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75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持风扇,包括相连的风扇头及手柄,风扇头内设有相连的电机、叶轮,风扇头包括风扇外壳、固定导叶及导流罩;风扇外壳呈长筒状结构且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出风口,出风口的内径小于风扇外壳内形成的空气流道的直径,风扇外壳内还设有与其内壁相间隔的内筒;多个固定导叶间隔地设于内筒与风扇外壳的内壁之间,各固定导叶的一端均延伸于出风口处;导流罩呈中空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导流罩的开口端连接于内筒,导流罩的密封端位于出风口处并呈弧形结构。该手持风扇的体型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送风距离远、安全性高、没有明显陀螺效应。有明显陀螺效应。有明显陀螺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持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体型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送风距离远的手持风扇。

技术介绍

[0002]手持风扇由于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便于近距离使用,因此得到较多人的喜爱。目前市面上的手持风扇,长度普遍不低于200mm,宽度普遍不低于100mm,仍具有较大的体积,手持使用以及携带时仍不够方便。基于此,市面上也出现一些体积更小的手持风扇,但现有的手持风扇都存在以下缺点:
[0003]一、风扇头仍由扁平的全开放式前后网罩组成,利用了侧面进风,并且电机转速低,因此风压不足,导致出风发散,送风距离较短,所以吹风距离近,仅适合30

50公分距离使用,不适合远距离甚至一米外使用;如果增加电机转速则会带来明显的陀螺效应以及较大噪音;
[0004]二、扇叶面积大,手持时头重脚轻,握感不佳;
[0005]三、扇叶明显裸露,手指容易接触扇叶,并且容易卷到长发,使用时具有安全隐患。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型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送风距离远、安全性高、没有明显陀螺效应的手持风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型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送风距离远、安全性高、没有明显陀螺效应的手持风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包括相连的风扇头及手柄,所述风扇头内设有相连的电机、叶轮,其中,所述风扇头包括风扇外壳、固定导叶及导流罩;风扇外壳呈长筒状结构且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径小于所述风扇外壳内形成的空气流道的直径,所述风扇外壳内还设有与其内壁相间隔的内筒;多个所述固定导叶间隔地设于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外壳的内壁之间,各所述固定导叶的一端均延伸于所述出风口处;导流罩呈中空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所述导流罩的开口端连接于所述内筒,所述导流罩的密封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并呈弧形结构。
[0009]较佳地,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进风罩及出风罩,进风罩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罩呈格栅状、蜂窝状或者具有多个均匀设置并呈弯曲状的进风导叶,各所述进风导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进风导叶的设置使得风阻更小,进风更顺畅;出风罩呈环形结构并卡接于所述风扇外壳的出风口一端,所述出风罩与所述风扇外壳的外壁形成弧形过渡;并且,呈长筒状结构的风扇外壳使进风罩、出风罩距离扇叶距离更远,手指或杂物更加难以接触到扇叶,使用更安全放心。
[0010]较佳地,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内筒并使所述叶轮正对所述进风罩,且所述叶轮与所述风扇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1.6毫米,结合电机的高转速,实现了超高风压,送风
距离更远。
[0011]较佳地,各所述固定导叶均呈片状结构且其长度方向沿所述风扇外壳的轴向延伸,并且所述叶轮的扇叶长度与所述固定导叶的长度之比小于等于1:2,因此,气流旋转流出与风扇外壳时形成有效的粘性,大幅提升了气流的聚焦效果,实现了超远的吹送距离。
[0012]较佳地,所述电机的磁环直径与所述叶轮的扇叶长度之比大于等于2:1,区别于传统轴流风扇的电机磁环直径与扇叶长度比小于等于1:3;从而大幅降低了陀螺效应。
[0013]较佳地,所述电机的转速大于等于4000转,通过调高电机转速以提升风量和风压。
[0014]较佳地,所述内筒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内筒分隔成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导流罩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
[0015]较佳地,所述第一部分内凸设有一安装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轴;所述第二部分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合孔,所述导流罩的开口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相对应的卡接端,所述卡接端设有多个可与所述卡合孔可分离地卡接的卡合块。
[0016]较佳地,所述手持风扇还包括一呈中空结构的连接柱,所述风扇外壳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手柄内部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其一端凸伸于所述第一部分,通过连接柱来进行走线,避免线路干扰。
[0017]较佳地,所述手持风扇的长度小于等于162.5mm、宽度小于等于50.5mm、厚度小于等于52.5mm,本手持风扇的体型小巧,重量轻,携带方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手持风扇,首先,风扇外壳的出风口一端间隔地设有多个固定导叶,并且出风口的内径小于风扇外壳内形成的空气流道的直径,因此能够通过体积压缩增加风压,并且体积压缩在出风口一端,更利于气流聚集,从而增加送风距离远;其次,出风口处设置呈中空结构的导流罩,导流罩的密封端位于出风口处并呈弧形结构,导流罩可以大大降低涡流及噪音,使风扇没有明显陀螺效应,使用体验更舒适;再者,风扇外壳呈长筒状结构,使扇叶位于风扇外壳内并远离进风口、出风口,因此手指或杂物更加难以接触到扇叶,使用更安全放心;另外,该手持风扇的体型整体减小,重量轻,握感更佳,携带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手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手持风扇的后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手持风扇的侧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手持风扇的剖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手持风扇的分解图。
[0025]图7是本技术手持风扇的另一分解图。
[0026]图8是图7中风扇壳体及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图7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8的剖视图。
[0029]图11是图8的另一剖视图。
[0030]图12是本技术中电机及叶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手持风扇100,该手持风扇100的长度L小于等于162.5mm,宽度W小于等于50.5mm,厚度H小于等于52.5mm,参看图3

4所示;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持风扇(长度普遍不低于200mm,宽度普遍不低于100mm),本技术的手持风扇100的体型更小巧,重量更轻,携带更方便。
[0032]下面先结合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手持风扇100,包括风扇头110、手柄120、电机130、叶轮140、电源150以及控制组件160。其中,风扇头110整体呈长筒状结构且两端形成进风口1111、出风口1112。电机130、叶轮140安装于风扇头110内并且相连接,电机130用于驱动叶轮140转动,叶轮140正对进风口1111,并且叶轮140距离所述进风口1111、出风口1112具有一定距离,即,叶轮140收容于风扇头110内而不外露,使用过程中,手指或杂物更加难以接触到扇叶,使用更安全放心。手柄120连接于风扇头110的大致中部,电源150、控制组件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风扇,包括相连的风扇头及手柄,所述风扇头内设有相连的电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包括:风扇外壳,其呈长筒状结构且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径小于所述风扇外壳内形成的空气流道的直径,所述风扇外壳内还设有与其内壁相间隔的内筒;固定导叶,多个所述固定导叶间隔地设于所述内筒与所述风扇外壳的内壁之间,各所述固定导叶的一端均延伸于所述出风口处;导流罩,其呈中空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所述导流罩的开口端连接于所述内筒,所述导流罩的密封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并呈弧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还包括:进风罩,其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风罩呈格栅状、蜂窝状或者具有多个均匀设置并呈弯曲状的进风导叶,各所述进风导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出风罩,其呈环形结构并卡接于所述风扇外壳的出风口一端,所述出风罩与所述风扇外壳的外壁形成弧形过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内筒并使所述叶轮正对所述进风罩,且所述叶轮与所述风扇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1.6毫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导叶均呈片状结构且其长度方向沿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征唐怀飞高飞谢志尧龙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未远优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