连接器端子之间接触不良的风险;弹簧通过绝缘珠作用在针轴斜面,使针轴可以倾斜,使接触滑动面与针管内周面稳定接触,避免电流从弹簧流过,以防烧杯弹簧,从而使连接器可以过大电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针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针轴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针管;11、限定部;12、台阶;2、针轴;21、伸出部;22、连接部;23、斜面;24、接触滑动面;3、弹簧;4、尾塞;41、定位柱;42、引导部;43、过盈连接部;44、凸缘;45、引脚;5、绝缘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5所示,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包括针管1以及依次设置在针管1内的针轴2、弹簧3和尾塞4,尾塞4与针管1过盈配合,针轴2与弹簧3之间设置有电性绝缘珠5,针轴2具有伸出部21和连接部22,针管1内周面设置有限制针轴2的限定部11,连接部22在限定部11的限制下可活动的设置针管1内,限定部11的内周面与针轴2伸出部21的外周面配合,连接部22的端面设置有斜面23,斜面23最低端与连接部22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一接触滑动面24,绝缘珠5在弹簧3的作用下与斜面23滑动接触。绝缘珠5为陶瓷绝缘珠5。
[0022]限定部11在轴向上的长度与伸出部21在轴向上的长度之比为1:3.5。从而减少针轴2的偏摆角度,从而保证针轴2可以与另一连接器端子精准接触。
[0023]斜面23与针轴2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2
°
。当针轴2被下压后,针轴2斜面23的绝缘珠5在弹簧3的作用下会推动针轴2,使针轴2发生倾斜,使得连接部22的接触滑动面24与针管1内周面接触,从而使得针管1与针轴2保持良好的接触。
[0024]限定部11的内径小于连接部22的外径。
[0025]接触滑动面24为一弧面,该弧面在径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三角形。
[0026]尾塞4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定位柱41、引导部42、过盈连接部43、凸缘44和引脚45,弹簧3的一端套设在定位柱41上,引导部42的外周面与过盈连接部43内周面间隙配合,过盈连接部43的外周面与针管1内周面过盈配合,针管1的端面抵靠于凸缘44一侧。组装时,尾塞4的引导部42插入针管1内,然后用机器将尾塞4用力压入针管1内,使得尾塞4稳定的固定在针管1内,完成组装。
[0027]凸缘44的外周面与针管1外周面平齐。
[0028]针管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环形台阶12,环形台阶12位于尾塞4的外圆周上。方便连接器的安装。
[0029]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针管1、针轴2、尾塞4都采用铜材,弹簧3采用不锈钢,绝缘珠5为陶瓷绝缘珠5,保证针管1、针轴2、尾塞4之间的导电性能,通过陶瓷绝缘珠5,使得针轴2的电流不会通过弹簧3流向尾塞4,可以完全阻止电流通过弹簧3,从而使得连接器可以传输大电流;组装时从针管1尾部插入针轴2,从针管1尾部装入绝缘珠5,然后从针管1尾部组装弹簧3,最后压入尾塞4,完成连接器的组装,无需铆合针管1,避免了针管1磞塌的风险;针管1限定部11与针轴2较长的伸出部21配合,限定部11的长度较长,从而使针轴2摆角度很小,减少该连接器与另一个相配合连接器端子之间接触不良的风险;弹簧3通过绝缘珠5作用在针轴2斜面23,使针轴2可以倾斜,使接触滑动面24与针管1内周面稳定接触,避免电流从弹簧3流过,以防烧杯弹簧3,从而使连接器可以过大电流。
[0030]以上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以及依次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轴、弹簧和尾塞,所述尾塞与针管过盈配合,所述针轴与弹簧之间设置有电性绝缘珠,所述针轴具有伸出部和连接部,所述针管内周面设置有限制针轴的限定部,所述连接部在限定部的限制下可活动的设置针管内,所述限定部的内周面与针轴伸出部的外周面配合,所述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最低端与连接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一接触滑动面,所述绝缘珠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斜面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在轴向上的长度与伸出部在轴向上的长度之比为1: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针轴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2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输大电流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军明赵昌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