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49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属于灭弧技术领域,包括反冲管喷头、反冲管、裙边、螺栓杆和线缆固定装置,反冲管内部设置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反冲管喷头设置在反冲管的上端,所述裙边设置在反冲管的外侧,所述螺栓杆设置在反冲管的底部,并与反冲管内部中空结构连接,线缆固定装置设置在反冲管喷头侧边。反冲避雷器与输电线之间的距离固定,绝缘配合效果更好,防雷的性价比提高。在发生恶性突变之前能够及时处理,避免避雷器的损坏和架空导线断线事故的发生,维护成本降低,提高了对于输电线路的保护;采用一体化结构,安装时更加便捷,节省人力和时间。节省人力和时间。节省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灭弧
,尤其涉及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把雷击列为自然界破坏力排名第三的自然灾害,它会危及人类及动物的生命安全、毁坏各种建筑物,而且雷击已经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0003]雷电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危害极大,常常造成绝缘子闪络事故。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严重时可能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和架空导线断线事故。通常我们利用一些反冲灭弧避雷器进行灭弧,目前这些反冲灭弧避雷器与输电线间的距离易受风力,导致反冲衰减雷击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更好的反冲灭弧效果反冲避雷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解决现有反冲避雷器与输电线之间的距离易受风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反冲避雷器衰减雷击强度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现对反冲避雷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使装置与输电线的距离固定,不仅起到更好的反冲灭弧效果,而且更便于安装。
[0005]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包括反冲管喷头、反冲管、裙边、螺栓杆和线缆固定装置,反冲管内部设置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反冲管喷头设置在反冲管的上端,所述裙边设置在反冲管的外侧,所述螺栓杆设置在反冲管的底部,并与反冲管内部中空结构连接,线缆固定装置设置在反冲管喷头侧边。
>[0006]进一步地,螺栓杆是顶部贯穿反冲管的底部,并露出内部中空结构内。
[0007]进一步地,线缆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卡孔,线缆穿过卡孔。
[0008]进一步地,线缆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柱和固定平板,固定平板固定在支撑柱上,固定平板中心设置为中空结构,线缆固定在固定平板上。
[0009]进一步地,固定平板上设置有放线凹槽,固定平板设置为中空的圆形板,放线凹槽设置在圆形板的两边,支撑柱的个数为三个,固定在顶端的裙边上。
[0010]绝缘配合:当雷击输电线路时,雷电弧总是选择路径最短、最易导电的通道向大地泄放。安装在反冲管周边的绝缘支架,起到了固定反冲避雷器至输电线的距离的作用,确保在发生雷击闪络时,雷电弧优先进入带有的反冲管内部。
[0011]反冲灭弧:通过反冲灭弧机制截断形成冲击电弧阶段的间歇放电,破坏建弧通道的完整性并抑制建弧过程。进入到反冲管内部的冲击电弧会大幅度衰减,其原因是:电弧变细与反冲力产生的同步性:伴随电弧灌注到反冲细管的同时就发生电弧形态变细同步产生轴向压力提高并反弹由管内冲出入口产生电弧截断。电弧变细与欧姆功率温升的同步性:
伴随电弧变细的同步发生的是电弧阻值变大和欧姆功率值和热量值的同步升高,温差和压力差导致的电弧定向反冲量也同步产生。电弧变细导致的摩擦发热增加:摩擦发热具有延迟性和巨大性,能够持续和长久低提供高压力和高温热源并产生强烈的定向反冲力。电弧与管内壁高压力摩擦发热增加:变细电弧与防城港内壁高强度压力下的高速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形成高温膨胀反冲力。包裹性温升严重;反冲管内高温电弧的辐射、传导和对流通道除了入口外全部封闭,形成电弧包裹性温升并助力反冲力。定向反冲气流对出口外电弧的空腔效应:反冲电弧的巨大推力大尺度掏空出口外电弧形成外电弧大尺度粉碎性断裂。
[0012]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反冲避雷器与输电线之间的距离固定,绝缘配合效果更好,防雷的性价比提高。在发生恶性突变之前能够及时处理,避免避雷器的损坏和架空导线断线事故的发生,维护成本降低,提高了对于输电线路的保护;采用一体化结构,安装时更加便捷,节省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1

固定平板;2

放线凹槽;3

反冲管喷头;4

支撑柱;5

反冲管;6

裙边;7

螺栓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
[0017]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反冲管喷头3、反冲管5、裙边6、螺栓杆7和线缆固定装置,反冲管5内部设置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反冲管喷头3设置在反冲管5的上端,所述裙边6设置在反冲管5的外侧,所述螺栓杆7设置在反冲管5的底部,并与反冲管5内部中空结构连接,线缆固定装置设置在反冲管喷头3侧边。螺栓杆7是顶部贯穿反冲管5的底部,并露出内部中空结构内。
[0018]线缆固定装置其中一种结构包括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部设置有卡孔,线缆穿过卡孔。支撑柱4为绝缘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高压的特点。
[0019]线缆固定装置另一种结构包括支撑柱4和固定平板1,固定平板1固定在支撑柱4上,固定平板1中心设置为中空结构,线缆固定在固定平板1上。固定平板1上设置有放线凹槽2,固定平板1设置为中空的圆形板,放线凹槽2设置在圆形板的两边,支撑柱4的个数为三个,固定在顶端的裙边6上。
[0020]设计了能够固定反冲避雷器与输电线间距离的结构。反冲管处于反冲避雷器最上端的中心,反冲灭弧管以高强度耐高温耐高压的非导电材料构成,是实现反冲过程的核心模块。在反冲管周围设有3个相位差为120
°
的绝缘支架,在绝缘支架上端接有带凹槽的绝缘层。凹槽固定了输电线在装置上端的位置,将反冲避雷器和输电线间的距离保持在一安全值,同时也避免了反冲喷出的弧光对输电线造成损伤。绝缘支架上层的绝缘层为中空结构,
确保在发生雷击闪络时,雷电弧优先进入带有金属电极的反冲管内部。反冲管的反冲作用在电弧上,使电弧在反冲管内停留时间延长,电弧在经过反冲管后能量大幅度衰减,削弱了电弧的能量。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冲管喷头(3)、反冲管(5)、裙边(6)、螺栓杆(7)和线缆固定装置,反冲管(5)内部设置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反冲管喷头(3)设置在反冲管(5)的上端,所述裙边(6)设置在反冲管(5)的外侧,所述螺栓杆(7)设置在反冲管(5)的底部,并与反冲管(5)内部中空结构连接,线缆固定装置设置在反冲管喷头(3)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雷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栓杆(7)是顶部贯穿反冲管(5)的底部,并露出内部中空结构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输电线距离固定的反冲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嬿蕾王巨丰骆耀敬谭思源杨子童李庆一张镱义王晓蕾李浩何琪文宋永锋贾征浩段小嬿陈宇宁卢杨余育植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