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389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全凝器、尾气冷凝器、水分离器和低塔冷凝器,所述低塔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全凝器的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低沸塔的塔顶低沸物排入低塔冷凝器冷凝,冷凝后气相经全凝器A/B用5℃水冷却降温后再通入尾气冷凝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氯乙烯精馏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氯乙烯生产工艺包括混合脱水、合成转化、水洗、碱洗、压缩和精馏。具体的,经过混合脱水和合成转化后形成的粗氯乙烯除汞后进入三合一水洗组合塔,经碱洗塔除去残余的微量HCL,然后进入VC气柜或者经机前冷却器除去部分夹带液,再经压缩机加压后,经机后冷却器除去夹带水和油,送精馏。
[0003]在精馏工艺中,粗氯乙烯先经全凝器用5℃水冷却降温后进入低沸塔进行精馏操作,而低沸塔塔顶低沸物中含有大量氯乙烯单体,传统精馏工艺中,低沸塔的塔顶低沸物进入低塔冷凝器冷凝,冷凝后气相直接进入尾气冷凝器通过

35℃水进行冷却降温。而实际生产中,为减少

35℃水用量,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通常尾气冷凝器水相阀门开度较小,而该操作又会导致冷凝回收氯乙烯单体效果不理想,大量氯乙烯单体进入变压吸附,造成变压吸附填料冻堵,变压吸附处理能力下降,尾气中氯乙烯单体增多,尾气中大量氯乙烯单体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且存在人员吸入大量氯乙烯中毒窒息的风险,同时造成氯乙烯单体的浪费;另外,系统中5℃水未充分利用,阀门开度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低成本、能够高效回收氯乙烯单体的氯乙烯精馏系统。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全凝器、尾气冷凝器、水分离器和低塔冷凝器,机后冷凝器出口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全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全凝器的不凝气出口与所述尾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全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水分离器的出口与低沸塔进料管的进口端连接,低沸塔顶部低沸物排出管的出口端与所述低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却水上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全凝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全凝器的冷却水回水口与冷却水回水管的进口端连接;尾气冷凝器上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冷却水回水口与尾气冷凝器回水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与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低塔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全凝器的进口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其包括两个全凝器,机后冷凝器出口管的出口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全凝器的进口连接,两个所述全凝器的不凝气出口均与所述尾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两个所述全凝器的排液口均与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连接;冷却水上水管的出口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全凝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两个所述全凝器的冷却水回水口均与冷却水回水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低塔冷凝器的出口与任一所述全凝器的进口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低塔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尾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当系统压力高时,将冷凝后气相暂时通入尾气冷凝器,用于缓解系统压力。
[0008]本技术的优点:
[0009]1、本技术将低沸塔的塔顶低沸物排入低塔冷凝器冷凝,冷凝后气相经全凝器A/B用5℃水冷却降温后再通入尾气冷凝器用

35℃水进行冷却降温,一方面进一步减少了尾气冷凝器中高能耗、高成本的

35℃冷却水的用量,充分利用系统内低能耗、低成本的5℃水冷却氯乙烯单体,大大降低了系统能耗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回收氯乙烯单体,大幅的减少了进入变压吸附中氯乙烯单体,解决了变压吸附填料冻堵问题,保证变压吸附处理能力,进而降低尾气中氯乙烯单体含量,更加安全环保;
[0010]2、全凝器A/B并联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0011]3、降低进入尾气冷凝器氯乙烯单体,降低尾气冷凝器内壁结冰速率,延长尾气冷凝器使用时间;尾气冷凝器切换速率由原有的3天/次降低为5天/次;
[0012]4、低塔冷凝器气相进入全凝器,降低低沸塔塔顶压力,保证系统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示意图。
[0014]全凝器A1、全凝器B2、尾气冷凝器3、水分离器4、低塔冷凝器5、机后冷凝器出口管6、低沸塔进料管7、低沸塔顶部低沸物排出管8、冷却水上水管9、冷却水回水管10、尾气冷凝器上水管11、尾气冷凝器回水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其包括全凝器A1、全凝器B2、尾气冷凝器3、水分离器4和低塔冷凝器5,机后冷凝器出口管6的出口端分别与全凝器A1的进口和全凝器B2的进口连接,全凝器A1的不凝气出口和全凝器B2的不凝气出口均与尾气冷凝器3的进口连接;全凝器A1的排液口和全凝器B2的排液口均与水分离器4的进口连接,水分离器4的出口与低沸塔进料管7的进口端连接,低沸塔顶部低沸物排出管8的出口端与低塔冷凝器5的进口连接,冷却水上水管9的出口端分别与全凝器A1的冷却水进口和全凝器B2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全凝器A1的冷却水回水口和全凝器B2的冷却水回水口均与冷却水回水管10的进口端连接;尾气冷凝器上水管11的出口端与尾气冷凝器3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尾气冷凝器3的冷却水回水口与尾气冷凝器回水管12的进口端连接;尾气冷凝器3的冷凝液出口与水分离器4的进口连接,低塔冷凝器5的出口与全凝器B2的进口连接。低塔冷凝器5的出口与尾气冷凝器3的进口连接,当系统压力高时,将冷凝后气相暂时通入尾气冷凝器3,用于缓解系统压力。
[0016]全凝器A1和全凝器B2通过上5℃冷却水冷却来自机后冷却器出口的氯乙烯气体,冷却后氯乙烯进入水分离器4,供给低沸塔进料使用;全凝器A1和全凝器B2冷却后不凝气进入尾气冷凝器3,通过

35℃冷却水冷却,冷凝液进入水分离器4,不凝气进入变压吸附;低沸塔的塔顶低沸物排入低塔冷凝器5冷凝,冷凝后气相经全凝器B2用5℃水冷却降温后再通入尾气冷凝器3,用

35℃水进行冷却降温,一方面进一步减少了尾气冷凝器3中高能耗、高成本的

35℃冷却水的用量,充分利用系统内低能耗、低成本的5℃水冷却氯乙烯单体,大大降
低了系统能耗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充分回收氯乙烯单体,大幅的减少了进入变压吸附中氯乙烯单体,解决了变压吸附填料冻堵问题,保证变压吸附处理能力,进而降低尾气中氯乙烯单体含量,更加安全环保。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氯乙烯精馏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全凝器、尾气冷凝器、水分离器和低塔冷凝器,机后冷凝器出口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全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全凝器的不凝气出口与所述尾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全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水分离器的出口与低沸塔进料管的进口端连接,低沸塔顶部低沸物排出管的出口端与所述低塔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却水上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全凝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全凝器的冷却水回水口与冷却水回水管的进口端连接;尾气冷凝器上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冷却水回水口与尾气冷凝器回水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尾气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与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登仪明武王洪亮韩亮王婷段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