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17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模具,包括第一端部镶件、第二端部镶件和若干第一拼接单元,以第一端部镶件相对第二端部镶件的方位为左方,第一端部镶件、所有第一拼接单元、第二端部镶件从左至右依次叠设;第一拼接单元的上侧设有容置凹陷和第一加注槽,容置凹陷呈横向设置的柱状,容置凹陷横向贯穿第一拼接单元,第一加注槽与容置凹陷连通,第一加注槽设于容置凹陷的外周。使用时,由于多个第一拼接单元能从左至右叠设,生产不同长度、不同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时只需添加或减少第一拼接单元的数量,无需制作完全独立的多个模具,降低模具的仓储管理压力,降低复合绝缘子的生产成本。降低复合绝缘子的生产成本。降低复合绝缘子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式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塑性状态物质加工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装式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绝缘子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复合绝缘子与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如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耐污性能好等。现有复合绝缘子的生产设备,是由上下模具和加热板组合而成,将芯棒放置在槽内,合上上下模具,加热板对模具进行加热,通过导胶管对模具内加注橡胶、使芯棒外部套上绝缘伞套,冷却,取出产品,制造工艺简单;然而,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用模具体积较大、制作成本高,而且生产不同长度、不同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这导致模具的仓储管理压力大、复合绝缘子的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拼装式模具。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包括第一端部镶件、第二端部镶件和若干第一拼接单元,以所述第一端部镶件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镶件的方位为左方,所述第一端部镶件、所有所述第一拼接单元、所述第二端部镶件从左至右依次叠设;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的上侧设有容置凹陷和第一加注槽,所述容置凹陷呈横向设置的柱状,所述容置凹陷横向贯穿所述第一拼接单元,所述第一加注槽与所述容置凹陷连通,所述第一加注槽设于所述容置凹陷的外周。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由于多个第一拼接单元能从左至右叠设,生产不同长度、不同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时只需添加或减少第一拼接单元的数量,无需制作完全独立的多个模具,降低模具的仓储管理压力,降低复合绝缘子的生产成本。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拼接单元具有加注部和连接部,所述容置凹陷和所述第一加注槽均设于所述加注部上;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的横向尺寸称为其厚度,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加注部的厚度,使得所述加注部具有横向凹陷区,所述横向凹陷区为所述第一加注槽;相邻的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的连接部贴合。这样制作第一拼接单元时,无需竖向加工深度较大的第一加注槽,第一拼接单元较为容易制作,第一拼接单元为铸件时也便于进行拔模。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以所述容置凹陷相对所述第一加注槽的方位为内侧,所述横向凹陷区的厚度从外至内逐渐增大。这样生产出的绝缘伞套会呈中间厚外沿薄的形状,安装到电力设备上之后,有利于积水、尘土等杂物的滑落。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向凹陷区位于所述加注部的一侧,所述加注部的另一侧具有横向凸起区。这样生产出的绝缘伞套会呈锥套的形状,安装时可竖向设
置,有利于积水、尘土等杂物的滑落。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注部设有第二加注槽,所述第二加注槽与所述容置凹陷连通,所述第二加注槽设于所述容置凹陷的外周,所述第二加注槽与所述第一加注槽间隔设置。生产出的复合绝缘子上设有交替设置的大绝缘伞套和小绝缘伞套,起到防鸟啄的作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拼接单元包括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所述第一镶件设于所述第二镶件的左侧;所述第一镶件的右侧面具有第一加注面和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镶件的左侧面具有第二加注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加注面和所述第二加注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加注槽,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这样制作第一拼接单元时,无需竖向加工深度较大的第二加注槽,只需制作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制作简便。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拼装式模具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母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横向设置且具有第一杆段、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所述第一杆段、所述第二杆段和所述第三杆段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杆段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第二杆段的直径,所述第一杆段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杆段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部块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拼接单元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端部镶件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内螺纹孔和所述连接杆共轴,所述第三杆段与所述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设于所述第一端部镶件的左侧,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第一杆段螺纹连接。装配时,可先把第一端部镶件、所有第一拼接单元、第二端部镶件叠放在一起,然后连接杆的第三杆段依次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旋入内螺纹孔,然后连接螺母安装到第一杆段,即完成装配;结构简单,装配简便。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拼装式模具还包括第三端部镶件、若干第二拼接单元和多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三端部镶件与所述第一端部镶件呈结构左右对称,所述第二拼接单元与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结构一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呈结构左右对称;所述第一端部镶件、所有所述第一拼接单元、所述第二端部镶件、所有所述第二拼接单元、所述第三端部镶件从左至右依次叠设。这样拼接长度较长的模具时,可以由两个技术人员分别从第二端部镶件的两侧安装第一拼接单元和第二拼接单元,提高拼装模具的效率。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拼装式模具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横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凹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设有凸沿,所述凸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端部镶件、所述第一拼接单元、所述第二端部镶件均称为拼接件,所述拼接件的底部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拼接件的前侧和后侧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凸沿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这样所有拼接件能依次放置到第一凹槽内、使所有拼接件整齐叠放,然后再安装连接杆和连接螺母进行固定,便于操作。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沿与所述底座可拆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端部镶件的底部设有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凹陷相适配。定位凸起的底部连接到底座,定位凸起的顶部嵌入到定位凹陷内,防止第二端部镶件横向偏移,进一步防止拼接件从第一凹槽中掉落。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的结构俯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的结构主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拼装式模具的结构左视图;
[0022]图6是图3中的第一拼接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
[0024]100

第一端部镶件;200

第一拼接单元;201

加注部;202

连接部;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部镶件、第二端部镶件和若干第一拼接单元,以所述第一端部镶件相对所述第二端部镶件的方位为左方,所述第一端部镶件、所有所述第一拼接单元、所述第二端部镶件从左至右依次叠设;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的上侧设有容置凹陷和第一加注槽,所述容置凹陷呈横向设置的柱状,所述容置凹陷横向贯穿所述第一拼接单元,所述第一加注槽与所述容置凹陷连通,所述第一加注槽设于所述容置凹陷的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单元具有加注部和连接部,所述容置凹陷和所述第一加注槽均设于所述加注部上;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的横向尺寸称为其厚度,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加注部的厚度,使得所述加注部具有横向凹陷区,所述横向凹陷区为所述第一加注槽;相邻的所述第一拼接单元的连接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容置凹陷相对所述第一加注槽的方位为内侧,所述横向凹陷区的厚度从外至内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陷区位于所述加注部的一侧,所述加注部的另一侧具有横向凸起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部设有第二加注槽,所述第二加注槽与所述容置凹陷连通,所述第二加注槽设于所述容置凹陷的外周,所述第二加注槽与所述第一加注槽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装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单元包括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所述第一镶件设于所述第二镶件的左侧;所述第一镶件的右侧面具有第一加注面和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镶件的左侧面具有第二加注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加注面和所述第二加注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加注槽,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炽南阎胜强黄北海蔡世勇黎泽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胜伟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