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35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淋臂结构,包括喷臂上盖、喷臂下盖,喷臂下盖与喷臂上盖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导流筋将喷臂上盖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洗腔、喷淋腔,通过喷臂下盖中央的进水腔向主洗腔通水,使清洗出水口出水,通过进水腔中央的进水管向喷淋腔通水,使清洗出水口、喷嘴孔向外出水,同时实现冲洗和喷洗功能,同时喷臂上盖的底板与喷臂下盖的底板均由中央向两侧倾斜,便于清洗周期结束时残留的水从两端流走,防止污染清洗干净的餐具。防止污染清洗干净的餐具。防止污染清洗干净的餐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淋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洗碗机
,特别涉及一种喷淋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商用洗碗机市场的逐步扩展,其中商用洗碗机通常采用主洗和喷淋两种功能的喷淋臂,来实现对餐具的冲洗和喷洗,同时喷淋臂内容易残留水,导致喷淋臂内易滋生细菌,导致餐具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I喷淋臂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冲洗和喷洗功能,并避免喷淋臂内积水。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喷淋臂结构,包括喷臂上盖、喷臂下盖;所述喷臂上盖内腔设有第一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将所述喷臂上盖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洗腔、喷淋腔,所述主洗腔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清洗出水口,所述喷淋腔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喷嘴孔,所述喷嘴孔上装有喷淋喷嘴;所述喷臂下盖与所述喷臂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喷臂下盖中央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中央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腔用于向所述主洗腔通水,所述进水管向所述喷淋腔通水;所述喷臂上盖的底板与所述喷臂下盖的底板均由中央向两侧倾斜。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喷淋臂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6]喷臂下盖与喷臂上盖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导流筋将喷臂上盖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洗腔、喷淋腔,通过喷臂下盖中央的进水腔向主洗腔通水,使清洗出水口出水,通过进水腔中央的进水管向喷淋腔通水,使清洗出水口、喷嘴孔向外出水,同时实现冲洗和喷洗功能,同时喷臂上盖的底板与喷臂下盖的底板均由中央向两侧倾斜,便于清洗周期结束时残留的水从两端流走,防止污染清洗干净的餐具。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筋采用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流筋间形成一个所述喷淋腔,所述第一导流筋与所述喷臂上盖内侧壁间形成两个所述主洗腔;所述进水腔内壁上设有两个出水口,两个所述出水口分别与两个所述主洗腔相通,所述喷臂下盖内腔中设有两个第二导流筋,两个所述第二导流筋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筋的位置配合,所述第二导流筋使单侧的所述喷臂下盖内腔空间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两个空间分别与一个所述出水口相通。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臂下盖的末端设有斜喷嘴孔,所述斜喷嘴孔呈40
°
倾角。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臂上盖上设置有清洗凹槽,所述清洗凹槽呈半球形,所述清洗出水口设于所述清洗凹槽内。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喷臂上盖的末端设有残水出水口。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管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旋转感应器。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一;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二;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切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切面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臂上盖示意图图一;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臂上盖示意图图二;
[002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臂下盖示意图图一;
[002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喷臂下盖示意图图二;
[0023]图10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清洗凹槽剖面示意图。
[0025]喷臂上盖100、第一导流筋110、主洗腔101、喷淋腔102、清洗出水口120、喷嘴孔130、清洗凹槽140、残水出水口150、斜喷嘴孔160;喷臂下盖200、进水腔210、两个出水口211、进水管220、安装槽221、第二导流筋230;喷淋喷嘴300;旋转感应器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参照图1至4所示,一种喷淋臂结构,包括喷臂上盖100、喷臂下盖200,喷臂下盖200与喷臂上盖100通过熔接工艺固定连接;喷臂上盖100内腔设有第一导流筋110,第一导流筋110将喷臂上盖100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洗腔101、喷淋腔102,主洗腔101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清洗出水口120,喷淋腔102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喷嘴孔130,喷嘴孔130上装有喷淋喷嘴300;喷臂下盖200中央设有进水腔210,进水腔210中央设有进水管220,进水腔210用于向主洗腔101通水,进水管220向喷淋腔102通水;喷臂上盖100的底板与喷臂下盖200的底板均由中央向两侧倾斜。
[0028]喷臂下盖200与喷臂上盖10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导流筋110将喷臂上盖100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洗腔101、喷淋腔102,通过喷臂下盖200中央的进水腔210向主洗腔101通水,使清洗出水口120出水,通过进水腔210中央的进水管220向喷淋腔102通水,使清洗出水口120、喷嘴孔130向外出水,同时实现冲洗和喷洗功能,同时喷臂上盖100的底板与喷臂下盖200的底板均由中央向两侧倾斜,便于清洗周期结束时残留的水从两端流走,防止污染清洗干净的餐具。
[0029]参照图1至4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
[0030]第一导流筋110采用两个,两个第一导流筋110间形成一个喷淋腔102,第一导流筋110与喷臂上盖100内侧壁间形成两个主洗腔101;进水腔210内壁上设有两个出水口211,两个出水口211分别与两个主洗腔101相通,喷臂下盖200内腔中设有两个第二导流筋230,两个第二导流筋230与两个第一导流筋110的位置配合,第二导流筋230使单侧的喷臂下盖200内腔空间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两个空间分别与一个出水口211相通。
[0031]参照图1、10、11所示,所述喷臂下盖200的末端设有斜喷嘴孔160,所述斜喷嘴孔160呈40
°
倾角,为喷臂提供充足的旋转推力。
[0032]位于喷臂上盖100的末端设有残水出水口150,可对清洗内腔进行自清洁,长期保持内腔洁净,减少人工清理维护的频率和降低人工清理的工作强度。
[0033]参照图2、8所示,进水管220一侧设有安装槽221,安装槽221内装有旋转感应器400,配合整机主控板使用,可检测监控喷臂的转动情况,并在出现喷臂转动异常时发出警报提醒。
[0034]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臂上盖(100),所述喷臂上盖(100)内腔设有第一导流筋(110),所述第一导流筋(110)将所述喷臂上盖(100)内腔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洗腔(101)、喷淋腔(102),所述主洗腔(101)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清洗出水口(120),所述喷淋腔(102)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喷嘴孔(130),所述喷嘴孔(130)上装有喷淋喷嘴(300);喷臂下盖(200),所述喷臂下盖(200)与所述喷臂上盖(100)固定连接,所述喷臂下盖(200)中央设有进水腔(210),所述进水腔(210)中央设有进水管(220),所述进水腔(210)用于向所述主洗腔(101)通水,所述进水管(220)向所述喷淋腔(102)通水;所述喷臂上盖(100)的底板与所述喷臂下盖(200)的底板均由中央向两侧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筋(110)采用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流筋(110)间形成一个所述喷淋腔(102),所述第一导流筋(110)与所述喷臂上盖(100)内侧壁间形成两个所述主洗腔(101);所述进水腔(21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建余雨陈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亨泽商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