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96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02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包括水箱,市政道路砌筑在地面上,市政道路的竖直截面呈等腰梯形,水箱水平吊装至地面上,市政道路砌筑在水箱的上端面,市政道路对水箱进行覆盖;市政道路的两侧均砌筑有水渠,水箱的上端面贯通开设有两组进水口,各组水渠的内底面开孔设置,进水口及水渠的开孔之间连接有方槽;市政道路两侧的边坡上栽种有绿植,两侧边坡均铺设有对绿植进行灌溉的喷淋管路,水箱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贯穿方槽并与喷淋管路连通设置。本申请从整体上实现了市政道路上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施工,也使市政道路两侧边坡上的绿植得到有效的灌溉,提升了对道路雨水的利用。提升了对道路雨水的利用。提升了对道路雨水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及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联串的矛盾,人们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系统建设中,其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0003]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多在道路的两侧进行绿植的栽种,栽种的绿植需要定期进行浇水灌溉,以保证绿植生长的需水要求。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不同时节的降雨分布不均匀,现有的道路绿植在进行灌溉作业时,园林养护人员驾驶喷水车进行喷洒作业。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随着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两侧也逐渐开始就雨水收集灌溉装置进行设计施工,现有的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多将各组水箱进行预埋,水箱分布在市政道路的两侧,但是对于部分砌筑的市政道路结构,市政道路的路面高于水平地面且两侧的坡面上均栽种有绿植,市政道路的两侧较为空旷,难以将水箱等进行预埋安装,不便于进行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施工,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市政道路上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施工,使市政道路两侧边坡上的绿植得到灌溉,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包括水箱,市政道路砌筑在地面上,市政道路的竖直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水箱水平吊装至地面上,市政道路砌筑在所述水箱的上端面,市政道路对所述水箱进行覆盖;市政道路的两侧均砌筑有水渠,所述水箱的上端面贯通开设有两组进水口,各组所述水渠的内底面开孔设置,所述进水口及所述水渠的开孔之间连接有方槽;市政道路两侧的边坡上栽种有绿植,两侧边坡均铺设有对绿植进行灌溉的喷淋管路,所述水箱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方槽并与所述喷淋管路连通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水平设置,市政道路砌筑在地面上,市政道路的路面高于地面,当进行该种市政道路上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施工时,将预制的水箱吊装至地面上,水箱位于市政道路的路线上,当完成水箱的吊装后,在水箱的上端部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上述设置实现了将水箱在市政道路下方的预埋,同时当降雨时,雨水向道路两侧的水渠流动,雨水不断在水渠内部汇集、流动,雨水经水渠内底面的开孔向下流动,进水口与水渠
开孔之间连接的方槽起到对雨水的输送作用,使雨水不断从水渠内部向水箱内部流动,进而实现了雨水向水箱内部的收集;当进行道路两侧绿植的灌溉时,驱动水箱内部的潜水泵,潜水泵上的出水管贯穿方槽并与边坡上的喷淋管路连接,上述设置实现了对水箱内部雨水对边坡上绿植的灌溉,故本申请中的技术从整体上实现了市政道路上雨水收集灌溉装置的施工,也使市政道路两侧边坡上的绿植得到有效的灌溉,提升了对道路雨水的利用。
[0009]优选的,所述水箱竖直截面的外轮廓呈等腰梯形,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水箱的内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水箱内顶面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吊装至地面上,水箱的竖直截面呈等腰梯形,上述设置使水箱与市政道路的形状相配合,当在水箱上方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时,水箱的两侧倾斜端面对市政道路进行支撑,同时水箱内部的支撑杆竖直设置,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水箱的内底面连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水箱的内顶面连接,上述设置中支撑杆实现了对水箱的支撑,使水箱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当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时,水箱对市政道路的抗压能力提升。