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51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包括电机、变速箱、绞体、中心放线架、分线盘、汇线模、牵引机、收排线架,绞体中包括管体和放线盘,放线盘通过线盘夹紧装置组装在管体中,绞体中放线盘的轴线与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绞体中对应放线盘还配有换向导轮机构,电机通过变速箱传动于绞体的管体,此放线盘的放线经换向导轮机构换向,再通过分线盘聚到汇线模,与中心放线架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进行绞合,绞合而成的线缆成品经牵引机缠绕在收排线架的收线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硬线或成股线的绞合以及多层绞合,特别适用绞合37根以下紧压、非紧压的圆形和扇形线芯,同时也适用于细软线芯绞合和绝缘线的成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线芯绞合设备,尤其与新型高效率的中心穿线式管绞机结构有关,特别适用于绞合37根以下紧压、非紧压的圆形和 扇形线芯,同时也适用于细软线芯绞合和绝缘线的成缆。
技术介绍
线缆线芯管绞机是线缆制造加工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设备。传 统的管绞机如图l所示,主要是由电机IO、变速箱20、绞体30、中 心放线架40、分线盘50、汇线模60、牵引机70、收排线架80组成, 如图2所示,绞体30中包括管体301、摇篮302和放线盘303,放线 盘303通过线盘夹紧装置304组装在管体301中而可随管体301 —起 转动,摇篮302位于管体301中且罩在放线盘303外。工作时,电机 10通过变速箱20传动于绞体30的管体301,管体301中的放线盘 303放线,通过前支撑架上的分线盘50聚到汇线模60,与中心放线 架40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401进行绞合,形成线缆成品801。就传统的管绞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虽然传统管绞机的生产效 率很高,但是,放线盘302的轴线与由中心放线架40上放线盘放出 的中心线401成90度,中心线401穿过绞体30时被放线盘302挡住, 无法实现中心穿线,只能从管壁穿线,对于硬线或成股线来说更是无 法穿过,使传统管绞机无法实现硬线或成股线绞合以及多层绞合,并且,受到盘数制约,绞体30中只能安装6个放线盘302 (即为6段 绞体,属于正规绞),即只能生产7根绞合的线缆成品。所以,传统 的管绞机不适用于绞合根数更多的线缆。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传统管绞机的结构做了改进,藉以适用于 绞合硬线或成股线以及更多根数的线芯和绝缘线的成缆,本案由此产 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穿线式管绞机,以适用于硬 线或成股线的绞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穿线式管绞机,以适用于多 层绞合,绞合更多根数的线芯和绝缘线的成缆,特别适用于绞合37 根以下紧压、非紧压的圆形和扇形线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包括电机、变速箱、绞体、中心放线架、分 线盘、汇线模、牵引机、收排线架,绞体中包括管体和放线盘,放线盘通过线盘夹紧装置组装在管体中,其中绞体中放线盘的轴线与生 产线的中心线(即由中心放线架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重合,绞体中 对应放线盘还配有换向导轮机构,电机通过变速箱传动于绞体的管 体,此放线盘的放线经换向导轮机构换向,再通过分线盘聚到汇线模, 与中心放线架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进行绞合,绞合而成的线缆成品 经牵弓I机缠绕在收排线架的收线盘上。所述线盘夹紧装置为顶尖头,绞体中的放线盘通过顶尖头组装在 管体中。所述管绞机包括二组绞体、分线盘、汇线模,每组绞体中放线盘 的轴线都与由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二组绞体、分线盘、汇线模依次设置在中心放线架和牵引机之间。二组绞体中分别为6段绞体和12 段绞体,或12段绞体和18段绞体。所述管绞机包括三组绞体、分线盘、汇线模,每组绞体中放线盘 的轴线都与由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三组绞体、分线盘、汇线模依次 设置在中心放线架和牵引机之间,三组绞体中分别为6段绞体、12 段绞体和18段绞体。所述最末一组绞体对应的汇线模和牵引机之间增设绕包头,绞合 后的线缆经绕包头、牵引机缠绕在收排线架的收线盘上。所述中心放线架上的放线盘为①500 630 (毫米)型。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因为将绞体中放线盘的轴线与生产线的 中心线重合,所以,穿线时是利用放线盘的中心孔进行穿线,解决了 中心穿线问题,对于硬线或成股线来说都可以方便穿过,适用于硬线 或成股线的绞合,若增加绞体,可以使多层绞合在管绞机上得以实现, 用于绞合更多根数的线芯和绝缘线的成缆。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 与框绞机相比,其生产效率是框绞机的3-4倍;2、 由于设备的转动惯量小,设备故障率较低;3、 设备能耗比同样盘数的框绞机可以降低一半以上;4、 考虑到整条生产线的长度较长,不宜超过三组绞体, 一般作 到37盘,所以,特别适用于绞合37根以下紧压、非紧压的圆形和扇 形线芯;5、 对每个放线盘半成品线芯的定长要求较高;6、 采用顶尖头组装放线盘,拆卸、安装都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管绞机的结构示意图2是传统管绞机绞体部分的放大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绞体部分的放大图。