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3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涉及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部一侧设置有屏蔽门,地面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端部转动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一,转动座一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地面一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二,转动座二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地面一侧中部开设有空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延伸板、转动座、支撑杆、承重杆、连接杆和油压缸的配合作用,避免延伸板在伸出时存在间隙和落差感,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和物品掉落,方便了残疾人和轮椅通过,提高了安全性。了安全性。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
,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
[0003]但在上下客时由于地面和地铁间存在间隙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不方便残疾人和乘坐轮椅的乘客上下车,且物品由间隙掉落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因此急需一种完全稳定的延伸板方便乘客的使用。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部一侧设置有屏蔽门,所述地面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端部转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一,所述转动座一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地面一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所述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地面一侧中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中部转动连接有油压缸。
[0008]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顶部高度与所述地面平齐,所述延伸板靠近所述地面的一侧为圆弧状且贴合所述地面侧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端部并与之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油压缸推杆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中部,所述油压缸套筒处完全位于所述空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宽度大于所述屏蔽门宽度,所述油压缸在完全伸出时所述延伸板平齐所述地面顶面。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轨道交通在到达站台后中央处理器接受到信号并输出油泵电源,油泵控制油
压缸推杆伸出,在油压缸伸出时带动连接杆伸出,连接杆伸出过程中带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端部伸出,由于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与转动座一和转动座二,使得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承重杆一和承重杆二端部被限定且在连接杆的带动下支撑起延伸板,因为在支撑延伸板过程中连接杆的上下位置会发生改变,所述油压缸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杆和连接杆中部,保证了可实施性,在油压缸完全伸出时使延伸板与地面表面平齐,转动座一和转动座二均是固定的使支撑杆和承重杆起到了支撑延伸板的作用保证了稳定性,且延伸板宽度大于屏蔽门,端部贴合与地面侧壁防止了物品从间隙掉落进轨道也保证了乘客通过时的安全性,在油压缸完全伸出带动延伸板支撑起来后中央处理器打开屏蔽门使乘客通行,通行完成后同理关闭屏蔽门并收回延伸板,该装置避免了延伸板在伸出时存在间隙和落差感,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和物品掉落,方便了残疾人和轮椅通过,提高了安全性。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收回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地面;2、屏蔽门;3、转动板;4、延伸板;5、转动座一;6、支撑杆一;7、支撑杆二;8、转动座二;9、承重杆一;10、承重杆二;11、连接杆;12、空槽;13、转动杆;14、油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顶”、“中”、“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上部一侧设置有屏蔽门2,所述地面1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端
部转动连接有延伸板4,所述延伸板4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一5,所述转动座一5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6和支撑杆二7,所述地面1一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二8,所述转动座二8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所述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地面1一侧中部开设有空槽12,所述空槽12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中部转动连接有油压缸14。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延伸板4来说,所述延伸板4顶部高度与所述地面1平齐,所述延伸板4靠近所述地面1的一侧为圆弧状且贴合所述地面1侧壁,从而在延伸板4伸出时与地面1平行不会有落差感避免通过时不小心出现摔倒的情况,延伸板4端部为圆弧状且贴合地面1保证了展开时不会存在间隙 避免有物品从间隙内掉落且圆弧状避免了转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进而保证了可实施性且结构稳定使用方便安全。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连接杆11来说,所述连接杆11贯穿所述支撑杆一6、支撑杆二7、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端部并与之转动连接,从而在油压缸14伸出时带动连接杆11远离地面1,与此同时连接杆11带动支撑杆一6、支撑杆二7、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端部伸出,因为支撑杆一6、支撑杆二7、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另一端均被限定,进而带动了延伸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部一侧设置有屏蔽门(2),所述地面(1)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端部转动连接有延伸板(4),所述延伸板(4)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一(5),所述转动座一(5)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一(6)和支撑杆二(7),所述地面(1)一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座二(8),所述转动座二(8)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所述承重杆一(9)和承重杆二(10)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地面(1)一侧中部开设有空槽(12),所述空槽(12)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中部转动连接有油压缸(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涵彭玮王晓霞李代国赖杰廖惠瑛章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