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8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包括下定位板;所述活动定位板的下端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定位板的上边缘上;所述定位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防滑踏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的表面上;所述防滑梁滑动连接在下定位板上;所述组装模块活动连接在相邻两活动定位板中间;所述下定位板包括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共设有两处,两处定位凸块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的后侧表面下方,且定位凸块为梯形块体;防滑凸纹设在下定位板的后侧表面上方;防泥槽为斜切面结构,且防泥槽位于下定位板的外表面上端,定位座与防滑踏板配合,降低了防滑踏板的斜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站立稳定性,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护坡建筑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在护坡施工时,通过石块将护坡加固,并通过砂浆粘结或填充砌块之间的空隙,加固护坡的使用寿命与牢固性。
[0003]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510242140.4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砌缝维修用刮板,其基本描述为:该砌缝维修用刮板把填料填入损伤、破损或污染的瓷砖砌缝里予以维修时,让填料均匀地以平坦的直线度填入瓷砖与瓷砖之间。
[0004]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现有的砌缝设备在对护坡进行砌缝时,操作人员在护坡的斜面上操作,不便于站立,不利于安全操作,便捷性较低。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以解决类似现有的砌缝设备在对护坡进行砌缝时,操作人员在护坡的斜面上操作,不便于站立,不利于安全操作,便捷性较低的问题。
[0007]本技术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包括下定位板;所述活动定位板的下端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定位板的上边缘上;所述定位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防滑踏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的表面上;所述防滑梁滑动连接在下定位板上;所述组装模块活动连接在相邻两活动定位板中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定位板包括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共设有两处,两处定位凸块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的后侧表面下方,且定位凸块为梯形块体;防滑凸纹设在下定位板的后侧表面上方;防泥槽为斜切面结构,且防泥槽位于下定位板的外表面上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定位板包括有集料板,集料板为圆弧形挡板,集料板固定连接在活动定位板的外表面上;侧导向条共设有两处,两处侧导向条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定位板的左右两侧,侧导向条为截面呈T形结构的导杆;上斜角设在活动定位板的上端;防泥板为截面呈三角形的凸板,防泥板设在活动定位板的下端,且防泥板位于下定位板的防泥槽上方。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设有两处支脚,且定位座的支脚末端通过折弯加工有定位撑板,并且每处定位撑板上均开设有两处螺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踏板包括踏板防滑纹,踏板防滑纹为截面呈梯形的凸纹,且踏板防滑纹设在防滑踏板的外表面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梁为截面呈L形的折板,且防滑梁包括有梁体防滑纹,梁体防滑纹为截面呈梯形的凸纹,且梁体防滑纹设在防滑梁的上表面上;第三定位螺孔开设在防滑梁的下方折板表面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梁还包括有左限位凸板,左限位凸板设在防滑梁的左端,且左限位凸板为三角形挡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模块包括有左拼接块,左拼接块活动连接在活动定位板的右端;右拼接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左拼接块的右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左拼接块包括有左定位T槽,左定位T槽开设在左拼接块的左侧边缘,且左定位T槽的截面呈T形;左定位环为矩形环体,且左定位环上还开设有四处左定位螺孔。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右拼接块包括有右定位T槽,右定位T槽开设在右拼接块的右侧边缘,且右定位T槽的截面呈T形;右定位螺孔设有三排均匀分布在右拼接块上;限位凸块凸出加工在右拼接块的左端上方。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在现有的砌缝设备上进行了功能上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下定位板可铺设在护坡的表面上,通过两处定位凸块与砌块之间的缝隙配合,对下定位板进行定位,由此可将下定位板固定在倾斜的护坡上,防滑凸纹的作用为加强下定位板的下表面与护坡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滑梁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相邻两处定位座之间,形成定位和支撑,也可用于站立,通过组装模块可对相邻的下定位板进行拼接连接,用于延长支撑件之间的长度,活动定位板铰接在下定位板上方,通过活动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连接位置的防泥槽与防泥板的配合,可大大降低水泥等填充物落入铰接件的几率,降低了铰接件之间堵塞的几率,集料板可收集掉落的填充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下方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后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定位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下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活动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组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防滑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图4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1]1、下定位板;101、定位凸块;102、防滑凸纹;103、防泥槽;2、活动定位板;201、集料板;202、侧导向条;203、上斜角;204、防泥板;3、定位座;301、定位撑板;4、防滑踏板;401、踏板防滑纹;5、防滑梁;501、梁体防滑纹;502、第三定位螺孔;503、左限位凸板;6、组装模块;601、左拼接块;6011、左定位T槽;6012、左定位环;60121、左定位螺孔;602、右拼接块;6021、右定位T槽;6022、右定位螺孔;6023、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定位板(1);活动定位板(2),所述活动定位板(2)的下端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下定位板(1)的上边缘上;定位座(3),所述定位座(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1)的上表面上;防滑踏板(4),所述防滑踏板(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1)的表面上;防滑梁(5),所述防滑梁(5)滑动连接在下定位板(1)上;组装模块(6),所述组装模块(6)活动连接在相邻两活动定位板(2)中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板(1)包括有:定位凸块(101),定位凸块(101)共设有两处,两处定位凸块(101)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下定位板(1)的后侧表面下方,且定位凸块(101)为梯形块体;防滑凸纹(102),防滑凸纹(102)设在下定位板(1)的后侧表面上方;防泥槽(103),防泥槽(103)为斜切面结构,且防泥槽(103)位于下定位板(1)的外表面上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定位板(2)包括有:集料板(201),集料板(201)为圆弧形挡板,集料板(201)固定连接在活动定位板(2)的外表面上;侧导向条(202),侧导向条(202)共设有两处,两处侧导向条(202)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定位板(2)的左右两侧,侧导向条(202)为截面呈T形结构的导杆;上斜角(203),上斜角(203)设在活动定位板(2)的上端;防泥板(204),防泥板(204)为截面呈三角形的凸板,防泥板(204)设在活动定位板(2)的下端,且防泥板(204)位于下定位板(1)的防泥槽(103)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建筑砌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设有两处支脚,且定位座(3)的支脚末端通过折弯加工有定位撑板(301),并且每处定位撑板(301)上均开设有两处螺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护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年丁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