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93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5
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给药时无法对新生儿持续通气且操作繁琐的问题;包括左右轴向的连接管,连接管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块,支撑块与连接管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的药孔,支撑块内转动连接有圆球,圆球上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药孔连通的通孔,圆球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转轴,两个转轴的相背端分别贯穿支撑块且同轴设有齿轮,支撑块上滑动连接有回形框,回形框内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生儿科护理
,特别是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科主要收治小于28天的新生儿,新生儿科只要治疗的疾病包括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早产儿、危重儿等,在临床上对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常采用呼吸机对患儿进行输氧护理,当需要对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时,医护人员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为断开呼吸机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通过注射器将药物经气管插管注射至患儿肺部,另一种方法为使用注射器直接扎破气管插管进行注射,但这种两种方法不仅操作繁琐且在断开呼吸机连接时,容易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给药时无法对新生儿持续通气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轴向的连接管,连接管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块,支撑块与连接管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的药孔,支撑块内转动连接有圆球,圆球上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药孔连通的通孔,圆球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转轴,两个转轴的相背端分别贯穿支撑块且同轴设有齿轮,支撑块上滑动连接有回形框,回形框内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连接管、支撑块、药孔、圆球、通孔、转轴、齿轮、齿条、回形框等,可以在不断开对患儿输氧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给药,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且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设有的拉簧、单向阀,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设有的滑槽、滑块,只能使回形框上下移动,可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设有的橡胶塞、堵头,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增加连接管的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出,包括左右轴向的连接管1,连接管1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块2,支撑块2与连接管1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的药孔3,支撑块2内转动连接有圆球4,圆球4上
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药孔3连通的通孔5,圆球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转轴6,两个转轴6的相背端分别贯穿支撑块2且同轴设有齿轮7,支撑块2上滑动连接有回形框8,回形框8内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7啮合的齿条9。
[0013]为了使回形框8在支撑块2上只能上下滑动,所述的回形框8内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10,支撑块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在滑槽10内滑动的滑块11。
[0014]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所述的回形框8左右两端分别经上下方向的拉簧12与连接管1连接。
[0015]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所述的支撑块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与齿条9接触的挡块16。
[0016]为了避免连接管1及回形框8受到污染,所述的回形框8上端拆卸连接有橡胶塞13,连接管1的左右两端分别拆卸连接有堵头14。
[0017]为了防止药液回流,所述的连接管1内设有位于支撑块2左方且开口朝右的单向阀15。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气管插管置入患儿口腔中,分别取下左右两侧的堵头14,将呼吸机的一端与连接管1左端连接,将气管插管与连接管1右端连接,此时即可打开呼吸机对患儿进行输氧护理;
[0019]当需要对患儿的肺部进行给药时,医护人员取下橡胶塞13,捏住回形框8的左右两端,使注射器的输出端插入药孔3,此时医护人员向下推动注射器的壳体,注射器带动支撑块2向下移动,支撑块2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管1向下移动,连接管1向下移动的同时向下拉伸拉簧12,使拉簧12具有向上的拉力,支撑块2带动圆球4向下移动,圆球4带动转轴6向下移动,转轴6带动齿轮7向上移动,齿轮7向上移动的同时,齿条9带动齿轮7逆时针转动,齿轮7经转轴6带动圆球4逆时针转动,当齿条9上端与挡块16接触时,圆球转动90度,此时通孔5由前后方向变为上下方向且与药孔3连通;
[0020]此时停止向下推动注射器的壳体,医护人员向下推动注射器的推柄,将药液注射至药孔3,药液经通孔5流至连接管1内,此时单向阀15可防止药液流至呼吸机一端,从而造成浪费;
[0021]待给药结束后,医护人员将注射器从支撑块2上取出,此时连接管1由于拉簧12向上的拉力而向上移动,连接管1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支撑块2向上移动,支撑块2带动圆球4向上移动,圆球4经转轴6带动齿轮7向上移动,齿轮7向上移动的同时,齿条9带动齿轮7顺时针转动,齿轮7经转轴6带动圆球4顺时针转动,转动90度后,此时通孔5由上下方向变为前后方向且不与药孔3连通,防止氧气泄漏,影响对患儿的供氧护理,此时医护人员重新安上橡胶塞13即可。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连接管、支撑块、药孔、圆球、通孔、转轴、齿轮、齿条、回形框等,可以在不断开对患儿输氧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给药,降低了患儿的痛苦且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设有的拉簧、单向阀,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设有的滑槽、滑块,只能使回形框上下移动,可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设有的橡胶塞、堵头,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增加连接管的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包括左右轴向的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上端设有上下方向的支撑块(2),支撑块(2)与连接管(1)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的药孔(3),支撑块(2)内转动连接有圆球(4),圆球(4)上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可与药孔(3)连通的通孔(5),圆球(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转轴(6),两个转轴(6)的相背端分别贯穿支撑块(2)且同轴设有齿轮(7),支撑块(2)上滑动连接有回形框(8),回形框(8)内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7)啮合的齿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辅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形框(8)内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10),支撑块(2)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付华翟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