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29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所述数控加工机床包括龙门架、底座、Z轴装置、X轴装置、Y轴装置、减材加工部件、龙门立柱、Z1轴装置、X1轴装置、增材加工部件和工作台;所述龙门架和龙门立柱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固定在所述X轴装置上,所述X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在X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Z轴装置与所述X轴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该机床将传统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相结合,可在一台加工设备上同时实现增材和减材加工,兼顾二者优点,可结合使用,也可单独当作五轴机床或者3D打印机使用。打印机使用。打印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零件加工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机床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在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数控机床为减材制造方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垃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是对传统加工形式的一种创新,其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利用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材料以特有的方式进行逐层堆积,最终制造出实体物品,称为增材制造。数控加工技术和3D打印技术在加工方式上完全相
[0003]反,为了最大化的发挥两种加工方式的优势,可以将两种加工方式结合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制造时间和成本,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水平。
[0004]传统的减材加工存在成形加工难度大、制造工序多、内部结构复杂,难加工等问题;增材制造易于实现快速制造及内部结构的制造。把五轴联动技术与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对于制造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零件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0005]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五轴数控机床、3D打印一体化设备其结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不适合培训机构、初学者、学生或是小型企业的试件加工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所述数控加工机床包括龙门架、底座、Z轴装置、X轴装置、Y轴装置、减材加工部件、龙门立柱、Z1轴装置、X1轴装置、增材加工部件和工作台;
[0007]所述龙门架和龙门立柱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固定在所述X轴装置上,所述X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在X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Z轴装置与所述X轴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
[0008]所述增材加工部件固定在所述X1轴装置上,所述X1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增材加工部件在X1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Z1轴装置与所述X1轴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增材加工部件在Z1轴方向上运动,所述Y轴装置上设置有C轴装置,所述Y轴装置用于控制所述C轴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
[0009]所述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相互垂直,所述X1轴方向、Y轴方向和Z1轴方向也相互垂直;
[0010]所述C轴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二锥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副、C轴联轴器、第一电机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二锥齿轮包括第二锥主动轮和第二锥从动轮,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副包括
蜗杆和蜗轮,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Y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C轴联轴器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配合做旋转运动;第二锥主动轮与所述蜗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锥从动轮与所述第二锥主动轮啮合,带动所述工作台做旋转运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增材加工部件包括喷头机构、送丝机构和螺纹喉管,所述喷头机构通过所述螺纹喉管与送丝机构连接;所述送丝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支架;所述支架与X1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随所述第一主动轮转动;
[0012]所述喷头机构包括:加热块、喷嘴、加热棒和测温电偶,所述喷嘴、加热棒和测温电偶均固定在所述加热块上。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的直径为0.4mm。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减材加工部件包括电主轴、第二支座、摆动减速器、摆动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锥齿轮包括第一锥主动轮和第一锥从动轮,所述第一锥主动轮和第一锥从动轮啮合,所述电主轴通过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锥从动轮连接,所述摆动减速器的一端与第一锥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摆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Z1轴装置包括:两个Z1轴直线光轴、第一Z1轴滑块、第二Z1轴滑块、两个Z1轴电机、两个Z1轴联轴器和两个Z1轴丝杠,两个所述Z1轴直线光轴沿Z1轴方向平行设置在所述龙门立柱上,两个所述Z1轴丝杠与所述Z1轴直线光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Z1轴滑块套设在左侧的Z1轴直线光轴和Z1轴丝杠上,所述第二Z1轴滑块套设在右侧的Z1轴直线光轴和Z1轴丝杠上,所述Z1轴电机与所述Z1轴丝杠通过所述Z1轴联轴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Z1轴滑块、第二Z1轴滑块在Z1轴方向上的同步运动。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X1轴装置包括两个X1轴直线光轴、X1轴滑块、X1轴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同步带和第二从动轮;两个所述X1轴直线光轴一端均与所述第一Z1轴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X1轴滑块后均与所述第二Z1轴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Z1轴滑块上,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在第二Z1轴滑块上,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X1轴电机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驱动X1轴滑块在X1轴方向上的运动;
