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弃样自动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实验室弃样自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正压气力输送方式输送粉状物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厂粉煤灰、水泥、水泥生料、矿粉等物料的输送,该种物料输送方式可根据地形条件灵活布置输送管道,实现集中、分散、大高度、远距离输送,输送过程不受自然条件影响,能确保物料不受潮,环保无污染。
[0003]在水泥生产的智能质量控制系统中,生熟料样品通过气力输送系统到达实验室自动制样、检测后会产生回灰以及弃样,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收尘风机将回灰和弃样收集到收尘罐内,再通过脉冲振打进入到下部弃样处理桶内,每桶弃样约40公斤,而每天产生弃样5桶共200公斤左右,弃样采用人工处理,当班人员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提升人力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将现有收尘设备底部积灰桶移除,利用收尘管路将回灰输送至仓式泵体内,通过压缩空气机构将仓式泵体定期输送至熟料出库廊道收尘器,从而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人员劳动效率,同时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弃样自动处理系统,包括收尘设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仓式泵体(2),所述仓式泵体进料端通过收尘管路与收尘设备(1)出料端相连;收尘器(3),所述收尘器通过气力输送管道与仓式泵体(2)卸料端相连,用于接收仓式泵体输送的回灰;以及压缩空气机构(4),所述压缩空气机构与仓式泵体进气端相连,用于将仓式泵体(2)内回灰输送至收尘器(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样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设备(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收尘管路包括:输料溜管(5),所述输料溜管设置在两个收尘设备出料端;以及进料溜管(6),所述进料溜管设置在仓式泵体(2)进料端,且两个输料溜管汇于进料溜管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弃样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溜管(6)上设有旁路溜管(7),所述旁路溜管底端设有积灰桶(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弃样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溜管(5)上设有卸灰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样自动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如良,桂万雨,陈超,蒲乾龙,袁明伟,徐寅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