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293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架设安装有第一架板、第二架板,所述第一架板、所述第二架板均倾斜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架板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架板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架板上安装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二架板上安装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滤孔,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处,所述第二破碎辊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处;其结构新颖,可对建筑废料进行有效的破碎,提高工作效率及破碎质量。效率及破碎质量。效率及破碎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每年的新增建筑量都十分巨大,房地产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带来改善的同时,其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建筑的产生的建筑垃圾最多的就是砖瓦碎块、混凝土结块、砂石等等,为方便处理,对此类建筑垃圾大多采用破碎处理,但现有的破碎结构大多仅具备简单的破碎,破碎效果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其结构新颖,可对建筑废料进行有效的破碎,提高工作效率及破碎质量。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包括箱体及箱盖,所述箱盖上安装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箱体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箱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架设安装有第一架板、第二架板,所述第一架板、所述第二架板均倾斜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架板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呈下凹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架板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呈下凹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板位置对应、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架板上安装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二架板上安装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滤孔,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滤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滤孔的直径;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处、且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破碎辊的外侧抵持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壁面转动,所述第二破碎辊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板处、且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破碎辊的外侧抵持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壁面转动,所述第一破碎辊、所述第二破碎辊均由驱动电机带动。
[000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破碎辊包括第一辊体,所述第一辊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第一辊体的两端,多条所述卡槽绕所述第一辊体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一辊体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形状适配、且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延伸、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多条所述第一凸棱绕所述第一套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一辊体于所述卡槽的端部设有凹槽,所述卡块的其中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凹槽形状适配,所述凹槽的槽底处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块对应设有沉孔,所述连接块置于所述凹槽内、且通过螺钉固
定连接;所述第二破碎辊包括第二辊体,套设在第二辊体外侧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辊体与所述第一辊体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卡接在所述第二辊体上、并通过螺钉加固;第二套筒的外壁固定设有多条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绕所述第二套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且所述第二凸棱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一凸棱的数量。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凸棱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凸棱为一体结构。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棱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部呈收窄状结构,所述第二凸棱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部呈收窄状结构。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破碎辊及所述第二破碎辊的转轴端部均突出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轮链条组件传动连接。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倾斜设置,所述排料口设于所述箱体底部内壁倾斜较低一侧。
[0011]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其结构新颖,第一架板、第一弧形板、第一滤板、第一滤孔、第一破碎辊的设计及配合,可对建筑废料进行初步的过滤及破碎;而第二架板、第二弧形板、第二滤板、第二滤孔及第二破碎辊的设计及配合,则可对一级过滤破碎后的废料进行二次过滤及破碎,有效防止较大的废料快对粉碎部件造成损坏,保证破碎动作的顺利进行,对建筑废料进行有效的破碎,提高工作效率及破碎质量;并且,第一破碎辊及第二破碎辊均由驱动电机带动,可减少耗电。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破碎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辊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破碎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10、箱体;120、箱盖;130、投料斗;140、排料口;210、第一架板;220、第二架板;230、第一弧形板;231、第一滤孔;240、第二弧形板;241、第二滤孔;250、第一滤板;260、第二滤板;310、第一破碎辊;311、第一辊体; 312、卡槽;313、第一套筒;314、卡块;315、第一凸棱;316、凹槽;317、连接块;320、第二破碎辊;321、第二辊筒;322、第二套筒;323、第二凸棱; 400、驱动电机;500、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
置,包括箱体110及箱盖120,所述箱盖120上安装有投料斗130,所述投料斗130与所述箱体110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10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140;所述箱体11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架设安装有第一架板210、第二架板220,所述第一架板210、所述第二架板220均倾斜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架板210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30,所述第一弧形板230呈下凹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板23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所述第二架板220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40,所述第二弧形板240呈下凹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板24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所述第二弧形板240 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30位置对应、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架板210上安装有第一滤板250,所述第二架板220上安装有第二滤板260,所述第一弧形板230上设有多个第一滤孔231,所述第二弧形板240上设有多个第二滤孔241,所述第二滤孔24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滤孔231的直径;所述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10)及箱盖(120),所述箱盖(120)上安装有投料斗(130),所述投料斗(130)与所述箱体(110)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10)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料口(140);所述箱体(11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架设安装有第一架板(210)、第二架板(220),所述第一架板(210)、所述第二架板(220)均倾斜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架板(210)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30),所述第一弧形板(230)呈下凹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板(23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所述第二架板(220)的倾斜较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40),所述第二弧形板(240)呈下凹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二弧形板(24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所述第二弧形板(240)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30)位置对应、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架板(210)上安装有第一滤板(250),所述第二架板(220)上安装有第二滤板(260),所述第一弧形板(230)上设有多个第一滤孔(231),所述第二弧形板(240)上设有多个第二滤孔(241),所述第二滤孔(24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滤孔(231)的直径;所述箱体(110)的内部通过轴承架设有第一破碎辊(310)、第二破碎辊(320),所述第一破碎辊(310)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30)处、且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30)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破碎辊(310)的外侧抵持所述第一弧形板(230)的内壁面转动,所述第二破碎辊(320)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40)处、且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40)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破碎辊(320)的外侧抵持所述第二弧形板(240)的内壁面转动,所述第一破碎辊(310)、所述第二破碎辊(320)均由驱动电机(400)带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双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辊(310)包括第一辊体(311),所述第一辊体(311)的外壁设有多个卡槽(312),所述卡槽(312)贯穿所述第一辊体(311)的两端,多条所述卡槽(312)绕所述第一辊体(311)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一辊体(3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筒(313),所述第一套筒(313)内壁固定设有卡块(314),所述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书敏李仕军陈华烽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绿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