[0017]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X1轴滑块上。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Y轴装置包括Y轴导轨、Y轴滑块、Y轴电机、Y轴联轴器和Y轴丝杠;所述Y轴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Y轴丝杠与所述Y轴导轨平行设置,所述Y轴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下方,所述Y轴滑块套设在所述Y轴丝杠上,所述Y轴联轴器一端与所述Y轴丝杠连接,另一端与所述Y轴电机连接,所述Y轴电机用于驱动所述Y轴丝杠转动使所述C轴装置在Y轴方向的运动。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Z轴装置包括:两个Z轴导轨、Z轴滑块、两个Z轴电机、两个Z轴联轴器和两个Z轴丝杠;两个所述Z轴导轨沿Z轴方向平行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Z轴丝杠与所述Z轴导轨平行设置,所述Z轴滑块与Z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Z轴丝杠一端设置在所述龙门架顶部,另一端贯穿所述Z轴滑块与所述Z轴联轴器连接,所述Z轴电机通过所述Z轴联轴器与所述Z轴丝杠连接,用于驱动所述Z轴滑块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X轴装置包括:两个X轴导轨、X轴滑块、X轴电机、X轴联轴器和X轴丝杠;两个所述X轴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Z轴滑块上,所述X轴丝杠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X轴
导轨之间,所述X轴滑块套设在所述X轴丝杠上且与所述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轴联轴器与所述X轴丝杠连接,用于驱动X轴滑块在X轴方向上的运动。
[0021]本技术的优点:
[0022]首先,本技术的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兼顾传统五轴机床和3D打印特点,将两者功能相结合,设计出增减材复合加工机床,可以交替进行3D堆积与铣削加工,既能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精度,又能减少切削用量和加工时间。并针对传统五轴数控机床价格昂贵,体积复杂,不适合学校大批采购作为教学设备的特点,将增减材复合加工机床设计成桌面级别,在减小体积的同时降低价格,更利于普及,适用于院校、初学者、私人爱好者等使用。
[0023]其次,本技术所述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由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加工机床包括龙门架(1)、底座(2)、Z轴装置(3)、X轴装置(4)、Y轴装置(5)、减材加工部件(6)、龙门立柱(8)、Z1轴装置(9)、X1轴装置(10)、增材加工部件(11)和工作台(71);所述龙门架(1)和龙门立柱(8)均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减材加工部件(6)固定在所述X轴装置上,所述X轴装置(4)用于控制所述减材加工部件(6)在X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Z轴装置(3)与所述X轴装置(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减材加工部件(6)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增材加工部件(11)固定在所述X1轴装置(10)上,所述X1轴装置(10)用于控制所述增材加工部件(11)在X1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Z1轴装置(9)与所述X1轴装置(1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增材加工部件(11)在Z1轴方向上运动,所述Y轴装置(5)上设置有C轴装置(7),所述Y轴装置(5)用于控制所述C轴装置(7)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所述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相互垂直,所述X1轴方向、Y轴方向和Z1轴方向也相互垂直;所述C轴装置(7)包括工作台(71)、第二锥齿轮(72)、蜗轮蜗杆传动副(73)、C轴联轴器(74)、第一电机(75)和第一支座(76);所述第二锥齿轮(72)包括第二锥主动轮(721)和第二锥从动轮(722),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副(73)包括蜗杆(731)和蜗轮(732),所述第一支座(76)与所述Y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5)通过所述C轴联轴器(74)与所述蜗杆(731)连接,所述蜗杆(731)与所述蜗轮(732)配合做旋转运动;第二锥主动轮(721)与所述蜗轮(732)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锥从动轮(722)与所述第二锥主动轮(721)啮合,带动所述工作台(71)做旋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材加工部件(11)包括喷头机构、送丝机构和螺纹喉管(1105),所述喷头机构通过所述螺纹喉管(1105)与送丝机构连接;所述送丝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102)、第一主动轮(1103)、第一从动轮(1104)和支架(1101);所述支架(1101)与X1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1103)与所述第二电机(11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1104)随所述第一主动轮(1103)转动;所述喷头机构包括:加热块(1106)、喷嘴(1109)、加热棒(1107)和测温电偶(1108),所述喷嘴(1109)、加热棒(1107)和测温电偶(1108)均固定在所述加热块(110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109)的直径为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材加工部件(6)包括电主轴(63)、第二支座(64)、摆动减速器(62)、摆动电机(61)、第一锥齿轮(621)和第一同步带(622);所述第一锥齿轮(621)包括第一锥主动轮(6211)和第一锥从动轮(6212),所述第一锥主动轮(6211)和第一锥从动轮(6212)啮合,所述电主轴(63)通过第二支座(64)与所述第一锥从动轮(6212)连接,所述摆动减速器(62)的一端与第一锥主动轮(6211)连接,另一端与摆动电机(61)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62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减材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Z1轴装置(9)包括:两个Z1轴直线光轴(903)、第一Z1轴滑块(9052)、第二Z1轴滑块(9051)、两个Z1轴电机(901)、两个Z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旭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