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05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开关控制系统,所述的阀体包括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所述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处设有阀芯,所述的阀芯与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包括上膜盖、膜片和下膜盖,所述的上膜盖和膜片之间形成上腔体,所述的膜片和下膜盖形成下腔体,所述的下腔体与所述的第一流道腔连通,所述的膜片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压力板,所述的阀杆的另一端与下压力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精度高,流阻小不易泄露,成本低的优势。成本低的优势。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阀门是化工企业的化工设备及管道中不可缺少的控制有毒、有害和强腐蚀介质流动的部件,目前主要是通过手动操作来完成的。近年来,化工发展迅猛,现有阀门多采用压力检测和电磁控制,但是该结构具有成本高,不耐用的缺点,而采用机械结构又有无法精确控制流量,易发生泄露的情况,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精度高,流阻小不易泄露,成本低的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精度高,流阻小不易泄露,成本低的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开关控制系统,所述的阀体包括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所述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处设有阀芯,所述的阀芯与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包括上膜盖、膜片和下膜盖,所述的上膜盖和膜片之间形成上腔体,所述的膜片和下膜盖形成下腔体,所述的下腔体与所述的第一流道腔连通,所述的膜片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压力板,所述的阀杆的另一端与下压力板连接。
[0005]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流入第一流道腔内,随后通过第一流道腔进入下腔体,从而使得下腔体内的压强增大,随着下腔体内压强增大,膜片向上运动,带动下压力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阀芯脱离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的连接处,此时气体通过第一流道腔进入第二流道腔中,阀门打开,本技术采用该方式控制阀门的开合,有助于降低成本,且通过气压控制,当气压超过设定值,阀门就会打开,具有精度高,流阻小的优势,且无泄露的情况发生。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调节系统,所述的压力调节系统包括上压力板,弹簧,可调弹簧座,所述的上压力板位于上腔体内且处于膜片上方,所述的上压力板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的另一端与可调弹簧座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可调弹簧座包括弹簧座板和调节螺母,所述的弹簧座板和调节螺母连接。
[0008]本技术采用了压力调节系统通过调节调节螺母可以调节弹簧的收缩程度,从而改变膜片运动所需要的压强,具有简单易于操作,调节方便,精度高的优点。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阀杆外套有导向套,所述的导向套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0010]通过导向套可以限制阀杆的运动轨迹,提高本技术的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通孔实现第一流道腔和下腔体的连通,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优势。
[0011]作为优选,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处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的阀
芯与所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接触密封。
[0012]本技术采用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结构,本技术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采用四氟材料,可以增强本技术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泄露的风险。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凸块内设有中空腔体。
[0014]本技术采用第二凸块中空的结构,在密封过程中阀芯压在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第二凸块由于中空结构,且四氟材料较为柔软,可以发生形变,使得阀芯和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具有更好的贴合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阀体内侧设有防腐蚀内衬。
[0016]本技术采用防腐蚀内衬可以很好地提高本技术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防止本技术在强腐蚀性气体的作用下产生裂隙,影响产品的密封性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有精度高,流阻小不易泄露,成本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开关控制系统4,所述的阀体1包括第一流道腔11和第二流道腔12,所述的第一流道腔11和第二流道腔12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腔11和第二流道腔12连通处设有阀芯2,所述的阀芯2与阀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4包括上膜盖41、膜片42和下膜盖43,所述的上膜盖41和膜片42之间形成上腔体5,所述的膜片42和下膜盖43形成下腔体6,所述的下腔体6与所述的第一流道腔11连通,所述的膜片4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压力板7,所述的阀杆3的另一端与下压力板7连接。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4还包括压力调节系统8,所述的压力调节系统8包括上压力板81,弹簧82,可调弹簧座83,所述的上压力板81位于上腔体5内且处于膜片42上方,所述的上压力板81与弹簧8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弹簧82的另一端与可调弹簧座83连接。所述的可调弹簧座83包括弹簧座板831和调节螺母832,所述的弹簧座板831和调节螺母832连接。所述的阀杆3外套有导向套31,所述的导向套3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一流道腔11和第二流道腔12连通处设有第一凸块91和第二凸块92,所述的阀芯2与所述的第一凸块91和第二凸块92接触密封。所述的第二凸块92内设有中空腔体。所述的阀体1内侧设有防腐蚀内衬。
[0022]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流入第一流道腔11内,随后通过第一流道腔11进入下腔体6,从而使得下腔体6内的压强增大,随着下腔体6内压强增大,膜片42向上运动,带动下压力板7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阀芯2脱离第一流道腔11和第二流道腔12的连接处,此时气体通过第一流道腔11进入第二流道腔12中,阀门打开,本技术采用该方式控制阀门的开合,有助于降低成本,且通过气压控制,当气压超过设定值,阀门就会打开,具有精度高,流阻小的优势,且无泄露的情况发生。而且采用了压力调节系统8通过调节调节螺母832可以调节弹簧82的收缩程度,从而改变膜片42运动所需要的压强,具有简单易于操
作,调节方便,精度高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包括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所述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所述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连通处设有阀芯,所述的阀芯与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包括上膜盖、膜片和下膜盖,所述的上膜盖和膜片之间形成上腔体,所述的膜片和下膜盖形成下腔体,所述的下腔体与所述的第一流道腔连通,所述的膜片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压力板,所述的阀杆的另一端与下压力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腐蚀介质储罐泄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调节系统,所述的压力调节系统包括上压力板,弹簧,可调弹簧座,所述的上压力板位于上腔体内且处于膜片上方,所述的上压力板与弹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陈烈群张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诺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