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测控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50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物联网测控箱,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其包括测控箱主体,所述测控箱主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伸缩杆,四个第一限位伸缩杆的底端与缓冲底座内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该物联网测控箱,通过设置有缓冲铰接杆和缓冲滑槽,当该物联网测控箱在移动产生震动时,测控箱主体会带动联动齿板下降,由于联动齿板和半圆齿板均与缓冲齿轮相啮合,联动齿板会带动半圆齿板旋转,半圆齿板通过缓冲铰接杆带动上下两个缓冲滑块移动,上方缓冲滑块拉伸对应的缓冲弹簧,下方缓冲滑块挤压对应的缓冲弹簧,通过两个缓冲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少震动对该物联网测控箱带来的损伤,提高该物联网测控箱的防护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测控箱


[0001]本技术属于物联网
,具体为物联网测控箱。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领域,它是人的大脑以及感官的延伸。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应用推广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物联网需要利用物联网测控箱进行检测。
[0003]传统的物联网测控箱的底部不具有缓冲结构防护效果较差,由于物联网测控箱需要经常移动,移动所产生的震动会导致物联网测控箱内部受到损伤,传统的物联网测控箱的侧面板较为薄弱,受到碰撞可能会导致侧面板损坏,进而损坏内部的电子元件,从而影响物联网测控箱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物联网测控箱,其可提高物联网测控箱底部的防护效果,可降低移动所产生的震动对物联网测控箱内部的损伤,可确保物联网测控箱能够正常使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物联网测控箱,包括测控箱主体,所述测控箱主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伸缩杆,四个第一限位伸缩杆的底端与缓冲底座内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测控箱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齿板,所述缓冲底座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四个缓冲滑槽,所述箱盖内壁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个缓冲齿轮,所述缓冲齿轮的右侧面与对应联动齿板的左侧面相啮合,所述箱盖内壁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半圆齿板,所述半圆齿板的外表面与对应缓冲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0006]所述缓冲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滑块,所述缓冲滑块的左侧面与对应缓冲滑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缓冲伸缩杆,所述缓冲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缓冲滑块的左侧面与对应缓冲滑槽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缓冲滑块的正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铰接杆,对应两个缓冲铰接杆远离对应缓冲滑块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对应半圆齿板的上下两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测控箱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限位伸缩杆,对应四个第二限位伸缩杆的右端与同一个防护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测控箱主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袋,所述测控箱主体背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充气箱。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板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对应防护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对应充气箱的内壁。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充气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对应充气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缓冲橡胶袋的背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测控箱主体的上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箱盖。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该物联网测控箱,通过设置有联动齿板、缓冲齿轮、半圆齿板、缓冲铰接杆和缓冲滑槽,当该物联网测控箱在移动产生震动时,测控箱主体会带动联动齿板下降,由于联动齿板和半圆齿板均与缓冲齿轮相啮合,联动齿板会带动半圆齿板旋转,半圆齿板通过缓冲铰接杆带动上下两个缓冲滑块移动,上方缓冲滑块拉伸对应的缓冲弹簧,下方缓冲滑块挤压对应的缓冲弹簧,通过两个缓冲弹簧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少震动对该物联网测控箱带来的损伤,提高该物联网测控箱的防护效果。
[0014]2、该物联网测控箱,通过设置缓冲橡胶袋、活塞杆、充气箱和连接管,当该物联网测控箱的侧面受到撞击时,防护板会带动活塞杆向测控箱主体方向移动,将充气箱内部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充入到缓冲橡胶袋内,由于缓冲橡胶袋的材质为橡胶,通过缓冲橡胶袋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减少撞击对该物联网测控箱侧面带来的损伤。
[0015]3、该物联网测控箱,通过设置有第二限位伸缩杆和防护板,当该物联网测控箱侧面受到撞击时会通过防护板对缓冲橡胶袋进行防护,防止尖锐物体将缓冲橡胶袋划破,从而保证防护效果的稳定,通过设置有第二限位伸缩杆,通过第二限位伸缩杆对防护板进行限位,防止防护板受重力影响下垂,保证防护板对缓冲橡胶袋防护作用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后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测控箱主体、2箱盖、3缓冲底座、4万向轮、5第一限位伸缩杆、6联动齿板、7缓冲齿轮、8半圆齿板、9缓冲铰接杆、10缓冲滑槽、11缓冲滑块、12缓冲伸缩杆、13缓冲弹簧、14第二限位伸缩杆、15缓冲橡胶袋、16活塞杆、17防护板、18充气箱、1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物联网测控箱,包括测控箱主体1,测控箱主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伸缩杆5,四个第一限位伸缩杆5的底端与缓冲底座3内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测控箱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齿板6,缓冲底座3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四个缓冲滑槽10,箱盖2内壁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个缓冲齿轮7,缓冲齿轮7的右侧面与对应联动齿板6的左侧面相啮合,箱盖2内壁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半圆齿板8,半圆齿板8的外表面与对应缓冲齿轮7的外表面相啮合,通过设置有缓冲齿轮7,由于联动齿板6和半圆齿板8均与缓冲齿轮7相啮合,联动齿板6会带动半圆齿板8旋转。
[0023]缓冲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滑块11,缓冲滑块11的左侧面与对应缓冲滑槽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缓冲伸缩杆12,缓冲伸缩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13,缓冲弹簧1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缓冲滑块11的左侧面与对应缓冲滑槽10内壁的左侧面,缓冲滑块11的正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铰接杆9,对应两个缓冲铰接杆9远离对应缓冲滑块11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对应半圆齿板8的上下两端,通过设置有半圆齿板8,半圆齿板8通过缓冲铰接杆9带动上下两个缓冲滑块11移动,上方缓冲滑块11拉伸对应的缓冲弹簧13,下方缓冲滑块11挤压对应的缓冲弹簧13,通过两个缓冲弹簧13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
[0024]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测控箱主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限位伸缩杆14,通过第二限位伸缩杆14对防护板17进行限位,防止防护板17受重力影响下垂,保证防护板17对缓冲橡胶袋15防护作用的稳定,对应四个第二限位伸缩杆14的右端与同一个防护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测控箱主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袋15,测控箱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物联网测控箱,包括测控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箱主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伸缩杆(5),四个第一限位伸缩杆(5)的底端与缓冲底座(3)内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测控箱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齿板(6),所述缓冲底座(3)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四个缓冲滑槽(10),箱盖(2)内壁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个缓冲齿轮(7),所述缓冲齿轮(7)的右侧面与对应联动齿板(6)的左侧面相啮合,所述箱盖(2)内壁的正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半圆齿板(8),所述半圆齿板(8)的外表面与对应缓冲齿轮(7)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缓冲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缓冲滑块(11),所述缓冲滑块(11)的左侧面与对应缓冲滑槽(10)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缓冲伸缩杆(12),所述缓冲伸缩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13),所述缓冲弹簧(1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缓冲滑块(11)的左侧面与对应缓冲滑槽(10)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缓冲滑块(11)的正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铰接杆(9),对应两个缓冲铰接杆(9)远离对应缓冲滑块(1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生姚云良许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尼尔维斯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