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34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隔离板,第三隔离板沿着保温箱内部从前向后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隔离板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热管进行热传递,空气压缩机产生的热气不直接与水体接触,无需对热气进行净化处理,不存在水体污染的情况,雾化喷头将水体雾化喷出,增强热交换效率,多个隔离腔室进行热气的储放,配备温度传感器进行腔室内温度检测,直至腔室内温度降到一定值时才排出腔室,大幅提高对热气的热能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对热气的热能回收利用率。大幅提高对热气的热能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压机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空气压缩机为生产需求提供所需的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或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气,这些热气缺乏相应的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利用,导致浪费大量的热能。
[0003]现有技术中,市场上针对空气压缩机热气回收利用的装置,主要通过将空气压缩机产生的热气通入水体中换热来实现对热回收利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为了保证水体不被热气中的油气烟尘污染需要对热气进行净化处理,增加设备的使用成本,且存在处理不到位造成水体污染的情况;2、热气需要不间断的流通,不能在水体中长时间停留,热回收利用率低,因此提出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隔离板,并且第三隔离板沿着保温箱内部从前向后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板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板的左侧,并且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板的右侧,所述保温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隔离板与保温箱内壁右侧之间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保温箱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并且第一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多通风管,所述多通风管的多个出风端均贯穿第一隔离板并延伸至第一隔离板的右侧,所述多通风管延伸至第一隔离板右侧的一端通过第三隔离板一一隔离,所述保温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的左侧设置有空压机本体。
[0007]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连通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电子阀,并且排风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
[0008]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均延伸至保温箱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内壁的右侧与第二隔离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并且两个横板呈齿牙状交错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并且保温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左侧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并且进气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程控主机,所述雾化喷头的进水口连通有输水管。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热管进行热传递,空气压缩机产生的热气不直接与水体接触,无需对热气进行净化处理,不存在水体污染的情况;
[0015]2、通过雾化喷头将水体雾化喷出,有效增强热交换效率,通过多个隔离腔室进行热气的储放,配备温度传感器进行腔室内温度检测,直至腔室内温度降到一定值时才排出腔室,大幅提高对热气的热能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保温箱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保温箱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0020]图中:1、保温箱;2、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热管;6、雾化喷头;7、第一风机;8、多通风管;9、空压机本体;10、排风管;11、电子阀;12、第二风机;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横板;16、液位传感器;17、排液管;18、进气口;19、滤网;20、程控主机;21、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3,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1,保温箱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板2和第二隔离板3,第一隔离板2与第二隔离板3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隔离板4,并且第三隔离板4沿着保温箱1内部从前向后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隔离板3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管5,热管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板3的左侧,并且热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板3的右侧,保温箱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隔离板3与保温箱1内壁右侧之间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6,保温箱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7,并且第一风机7的出风口连通有多通风管8,多通风管8的多个出风端均贯穿第一隔离板2并延伸至第一隔离板2的右侧,多通风管8延伸至第一隔离板2右侧的一端通过第三隔离板4一一隔离,保温箱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的左侧设置有空压机本体9,多通风管8的多个出风口内均设置有电子阀,由多个第三隔离板4分隔的腔室数量至少应保证不低于六个,以保证存储热气的腔室以及热交换排放的速度能够跟上空气压
缩机本体9的热气排放速度。
[00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4]使用时,空气压缩机本体9通过进气口18吸如空气进行压缩,其运行产生的热气通过第一风机7送入多通风管8,由多通风管8的多个出气端按照一定顺序送入被第三隔离板4分隔的不同腔室内,至一个腔室内送入的空气压力值达到设定后按照顺序送入下一个腔室,腔室内的热气通过热管5实现换热,在热管5延伸至第二隔离板3右侧的一端散热,由输水管21输出水体,通过雾化喷头6雾化喷出,与热管5散发的热量实现热交换,温度传感器13检测对应腔室内的温度值,在腔室内温度降低到设定值时则开启电子阀11,通过第二封基12加速排出对应腔室内的空气后再次封闭,等待从多通风管8再次送入热气。
[0025]进一步的,保温箱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与第二隔离板3之间连通有排风管10,排风管10的内部设置有电子阀11,并且排风管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12,第二风机12可加强对腔室内空气的排出速度。
[0026]进一步的,保温箱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与第二隔离板3之间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4的检测端均延伸至保温箱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对应腔室内的温度值,并在腔室内温度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保温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离板(2)和第二隔离板(3),所述第一隔离板(2)与第二隔离板(3)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隔离板(4),并且第三隔离板(4)沿着保温箱(1)内部从前向后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隔离板(3)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管(5),所述热管(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板(3)的左侧,并且热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板(3)的右侧,所述保温箱(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隔离板(3)与保温箱(1)内壁右侧之间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6),所述保温箱(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7),并且第一风机(7)的出风口连通有多通风管(8),所述多通风管(8)的多个出风端均贯穿第一隔离板(2)并延伸至第一隔离板(2)的右侧,所述多通风管(8)延伸至第一隔离板(2)右侧的一端通过第三隔离板(4)一一隔离,所述保温箱(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的左侧设置有空压机本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隔离板(2)与第二隔离板(3)之间连通有排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龚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利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