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26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涉及薄膜技术领域,粘胶层顶面紧密粘接有蓝光膜层,蓝光膜层顶部固定有一体的覆膜层,且覆膜层中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遮光层,覆膜层以及遮光层顶面均匀粘接有若干个粘胶点,且覆膜层以及遮光层顶面通过粘胶点紧密粘接有触感层,触感层顶面贴覆有保护膜,且保护膜左侧后端设有充气囊,膜基材层顶面通过粘胶层与蓝光膜层相互黏合,遮光层底面与蓝光膜层顶面相互黏合,且遮光层覆盖于蓝光膜层中部,由遮光层降低手机屏幕产生的光源强度,避免刺眼的光线长时间照耀测试员,而让测试员产生不适感,解决了因为手机初始状态下光源过大,并且辐射强度高,容易对测试员的眼睛造成伤害的问题。容易对测试员的眼睛造成伤害的问题。容易对测试员的眼睛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

技术介绍

[0002]触感膜,根据涂胶方式不同,触感膜可分为预涂胶膜、预涂热熔胶膜,以及数码印刷用预涂热熔胶膜三种,新触感膜和纸张贴合后能实现与触感纸一样触感效果;但在功能的适应性及特性上,能带来更多的效果,新触感膜贴合前之底纸可以进行任意方式的普通四色胶印、柔印、凹印、凸印、丝网印刷或数码喷墨印刷,对印刷图案没有限制,贴合后还可以在新触感膜表面进行烫金、局部上光、丝网印刷、UV印刷等后加工工艺,在书本装订或纸盒包装的成型工艺还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0003]现有的触感膜在进行使用时,部分会运用到手机生产运转的工作上,触感膜覆盖于手机上,辅助手机出产的测试保护,但因为手机初始状态下光源过大,并且辐射强度高,容易对测试员的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为手机初始状态下光源过大,并且辐射强度高,容易对测试员的眼睛造成伤害,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包括膜基材层:
[0006]所述膜基材层顶面紧密粘接有粘胶层,且粘胶层顶面紧密粘接有蓝光膜层,所述蓝光膜层顶部固定有一体的覆膜层,且覆膜层中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遮光层,所述覆膜层以及遮光层顶面均匀粘接有若干个粘胶点,且覆膜层以及遮光层顶面通过粘胶点紧密粘接有触感层;
[0007]所述触感层顶面贴覆有保护膜,且保护膜左侧后端设有充气囊。
[0008]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膜基材层顶面通过粘胶层与蓝光膜层相互黏合。
[0009]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遮光层底面与蓝光膜层顶面相互黏合,且遮光层覆盖于蓝光膜层中部。
[0010]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膜基材层、粘胶层、蓝光膜层、覆膜层、触感层和保护膜之间为同等尺寸。
[0011]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充气囊与保护膜为一体,且充气囊内部呈中空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由膜基材层、粘胶层、蓝光膜层、覆膜层和触感层组成触感膜主体,当触感膜作为手机薄膜使用时,可将膜基材层贴覆于手机表面,触感膜与手机的尺寸相等,且因为一般手
机的屏幕要小于手机的外表面尺寸,遮光层与手机屏幕的尺寸相等,触感膜与手机贴覆完成后,可捏住充气囊,同时充气囊内部填充有气体,便于测试员的拿置,且在运输过程中,充气囊可对触感膜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触感膜被挤压受损;捏住充气囊后将保护膜揭开,使得正常使用手机;
[0014]正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通过蓝光膜层能够过滤手机屏幕所放射出的蓝光,改变光源的辐射度,起到护眼的效果,而测试员拿起手机时,手指接触到触感膜边缘的频率较高,通过覆膜层能够起到防磨损的效果,同时由遮光层降低手机屏幕产生的光源强度,避免刺眼的光线长时间照耀测试员,而让测试员产生不适感,遮光层与触感层之间的连接采用粘胶点,粘胶点为多点分散式粘胶,不需要对触感层进行全覆盖,在节省用料成本的同时,能够避免出现粘胶泄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膜基材层与保护膜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膜基材层结构内部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膜基材层1、粘胶层2、蓝光膜层3、覆膜层4、遮光层5、粘胶点6、触感层7、保护膜8、充气囊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包括膜基材层1,下面对便于遮光的触感膜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1]所述膜基材层1顶面紧密粘接有粘胶层2,且粘胶层2顶面紧密粘接有蓝光膜层3,所述蓝光膜层3顶部固定有一体的覆膜层4,且覆膜层4中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遮光层5,所述覆膜层4以及遮光层5顶面均匀粘接有若干个粘胶点6,且覆膜层4以及遮光层5顶面通过粘胶点6紧密粘接有触感层7;
[0022]所述膜基材层1、粘胶层2、蓝光膜层3、覆膜层4、触感层7和保护膜8之间为同等尺寸;
[0023]具体的,由膜基材层1、粘胶层2、蓝光膜层3、覆膜层4和触感层7组成触感膜主体,当触感膜作为手机薄膜使用时,可将膜基材层1贴覆于手机表面,触感膜与手机的尺寸相等,且因为一般手机的屏幕要小于手机的外表面尺寸,遮光层5与手机屏幕的尺寸相等;
[0024]所述触感层7顶面贴覆有保护膜8,且保护膜8左侧后端设有充气囊9;
[0025]触感膜与手机贴覆时,保护膜8覆盖于触感层7外侧,可对触感膜整体起到保护效果,避免触感膜在运输或是贴膜过程中出现刮伤的情况;
[0026]所述充气囊9与保护膜8为一体,且充气囊9内部呈中空状;
[0027]触感膜与手机贴覆完成后,可捏住充气囊9,同时充气囊9内部填充有气体,便于测
试员的拿置,且在运输过程中,充气囊9具有柔软性,能够垫住触感膜,可对触感膜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触感膜被挤压受损;捏住充气囊9后将保护膜8揭开,使得正常使用手机;
[0028]所述膜基材层1顶面通过粘胶层2与蓝光膜层3相互黏合;
[0029]所述遮光层5底面与蓝光膜层3顶面相互黏合,且遮光层5覆盖于蓝光膜层3中部;
[0030]正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通过蓝光膜层3能够过滤手机屏幕所放射出的蓝光,改变光源的辐射度,起到护眼的效果,而测试员拿起手机时,手指接触到触感膜边缘的频率较高,通过覆膜层4能够起到防磨损的效果,同时由遮光层5降低手机屏幕产生的光源强度,避免刺眼的光线长时间照耀测试员,而让测试员产生不适感,遮光层5与触感层7之间的连接采用粘胶点6,粘胶点6为多点分散式粘胶,不需要对触感层7进行全覆盖,在节省用料成本的同时,能够避免出现粘胶泄漏的情况。
[003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基材层(1):所述膜基材层(1)顶面紧密粘接有粘胶层(2),且粘胶层(2)顶面紧密粘接有蓝光膜层(3),所述蓝光膜层(3)顶部固定有一体的覆膜层(4),且覆膜层(4)中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遮光层(5),所述覆膜层(4)以及遮光层(5)顶面均匀粘接有若干个粘胶点(6),且覆膜层(4)以及遮光层(5)顶面通过粘胶点(6)紧密粘接有触感层(7);所述触感层(7)顶面贴覆有保护膜(8),且保护膜(8)左侧后端设有充气囊(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遮光的触感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貌
申请(专利权)人:新序薄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