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分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820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垃圾分类车,包括车厢,在车厢的顶部螺栓连接有车顶座,在车厢的左下侧设置有驾驶室,并且驾驶室和车厢并列底部螺栓连接有车底传动架,而且在车底传动架的左侧前后两部均轴接有前驱轮,在车底传动架的右侧前后两部均轴接有后驱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户进行垃圾投放时,红外人体感应器感应到有人靠近,立刻自动将电动启闭门打开;同时用户通过二维码识别牌进行扫码识别或者通过智能安卓屏进行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识别后,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对应的投放口,就完成了一次垃圾分类投放;当人远离垃圾投放口被红外人体感应器感应到,垃圾投放口的电动启闭门自动关闭,实现垃圾的密闭收集,避免异味散发。避免异味散发。避免异味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垃圾分类车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分类设备
,尤其涉及智能垃圾分类车。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所述的令人头痛的问题。
[0003]目前垃圾车的出现将会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约和便捷。
[0004]但是现有的垃圾车还存在着无法辅助导出垃圾桶,不具备消毒功能,垃圾口常开容易出现异味和无法垃圾分类宣传的问题。
[0005]因此,专利技术智能垃圾分类车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智能垃圾分类车,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智能垃圾分类车,包括车厢,在车厢的顶部螺栓连接有车顶座,在车厢的左下侧设置有驾驶室,并且驾驶室和车厢并列底部螺栓连接有车底传动架,而且在车底传动架的左侧前后两部均轴接有前驱轮,在车底传动架的右侧前后两部均轴接有后驱轮,并且在车顶座的内部左侧镶嵌有功放,在车厢与驾驶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前部车门,在车厢的后部出口处铰接有车后门,并且在车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垃圾分类车,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在车厢(1)的顶部螺栓连接有车顶座(2),在车厢(1)的左下侧设置有驾驶室(3),并且驾驶室(3)和车厢(1)并列底部螺栓连接有车底传动架(4),而且在车底传动架(4)的左侧前后两部均轴接有前驱轮(5),在车底传动架(4)的右侧前后两部均轴接有后驱轮(6),并且在车顶座(2)的内部左侧镶嵌有功放(7),在车厢(1)与驾驶室(3)的连接处设置有前部车门(8),在车厢(1)的后部出口处铰接有车后门(9),并且在车厢(1)的前部右上角螺栓连接有安装框(10),而且在安装框(10)的内部上侧镶嵌有数据显示屏(11),并且在安装框(10)的内侧下部左右并列螺钉连接有智能安卓屏(12)和二维码识别牌(13),并且车底传动架(4)底部中间偏右部位螺栓连接有抽屉式脚踏板(18);还在车厢(1)内部连接有垃圾投放口自动启闭分类收纳桶结构(14)和辅助手部消毒自喷泵结构(15),并且在驾驶室(3)上部连接有车辆停靠自动收卷垃圾分类宣传布结构(16),而且车底传动架(4)连接有垃圾桶辅助导出启闭机结构(17),所述的垃圾投放口自动启闭分类收纳桶结构(14)包括投放框(141),红外人体感应器(142),厨余垃圾投放口(143),其他垃圾投放口(144),电动启闭门(145),厨余垃圾桶(146),其他垃圾桶(147)和地磅(148),所述的投放框(141)内部上侧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红外人体感应器(142);所述的投放框(14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等距设置有厨余垃圾投放口(143)和其他垃圾投放口(144);所述的厨余垃圾投放口(143)和其他垃圾投放口(144)内部均连接有电动启闭门(145);所述的厨余垃圾桶(146)和其他垃圾桶(147)从左到右依次等距设置在投放框(141)的后部;所述的地磅(148)设置在厨余垃圾桶(146)和其他垃圾桶(147)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厨余垃圾投放口(143)和厨余垃圾桶(146)的进口处正对配合设置,所述的其他垃圾投放口(144)和其他垃圾桶(147)的进口处正对配合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于建平童慧芳李洋洋屠敏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