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屈齐荣专利>正文

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85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将护腕进行双层设计,且两层之间留有可填充流体介质的腔室,通过对填充于腔室中的流体介质进行加热,以实现护腕的加热保温效果,防止使用者腕冰冷和冻伤。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包括护腕本体,护腕本体两端设有收束口,所述护腕本体包括位于内侧的接触层和位于外侧的外包层,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密封的的腔室,所述腔室中填充有流体介质;所述护腕本体设有用于使所述流体介质升温的加温装置,加温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输入接口和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温机构。入接口和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温机构。入接口和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温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


[0001]本技术涉及日用和保健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

技术介绍

[0002]护腕是一种用于保护手腕关节的用品,一般是采用一条富有弹力的布料包裹在使用者腕部,可以防止体温散失、减轻腕部痛感,对于腕部受伤的使用者还可以起到加速痊愈的效果;还可以促进使用部位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有益于关节炎及关节疼痛的治疗,良好的血液循环更能发挥肌肉的运动功能,减少伤害发生。
[0003]护腕作为一种腕部保护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还可以为腕部提供一定的保暖效果,对于冬季出行或身处户外的使用者,尤其是对于一些虚寒体质者或腕部受伤的群体,可以有效避免腕部冻伤或腕部病况恶化。
[0004]现有的护腕产品一般一层布料,通过增加布料厚度、增加绒毛或改变材料的方式提升护腕的保暖性,但是现有的护腕仍存在以下不足:
[0005]1.当天气过于寒冷时,例如寒带地区冬季温度可达

10℃以下,当身处外界环境时,由于护腕无法提供加热功能,导致即使佩戴护腕也难以达到足够的保暖效果,使得腕部长时间处于冰冷状态,严重时可能导致冻伤。
[0006]2.对于一些虚寒体质者,这类群体的手腕经常处于冰冷的状态,即使佩戴了足够厚度的护腕,也难以通过自身体温使护腕内部热起来,腕部会长时间处于冰冷状态;对于腕部受伤群体,腕部受凉不利于病情的恢复,长时间受冻甚至会导致病况恶化的后果。
[0007]3.通过增加厚度或增加绒毛及其类似材料来提高护腕的保暖能力,会导致护腕本身过于厚重,牺牲其灵活性,影响使用者的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将护腕进行双层设计,且两层之间留有可填充流体介质的腔室,通过对填充于腔室中的流体介质进行加热,以实现护腕的加热保温效果,防止使用者腕冰冷和冻伤。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包括护腕本体,护腕本体两端设有收束口,所述护腕本体包括位于内侧的接触层和位于外侧的外包层,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密封的的腔室,所述腔室中填充有流体介质;所述护腕本体设有用于使所述流体介质升温的加温装置,加温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输入接口和用于加热流体介质的加温机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加热保暖护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一、相对于现有护腕,采用本方案的保暖护腕,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腕部持续提供热源,使得使用者(尤其是虚寒体质群体)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下,也可以使腕部维持在适宜温度,避免腕部冰凉产生不适感,避免腕部冻伤状况的发生;还可以对腕部受伤群体的腕部进行保暖,避免腕部受冻而导致病况恶化的后果。
[0013]二、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护腕中流体介质进行加热,是一种成熟且安全的加热技术,加热方式便捷、加热速度快且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0014]三、采用流体态的保温介质,不仅散热速度慢,有利于保持较长时间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流体优秀的流动性,可以降低对使用者腕部活动的阻碍,提高该护腕的使用灵活性。
[0015]优选的,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腔室形状的支撑结构,通过该支撑结构可以防止接触层和外包层贴在一起,从而避免部分位置的流体介质过多而部分位置无流体介质(即接触层和外包层紧贴的位置会将流体介质向周围排挤),避免阻碍流体介质的流通性,保证保温效果的均匀性,也提高了佩戴舒适度。
[0016]优选的,外包层采用防水保温材料,接触层设有用于防止流体介质渗透的防水层和用于防止腕部烫伤的隔热层。
[0017]优选的,支撑结构包括有多个点状连接部,多个点状连接部以均匀或无序的方式分布于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点状连接部的形状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细的柱状,点状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层和外包层一体化成型,通过该结构的点状连接部密集分布于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可以支撑起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的腔室,防止接触层和外包层贴在一起,并使接触层和外包层始终保持一定的间距,提高流体介质在腔室中的均匀性;这种点状分布的结构还可以减小流体在腔室中的流动阻力,以保证流体介质的流动性和混乱度,使加热和保温效果更均匀;此外,点状连接的结构不会对护腕的弯折产生阻力,有利于提高护腕使用灵活性。
[0018]优选的,加温机构包括多根柔性的电热丝,多根电热丝由输入接口位置向腔室中延伸,所述点状连接部与电热丝之间存在连接或限位关系,电热丝于腔室中分散分布且不发生折叠,多根电热丝分布于腔室中且被流体介质所包裹,可以增加流体介质的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且电热丝为柔性,可以在腔室中延伸至各个位置,避免产生加热死区,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0019]支撑结构除了采用上述“多个点状连接部密集分布于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这一技术方案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0]支撑结构为分布在接触层和外包层之间的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形成多个隔间,其中相邻的隔间相互连通,通过网状结构对腔室进行支撑,基本可以达到上述点状连接部的结构所达到的效果,除此之外,采用网状结构不会使佩戴者产生被硌到的感觉,有利于提升舒适度,且网状的支撑结构更易生产,造价更低。
[0021]优选的,加温机构包括多根柔性的电热丝,多根电热丝由输入接口位置向腔室中延伸,所述电热丝穿过网状结构形成的多个隔间,且网状结构对电热丝提供支撑以使电热丝不与接触层和外包层接触,该方案中电热丝可较均匀地分布在腔室中的各个位置且不发生折叠,由于网状结构的支撑作用,电热丝不与接触层和外包层接触,可以被流体介质完全包裹,增加了流体介质的受热面积,避免产生加热死区,提高加热效率;电热丝为柔性,可以在腔室中延伸至各个位置,即使护腕弯折也不会破坏电热丝。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电加热保暖护腕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1中电热丝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2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护腕本体;10、接触层;100、防水层;101、隔热层;11、外包层;12、腔室;13、收束口;2、流体介质;3、点状连接部;4、输入接口;5、电热丝;6、网状结构;60、隔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电加热保暖护腕,包括护腕本体1,护腕本体1两端设有收束口13,护腕本体1包括接触层10和外包层11,接触层10和外包层11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密封的的腔室12,腔室12中填充有流体介质2,护腕本体1还设有用于给流体介质2加热的加温装置,通过流体介质2的热量实现护腕的保温效果。
[0030]护腕本体1的外包层11采用防水保温材料,接触层10设有用于防止流体介质2渗透的防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保暖护腕,包括护腕本体(1),护腕本体(1)两端设有收束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腕本体(1)包括位于内侧的接触层(10)和位于外侧的外包层(11),接触层(10)和外包层(11)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密封的腔室(12),所述腔室(12)中填充有流体介质(2);所述护腕本体(1)设有用于使所述流体介质(2)升温的加温装置,加温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电源的输入接口(4)和用于加热流体介质(2)的加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保暖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0)和外包层(1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腔室(12)形状的支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保暖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多个点状连接部(3),多个点状连接部(3)以均匀或无序的方式分布于接触层(10)和外包层(11)之间,点状连接部(3)的形状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变细的柱状,点状连接部(3)的两端分别与接触层(10)和外包层(11)一体化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保暖护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齐荣
申请(专利权)人:屈齐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