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01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工装,包括控制箱、绕线装置和压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绕线转盘组件;压线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压线气缸和压线组件;被绕线被压线组件的张紧轮组件和压紧轮配合压制而保持拉紧状态,以及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压线气缸,进一步对被绕线实施压制而保持拉紧状态,进而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绕线转盘组件转动,对被绕线实施缠绕,绕线完成后,绕线转盘组件可拆卸而使得线圈能够被取下;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绕线的外形尺寸均可通过结构件设计实现精确调整,通过拉紧和固定等作用,能够保证绕线不松动不变形,解决了人工绕线存在的各种问题,且实现了提高绕线效率的技术效果。且实现了提高绕线效率的技术效果。且实现了提高绕线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尤其一种绕线工装。

技术介绍

[0002]3C行业的音响连接线在出厂前需要实施绕线作业,通常采用人工绕线方式实现。
[0003]绕线作业过程中,需要保证线圈的外形符合要求,绕线尺寸误差控制在包装要求的限定范围内,并且要求绕线不能松不能变形,但人工操作无法完全保证满足上述条件,且绕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绕线工装,解决现有人工绕线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提出一种绕线工装,包括:控制箱,内含绕线控制电路;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绕线转盘组件;所述绕线转盘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压线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压线气缸和压线组件;所述压线气缸受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在Z轴向上运动;所述压线组件固定于所述压线气缸的下端;其中,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张紧轮组件和压紧轮;被绕线一端置于所述张紧轮的线槽内后由所述压紧轮压住,另一端由所述绕线转盘组件固定后受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而转动实施绕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转盘组件包括:连接转盘,固定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线圈定位转盘,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开设有绕线端子定位槽,其朝向所述连接转盘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第一绕线限位凸台。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活动块,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并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和所述线圈定位转盘之间;其朝向所述线圈定位转盘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第二绕线限位凸台;所述第二绕线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一绕线限位凸台同构成对被绕线的绕线限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拼接块,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与所述活动块拼接为一个整体转盘。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转盘上突出有定位柱,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拼接块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拼接块基于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组装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伸出的固定轴;所述支架主体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以使得所述固定轴中心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中心轴向重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固定钮,与所述固定轴的末端可拆卸组装,在组装上时用于限定所述线圈定位转盘,在拆卸下时,使得所述线圈定位转盘连同完成的绕线能够被取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导正块,其上开设导向槽,设置于张紧轮组件边侧,用于对被绕线实施压紧导向;上拉紧组件,包括直线导轨、滑块、上限件和拉紧弹簧;其中,所述直线导轨固定于所述压线气缸输出端的边侧,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其与所述压线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限件以及一个张紧轮上下排列的固定于所述所述滑块上;在所述压线气缸作用下所述滑块沿所述直线导轨向下运动,使得所述上限件和所述张紧轮向下运动,使得被绕线被拉紧;所述拉紧弹簧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为所述滑块提供垂向拉力。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产品固定组件,包括:产品定位框架,用于固定被绕线所属产品;压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产品定位框架的上端面,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产品定位框架实施固定,其上开绕线出口,用于在产品置于所述产品定位框架内后,对产品实施压制限定;其上还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产品定位框架上端面对应所述定位销孔的位置伸出定位销。
[0015]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固定组件还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产品定位框架底部,其底部开设有轨道;滑轨,固定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底座的轨道与所述滑轨配合组装,以实现所述产品固定组件相对所述绕线装置和所述压线装置改变位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中,一方面,被绕线被压线组件的张紧轮组件和压紧轮配合压制而保持拉紧状态,另一方面,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压线气缸,进一步对被绕线实施压制而保持拉紧状态,进而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绕线转盘组件转动,对被绕线实施缠绕,绕线完成后,绕线转盘组件可拆卸而使得线圈能够被取下;基于本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绕线的外形尺寸均可通过结构件设计实现精确调整,通过拉紧和固定等作用,能够保证绕线不松动不变形,解决了人工绕线存在的各种问题,且实现了提高绕线效率的技术效果。
[0017]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 为本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的绕线转轮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绕线转轮组件的线圈定位转盘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绕线转轮组件中线圈定位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绕线转轮组件的活动块和拼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压线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图7为本技术中压线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图8为本技术中产品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使用本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实施绕线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使用新型中绕线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绕线工装,代替人工绕线,解决人工绕线难以同时满足绕线形状、尺寸、绕线不能松不能变形等要求的问题,并以自动绕线代替人工绕线提高绕线效率。
[0032]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绕线工装包括控制箱1、绕线装置2和压线装置3;其中,控制箱1内含绕线控制电路,整体应用为绕线底座;绕线装置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和绕线转盘组件22;第一伺服电机21通过支撑件20固定于控制箱1的上端面;绕线转盘组件22固定于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转轴上;压线装置3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1、压线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内含绕线控制电路;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绕线转盘组件;所述绕线转盘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压线装置,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压线气缸和压线组件;所述压线气缸受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在Z轴向上运动;所述压线组件固定于所述压线气缸的下端;其中,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张紧轮组件和压紧轮;被绕线一端置于所述张紧轮组件内后由所述压紧轮压住,另一端由所述绕线转盘组件固定后受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而转动实施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转盘组件包括:连接转盘,固定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线圈定位转盘,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开设有绕线端子定位槽,其朝向所述连接转盘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第一绕线限位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活动块,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并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和所述线圈定位转盘之间;其朝向所述线圈定位转盘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第二绕线限位凸台;所述第二绕线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一绕线限位凸台同构成对被绕线的绕线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拼接块,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与所述活动块拼接为一个整体转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盘上突出有定位柱,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拼接块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拼接块基于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组装固定于所述连接转盘上。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转盘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从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伸出的固定轴;所述支架主体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春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