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底面下凹,下凹的空间呈倒置的四棱锥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位于所述水箱内底面的中心对称点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的内底面下凹,且下凹的空间呈四棱锥结构,当水渠内部的水体向水箱内部汇流时,道路上的泥沙等易混入水体中,水箱的内底面下凹,使汇入水箱内部的泥沙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水箱内底面的中心位置汇集,进而使泥沙在水箱内部比较集中,便于后期进行清理时的作业;支撑杆的下端部位于水箱内底面的中心对称点上,使支撑杆在水箱内部的稳定性提升。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所述支撑杆上套接滑动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两组关于所述支撑杆对称分布的潜水泵,所述泡沫板在水面上的浮力大于两组所述潜水泵作业时的重力,各组所述潜水泵的入口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进水管,各组所述出水管为弹簧管结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板与支撑杆套接滑动,且泡沫板的浮力大于两组潜水泵作业时对重力,故当水箱内部充满水体时,此时泡沫板漂浮在水箱内部的水面上,泡沫板对两组潜水泵进行支撑,出水管呈弹簧管结构,故出水管能够随着泡沫板的上下浮动不断被拉伸,进水管向下延伸,使进水管的下端部伸入水下,上述设置实现了潜水泵在水箱内部的上下浮动,故水箱内部淤积淤泥时,此时两组潜水泵能够远离淤泥,避免进水管插接入淤泥中,进而降低了潜水泵发生堵塞的概率。
[0015]优选的,市政道路两侧的边坡呈阶梯状,绿植栽种在各组上下分布的阶梯结构的水平面上,边坡上插接固定有若干组支架,各组所述支架对所述喷淋管路进行支撑。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状的坡面上栽种绿植,各组支架固定在阶梯结构的水平面上,支架对各组喷淋管路进行支撑,使各组喷淋管路在边坡上的稳定性提升,对于坡度较大的边坡,上述设置降低了喷淋管路在边坡的滑移。
[0017]优选的,所述水箱下端面与地面之间抹平有砂浆层,所述水箱对砂浆层进行压实。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水平吊装至地面上,砂浆层对水箱下端面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当砂浆层失水硬化后,砂浆层将水箱进行粘接,使水箱在地面上的稳定
性提升,对于软质地基,上述设置降低了水箱在地面上的沉降。
[0019]优选的,所述泡沫板为长方形的板材,所述泡沫板上端面竖直贯通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圆心与所述泡沫板的中心对称点共点设置,所述插孔的孔径与所述支撑杆的杆径相配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板呈长方形,支撑杆贯穿泡沫板上的插孔,插孔的孔径与支撑杆的杆径相配合,使泡沫板在上下滑动时的匡动较小,降低了对泡沫板的磨损;插孔的圆心与泡沫板的中心对称点共点设置,上述位置关系使泡沫板的整体稳定性提升,使泡沫板上的各组潜水泵稳定性提升。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当降雨时,雨水向道路两侧的水渠流动,雨水不断在水渠内部汇集、流动,雨水经水渠内底面的开孔向下流动,进水口与水渠下端开孔之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市政道路(3)砌筑在地面(2)上,市政道路(3)的竖直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水箱(1)水平吊装至地面(2)上,市政道路(3)砌筑在所述水箱(1)的上端面,市政道路(3)对所述水箱(1)进行覆盖;市政道路(3)的两侧均砌筑有水渠(31),所述水箱(1)的上端面贯通开设有两组进水口(11),各组所述水渠(31)的内底面开孔设置,所述进水口(11)及所述水渠(31)的开孔之间连接有方槽(12);市政道路(3)两侧的边坡上栽种有绿植(32),两侧边坡均铺设有对绿植(32)进行灌溉的喷淋管路(33),所述水箱(1)内部安装有潜水泵(13),所述潜水泵(13)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131),所述出水管(131)贯穿所述方槽(12)并与所述喷淋管路(33)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竖直截面的外轮廓呈等腰梯形,所述水箱(1)的内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部与所述水箱(1)的内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部与所述水箱(1)内顶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内底面下凹,下凹的空间呈倒置的四棱锥结构,所述支撑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林映涛林映銮林记龙林镇波陈晓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