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81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滑梯,包括滑板,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侧板在滑板与地面呈夹角放置时位于滑板远离地面一端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支撑滑板末段抬高远离地面;所述滑板宽度方向两侧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柱及防脱凸隼,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与第一固定柱、防脱凸隼插接配合的第一固定孔、防脱槽,所述第一侧板设有与第一固定柱卡合的第一防脱盖;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有多个踏板,所述踏板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第二固定柱插接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设有与第二固定柱卡合的第二防脱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强,拆卸体积小,便于运输的优点。输的优点。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梯


[0001]本技术涉及游乐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梯。

技术介绍

[0002]教玩具包括游乐设施,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游乐设备,其中滑梯作为最常见的游乐设备,在教玩具行业有着不可或缺的市场份额,其中很多家庭会选择购买一些小型滑梯放家里供儿童玩耍,这就对滑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提出了要求,其中家用化的滑梯还会对其拆装、收纳体积等等提出要求,现有的可拆滑梯一般包括两大部件,带侧板的滑板以及与带有台阶的台阶侧板,虽然两者可以实现拆卸,但是其拆卸后的体积依旧较大,例如滑板与侧板共同构成的滑道,在侧板的支撑下会导致拆卸后的占地空间大幅增加,而带台阶的台阶侧板同样也会占用大量的占地空间,既不利于家庭存放,也不利于厂家在销售时的运输,占用运输空间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便于拆卸组装,拆卸后存放体积小,便于运输的滑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梯,包括滑板,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侧板在滑板与地面呈夹角放置时位于滑板远离地面一端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支撑滑板末段抬高远离地面;所述滑板宽度方向两侧设有多个沿滑板长向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固定柱及防脱凸隼,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固定柱、防脱凸隼插接配合的第一固定孔、防脱槽,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滑板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固定柱卡合的第一防脱盖;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有多个自下而上远离地面且彼此间隔设置的踏板,所述踏板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第二固定柱插接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背向踏板的一面设有与第二固定柱卡合的第二防脱盖。
[0005]上述结构中,在组装时,滑板的第一固定柱及防脱凸隼与与第一侧板的第一固定孔及防脱槽适配实现对接,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固定孔适配时通过第一防脱盖实现防脱,保证防脱凸隼与防脱槽的紧密卡合来承受滑板上的载荷;踏板通过第二固定柱与第二侧板的第二固定孔对接后利用第二防脱盖防松,保证踏板在承受载荷时不与第二侧板发生分离;通过在滑板两侧设置可拆式的第一侧板,同时在踏板两侧设置可拆式的第二侧板,使其整体拆卸后储存时大幅减少空间的占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及堆叠空隙,便于运输,也便于用户的收纳,由于承受载荷的受力部位方向均不与第一防脱盖、第二防脱盖的紧固方向同向,因此其整体组装后稳定性及可靠性高,保证了使用安全。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侧板远离地面的一端,其面向踏板的一面设有下凹的卡合面,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滑板的一面与卡合面卡合。
[0007]上述结构中,卡合面与第一侧板背向滑板的一面卡合,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在
两者的共同平行投影面上呈“L”形对接,在踏板及滑板承受载荷时能保证两者对接的可靠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合面上设有对通开设的通孔,所述第一侧板与卡合面卡合接触的一面设有与通孔适配的凸起。
[0009]上述结构中,通孔与凸起可辅助提高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承受载荷时的相对刚性,避免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离。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合面上还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与第三固定孔对应设置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上设有第三防脱盖与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防脱盖与第三固定柱卡合固定实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对接。
[0011]上述结构中,第三防脱盖与第三固定柱卡合固定其紧固离垂直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表面,因此在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承受载荷时,第三防脱盖与第三固定柱紧固力的方向不直接与载荷同向,因此可有效保证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对接的可靠性。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固定柱与第三防脱盖螺纹旋合对接。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柱与第一防脱盖螺纹旋合对接。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柱靠近踏板的一端设有四边形防转柱,所述第二固定孔面向踏板的一面设有与四边形防转柱适配的四边形沉孔。
[0015]上述结构中,四边形防转柱与四边形沉孔可防止踏板发生转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柱与第二防脱盖螺纹旋合对接。
[0017]上述结构中,第一固定柱与第一防脱盖,第二固定柱与第二防脱盖,第三固定柱与第三防脱盖螺纹旋合保证了对接可靠性。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对接的一端其面向踏板的一面还设有与防脱凸隼插接配合的副防脱槽。
[0019]上述结构中,副防脱槽用于辅助对接滑板,进一步提高滑梯整体的刚性。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组装时,滑板的第一固定柱及防脱凸隼与与第一侧板的第一固定孔及防脱槽适配实现对接,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固定孔适配时通过第一防脱盖实现防脱,保证防脱凸隼与防脱槽的紧密卡合来承受滑板上的载荷;踏板通过第二固定柱与第二侧板的第二固定孔对接后利用第二防脱盖防松,保证踏板在承受载荷时不与第二侧板发生分离;通过在滑板两侧设置可拆式的第一侧板,同时在踏板两侧设置可拆式的第二侧板,使其整体拆卸后储存时大幅减少空间的占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及堆叠空隙,便于运输,也便于用户的收纳,由于承受载荷的受力部位方向均不与第一防脱盖、第二防脱盖的紧固方向同向,因此其整体组装后稳定性及可靠性高,保证了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方向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图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图3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图3的D部放大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含义:10

滑板;11

第一固定柱;12

防脱凸隼;13

凸起;14

第三固定柱;2

侧板;20

第一侧板;21

第一固定孔;22

防脱槽;23

第一防脱盖;24

第四固定孔;30

第二侧板;31

第二固定孔;32

第二防脱盖;33

卡合面;331

通孔;332

第三固定孔;34

第三防脱盖;35

四边形沉孔;36

副防脱槽;40

踏板;41

第二固定柱;411

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梯,包括滑板,还包括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侧板在滑板与地面呈夹角放置时位于滑板远离地面一端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支撑滑板末段抬高远离地面;所述滑板宽度方向两侧设有多个沿滑板长向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固定柱及防脱凸隼,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固定柱、防脱凸隼插接配合的第一固定孔、防脱槽,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滑板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固定柱卡合的第一防脱盖;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有多个自下而上远离地面且彼此间隔设置的踏板,所述踏板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第二固定柱插接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背向踏板的一面设有与第二固定柱卡合的第二防脱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地面的一端,其面向踏板的一面设有下凹的卡合面,所述第一侧板背向滑板的一面与卡合面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面上设有对通开设的通孔,所述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温俊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律彤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