标号说明传统管绞机电机 10变速箱 20绞体 30 管体 301摇篮 302 放线盘 303线盘夹紧装置 304中心放线架 40 中心线 401分线盘 50汇线模 60牵引机 70收排线架 80 线缆成品 801本专利技术管绞机电机 1变速箱 2绞体 3 管体 31换向导轮机构 32 线芯 321放线盘 33 顶尖头 34中心放线架 4 中心线 41分线盘 5汇线模 6牵引机 7收排线架 8 线缆成品 81绕包头 9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中心穿线式管绞机, 主要包括电机l、变速箱2、绞体3、中心放线架4、分线盘5、汇线 模6、牵引机7、收排线架8。绞体3中包括管体31、放线盘33。放 线盘33通过线盘夹紧装置组装在管体31中。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如图4所示将放线盘33的轴线设计呈与由中心 放线架4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41 (即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绞体3 中对应放线盘33还配有换向导轮机构32。这样,穿线时利用放线盘 33的中心孔进行穿线,解决了传统管绞机无法中心穿线的问题,对 于硬线或成股线来说都可以方便穿过,适用于硬线或成股线的绞合。图3所示管绞机包括三组绞体3、分线盘5、汇线模6,每组绞 体3中放线盘33的轴线都与由中心放线架4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 41重合,三组绞体3中分别为6段绞体、12段绞体和18段绞体,三 组绞体3分别由三组电机1和变速箱2传动,三组绞体3、分线盘5、 汇线模6依次设置在中心放线架4和牵引机7之间。这样,通过增加 绞体3,可以使管绞机实现多层绞合,当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只有二组 绞体3、分线盘5、汇线模6, 二组绞体中分别为6段绞体和12段绞 体或12段绞体和18段绞体,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更多组绞体3、分线盘 5、汇线模6,考虑到整条生产线的长度不宜太长,选择三组绞体3为最佳,所以,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绞合37根以下线芯,线芯紧压与否 及呈圆形或扇形由汇线模6而定,同时,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细软线芯绞 合和绝缘线的成缆。为了方便拆卸、安装放线盘33,使放线盘33可以从绞体3上卸 下进行绕线,此实施例线盘夹紧装置为顶尖头34,放线盘33通过顶 尖头34组装在管体31中。根据成缆产品的不同,比如生产光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最末一组 绞体3对应的汇线模6和牵引机7之间增设绕包头9,绞合后的线缆 经绕包头9制成线缆成品81,再经牵引机7牵引,缠绕在收排线架8 的收线盘上。实际生产时,本专利技术中心放线架4上的放线盘可选择0500 630 (mm)型。电机1通过变速箱2传动于各组绞体3的管体31和管体 31中的放线盘33。中心放线架4放出的单根中心线41从6段绞体3 (图3左边的绞体)的中心穿过到汇线模6, 6段绞体3中的6个放 线盘32的线芯321通过换向导轮机构34引到管体31外壁,通过前 支撑架上的分线盘5汇聚到汇线模6与中心线41进行绞合,形成7 根绞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包括电机、变速箱、绞体、中心放线架、分线盘、汇线模、牵引机、收排线架,绞体中包括管体和放线盘,放线盘通过线盘夹紧装置组装在管体中,其特征在于:绞体中放线盘的轴线与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绞体中对应放线盘还配有换向导轮机构,电机通过变速箱传动于绞体的管体,此放线盘的放线经换向导轮机构换向,再通过分线盘聚到汇线模,与中心放线架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进行绞合,绞合而成的线缆成品经牵引机缠绕在收排线架的收线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包括电机、变速箱、绞体、中心放线架、分线盘、汇线模、牵引机、收排线架,绞体中包括管体和放线盘,放线盘通过线盘夹紧装置组装在管体中,其特征在于绞体中放线盘的轴线与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绞体中对应放线盘还配有换向导轮机构,电机通过变速箱传动于绞体的管体,此放线盘的放线经换向导轮机构换向,再通过分线盘聚到汇线模,与中心放线架上放线盘放出的中心线进行绞合,绞合而成的线缆成品经牵引机缠绕在收排线架的收线盘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线盘夹紧装置为顶尖头,绞体中的放线盘通过顶尖头组装在管体中。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管绞机包括二组绞体、分线盘、汇线模,每组绞体中放线盘的轴线都 与生产线的中心线重合,二组绞体、分线盘、汇线模依次设置在中心 放线架和牵引机之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穿线式管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二组绞体中分别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忠庄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