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和触摸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22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包括显示屏外壳和第一触摸框条;显示屏外壳包括显示屏前框和显示屏背板,显示屏前框和显示屏背板固定连接;显示屏前框与显示屏背板之间形成容腔,第一触摸框条固定于容腔中;显示屏外壳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容腔连通,第一触摸框条可穿出第一通孔;显示屏外壳包括一固定盖,固定盖可开合地覆盖于第一通孔;显示屏背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容腔连通,并与第一触摸框条相对;显示屏背板包括一盖板,盖板可开合地覆盖于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拆卸整个显示屏背板,即可移动框条并从显示屏外壳侧面取出维修。可移动框条并从显示屏外壳侧面取出维修。可移动框条并从显示屏外壳侧面取出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和触摸显示设备


[0001]本技术属触控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和触摸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红外框条通常包括红外发射灯和接收灯,用于发射红外光及接收红外光,通过红外光的变化定位遮挡物位置和截面大小。许多具有红外框条的设备在终端客户使用时,框条发射接收灯坏灯、框条进水生锈等框条单体异常,进行维护时,需要把红外设备人工搬抬至平台上后拆卸除去后壳,才能进行框条更换维护,如此影响框条更换维护时间和人力劳作强度,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无需拆卸整个显示屏背板,即可使触摸框条移动,从显示屏外壳的侧面取出,对所述框条进行维修。
[0004]本技术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包括显示屏外壳和第一触摸框条;
[0006]所述显示屏外壳包括显示屏前框和显示屏背板,所述显示屏前框和显示屏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前框与所述显示屏背板之间形成容腔,所述第一触摸框条固定于所述容腔中;
[0007]所述显示屏外壳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第一触摸框条可穿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显示屏外壳包括一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可开合地覆盖于所述第一通孔;
[0008]所述显示屏背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相对;所述显示屏背板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可开合地覆盖于所述第二通孔。
[000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拆触摸框装置,所述第一触摸框条在所述显示屏外壳内被固定,当所述第一触摸框条需要取出维修时,打开所述盖板,从第二通孔拆除固定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的元件,则无需拆卸整个显示屏背板,即可使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移动;再打开所述固定盖,将所述第一触摸框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从显示屏外壳的侧面取出,即可对所述第一触摸框条进行维修,无需搬抬显示屏,减少维护所需的人力劳作,提高效率。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触摸框条位于所述显示屏外壳的底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显示屏背板的底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摸框条被外接的元件例如电线限位,无法直接取出维修,因此需要在显示屏背板底侧的相应位置处开设第二通孔以移除对其限位的元件。
[0011]进一步,还包括外接元件,所述第一触摸框条与外接元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外接元件相对,所述外接元件可穿出所述第二通孔。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常
在第一触摸框条上设有外接元件以实现电连接或其它功能,外接元件会限制所述框条的移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可对外接元件进行拆除,解除对框条的限位。
[0012]进一步,所述显示屏外壳呈矩形,在所述显示屏外壳的顶角处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盖设于该顶角处。将固定盖和第一通孔设置于在所述显示屏的顶角处,方便生产加工。
[0013]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摸框条,所述第二触摸框条置于所述容腔中;所述第二触摸框条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电连接,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相邻或相对;所述显示屏外壳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触摸框条可穿出所述每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触摸框条和第二触摸框条形成触摸框,触摸框可发射或接收红外光,形成红外线栅格,当遮挡物位于形成的红外线栅格内即可被外接的红外探测器检测并定位。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触摸框条无需有线连接,通过设置第三通孔,可直接从显示屏外壳抽出所述第二触摸框条进行维修。
[0014]所述显示屏前框呈矩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均开设于所述显示屏前框的顶角处。将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开设于显示屏前框的顶角处,方便生产加工。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触摸框条的数目是3,三个所述第二触摸框条依次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两端连接后形成矩形触摸框;所述第三通孔的数目是3,每个所述第三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摸框条一一对应设置。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三个第二触摸框条与第一触摸框条形成矩形触摸框,每个第二触摸框条均可从第三通孔中便捷抽出。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的截面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触摸框条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触摸框条的截面形状相适应,有利于将第一触摸框条和第二触摸框条顺滑抽出。
[0017]进一步,所述显示屏背板还包括显示屏背板本体,所述盖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于所述显示屏盖板本体,所述盖板的另一端通过螺钉锁附于所述显示屏背板本体。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将螺钉拆除,盖板即可通过转轴下翻,露出所述第二通孔。
[001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摸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和上述的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外壳上。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显示设备,所述显示屏起到显示作用,触摸框条与置于触摸显示设备内的主板电连接,发挥触摸感应功能在对所述第一触摸框条进行维修时无需拆卸整个显示屏背板,从第二通孔处通过工具解除对第一触摸框条的限位,将所述第一触摸框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从显示屏外壳的侧面取出,即可对第一触摸框条进行维修。
[002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显示屏示意图。
[0022]图2是快拆框条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拆卸盖板后的快拆框条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拆卸盖板和固定盖后的快拆触摸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取出框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相同技术特征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在合适的情况下术语是可以互换的。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8]类似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同样使用术语“固定”、“连接”,不应理解为限于直接的连接。因此,表达“装置A与装置B连接”不应该限于装置或系统中装置A直接连接到装置B,其意思是装置A与装置B之间具有路径,这可以是包括其他装置或工具的路径。
[0029]实施例1
[0030]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快拆框条结构,包括显示屏外壳1和第一触摸框条21;
[0031]如图1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外壳和第一触摸框条;所述显示屏外壳包括显示屏前框和显示屏背板,所述显示屏前框和显示屏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前框与所述显示屏背板之间形成容腔,所述第一触摸框条固定于所述容腔中;所述显示屏外壳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第一触摸框条可穿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显示屏外壳包括一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可开合地覆盖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显示屏背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相对;所述显示屏背板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可开合地覆盖于所述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位于所述显示屏外壳的底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显示屏背板的底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元件,所述第一触摸框条与外接元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外接元件相对,所述外接元件可穿出所述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外壳呈矩形,在所述显示屏外壳的顶角处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盖设于该顶角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设备的快拆框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摸框条,所述第二触摸框条置于所述容腔中;所述第二触摸框条与所述第一触摸框条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康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