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07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旨在解决机织的印花面料立体感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印花层,印花层的一侧缝合连接有内层,印花层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内层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与垫纱织造成凸条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竹纱线和大豆纤维纱,能提高面料的吸湿、放湿、渗透的特点,提高印花操作时,印花材料在印花时的渗透率和附着强度,提高印花层印花的渗透情况,提高印花层印花花型的完整度。型的完整度。型的完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印花面料一般通过数码印花的方式印在面料的表层上,面料作为服装制作的主要材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颜色、外观,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服装的风格、手感、款式和造型,而一些面料具有功能特性且穿着舒适,通常也会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人们在面料上进行印花,使得面料富有良好的色彩度,满足人们的穿着体验,但常见的面料由机织方式织造而成,在人们穿着该印花面料制得的衣物穿着体验较差。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包括印花层,所述印花层的一侧缝合连接有内层,所述印花层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所述内层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与垫纱织造成凸条组织。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印花层的一侧缝合连接为凸条组织的内层,通过凸条组织上编织形成的凸条结构,能提高面料的立体感,且在穿着该面料制得的衣物时,使衣物具有丰富的触感,提高人们的穿着舒适度,并且采用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分别与垫纱交织,使得内层具有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的物理特性,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与垫纱经纬编织形成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与垫纱经纬编织形成有第二凸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与垫纱交织、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与垫纱交织依次形成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使得凸条组织具有丰富的立体感。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在第一凸条一侧形成有第一浮线,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在第二凸条一侧形成有第二浮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浮线和第二浮线的设置,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蓬松度和延展性,提高印花面料的手感和舒适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朝向印花层方向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朝向印花层方向设置,使得第一浮线和第二浮线位于面料表面,提高面料的光滑度,同时减小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的磨损,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为开口经缎组织,其组织结构为(4

5/4

3/3

2/3

4)X5||1穿1空;
[0015]所述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

3/2

1/3

4/2

1)X5||1穿1空;
[0016]所述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

1/2

3)X10||1穿1空。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口经缎组织、变化经平组织以及经平组织,使印花层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的纱线采用110D的海岛纱线,所述梳栉GB2的纱线由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梳栉GB3的纱线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110D的海岛纱线,海岛纱线具有较高的纤维密度,且在毛吸作用下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便于印花,且通过聚酯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材质,能使印花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形变能力,同时具有细腻柔软的手感。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在印花层的一侧缝合连接为凸条组织的内层,通过凸条组织上编织形成的凸条结构,能提高面料的立体感,且在穿着该面料制得的衣物时,使衣物具有丰富的触感,提高人们的穿着舒适度,并且采用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分别与垫纱交织,使得内层具有第一纱线、第二纱线、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的物理特性,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凸条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凸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印花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印花层;2、内层;3、第一纱线;4、第二纱线;5、第三纱线;6、第四纱线;7、垫纱;8、第一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8]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如同1所示,包括印花层1,印花层1的一侧通过缝纫机缝合连接有内层2,其中,印花层1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通过经编机织造而成,内层2由第一纱线3、第二纱线4、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与垫纱7织造成凸条组织。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纱线3和第二纱线4与垫纱7经纬编织形成有朝向印花层1一侧的第一凸条8,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与垫纱7经纬编织形成有朝向印花层1一侧的第二凸条,且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在第一凸条8背向印花层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浮线,第一纱线3和第二纱线4在第二凸条背向印花层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浮线,实现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朝向印花层1方向设置且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位于内层2和印花层1之间。
[00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纱线3和第二纱线4均采用竹纤维加捻而成的竹纱线,且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为采用21支的大豆纤维纱。
[0031]如图4所示,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通过经编机进行织造,其中梳栉GB1为开口经缎组织,其组织结构为(4

5/4

3/3

2/3

4)X5||1穿1空,而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
其组织结构为(2

3/2

1/3

4/2

1)X5||1穿1空,而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

1/2

3)X10||1穿1空。
[0032]在本实施例中,梳栉GB1的纱线采用110D的海岛纱线,梳栉GB2的纱线由若干股聚酯纤维通过加捻机以S捻向加捻而成,而梳栉GB3的纱线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通过加捻机以Z捻向加捻而成。
[0033]通过竹纱线和大豆纤维纱依次编织形成朝向印花层1方向设置的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能增强面料的立体感,在人们穿着该面料制得的衣物时,抵触夹于印花层1和内层2之间的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能提供丰富的触感,提高面料的舒适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印花层(1),所述印花层(1)的一侧缝合连接有内层(2),所述印花层(1)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所述内层(2)由第一纱线(3)、第二纱线(4)、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与垫纱(7)织造成凸条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3)和第二纱线(4)与垫纱(7)经纬编织形成有第一凸条(8),所述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与垫纱(7)经纬编织形成有第二凸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纱线(5)和第四纱线(6)在第一凸条(8)一侧形成有第一浮线,所述第一纱线(3)和第二纱线(4)在第二凸条一侧形成有第二浮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渗透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8)和第二凸条朝向印花层(1)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庆贤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鹤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