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42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0
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装置、充气管路、固定带、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下方的压迫气囊,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路与压迫气囊连接,所述支撑板为圆弧形状,所述固定带由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在使用时能通过扣合结构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止血器贴合度不高、难以固定、与伤口粘连导致伤口二次破裂的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显著的临床效果。显著的临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手术的术后止血其基本功能为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桡动脉介入式手术后,或手术结束拔除动静脉留置针后,穿刺点闭合压迫止血的器具。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压迫止血方式为绷带、旋压式压迫器和气囊式压迫器,旋压式压迫器存在与穿刺点贴合度不高、难以固定的缺点,压迫止血器所用壳聚糖敷贴存在与伤口粘连,更换频率高、溶解性差的缺点,造成与伤口粘连导致伤口二次破裂,影响医疗机构对患者的治疗,不能满足患者舒适就医的需求,且现有止血器的支撑部件材质及结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导致与穿刺点贴合度不高;现有固定带难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5]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装置、充气管路、固定带、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下方的压迫气囊,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路与压迫气囊连接,所述支撑板为圆弧形状,所述固定带由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在使用时能通过扣合结构锁紧。
[0006]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带一端的活动扣板、与活动扣板呈一定夹角连接的扣板手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带远离支撑板一侧的齿带,所述齿带与活动扣板能相互扣合。
[0007]还包括敷贴,所述敷贴粘贴在压迫气囊的下方。
[0008]敷贴从内到外依次设置防粘连伤口接触层、渗液吸收层、防水阻菌层。
[0009]所述支撑板材质为硅胶。
[0010]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下方的指示气囊,所述阀体内腔依次装配接头、复位弹簧、导向杆、密封圈、阀芯,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下方外部,所述导向杆上部能穿过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在阀体内腔,阀芯与阀体通过倒扣结构连接。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结合人体工学原理,支撑板采用圆弧形硅胶材质,提高了与患者穿刺部位的贴合舒适度,同时与扣合结构配合进行锁紧,显著地改善了固定效果;本技术还使用由防粘连伤口接触层、渗液吸收层、防水阻菌的背衬等多层结构组成的泡沫敷贴,配合双向可调节齿带式固定带、充气阀、充气管路、气囊压迫,从而达到不与伤口床粘连、不会形成密封空间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吸收性能且省去了来回更换的麻烦;本技术的充气装置可以根据使用人员的感受,实时进行加压或减压,进一步满足了临床需求。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止血器贴合度不高、难以
固定、与伤口粘连导致伤口二次破裂的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扣合结构立体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扣合结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结构敷贴与气囊位置关系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充气装置原理图。
[0017]图6是本技术充气装置爆炸图。
[0018]附图中1充气装置,11阀芯,12密封圈,13导向杆,14复位弹簧,15阀体,16接头,17指示气囊,2充气管路,3支撑板,4第一固定带,41活动扣板,42扣板手柄,5第二固定带,51齿带,6压迫气囊,7敷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连通”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装置1、充气管路2、固定带、支撑板3、固定在支撑板3下方的压迫气囊6,所述充气装置1通过充气管路2与压迫气囊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为圆弧形状,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需求,所述固定带由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分别与支撑板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在使用时能通过扣合结构锁紧;通过结合人体工学原理,支撑板采用圆弧形硅胶材质,提高了与患者穿刺部位的贴合舒适度,同时配合扣合结构进行锁紧,显著地改善了固定效果。
[0021]如图2

3所示,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带4一端的活动扣板41、与活动扣板41呈一定夹角连接的扣板手柄4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带5远离支撑板一侧的齿带51,如图3所示,所述齿带51与活动扣板41能相互扣合,弧形支撑板3配合该扣合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止血器贴合度不高、难以固定的问题,进一步满足了临床需求。
[0022]如图4所示,还包括敷贴7,所述敷贴7粘贴在压迫气囊6的下方,从而使敷贴与皮肤贴合。
[0023]所述敷贴7从内到外依次设置防粘连伤口接触层、渗液吸收层、防水阻菌的背衬,使用时配合双向可调节齿带,从而达到不与伤口床粘连、不会形成密封空间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吸收性能且省去了来回更换的麻烦。
[0024]所述支撑板3材质为硅胶。
[0025]如图5

6所示,所述充气装置1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15设置在阀体15下方的指示气
囊17,指示气囊17可以更直观、更有效的防止气囊气体过充,也可以实时观察气囊内的气体存量,所述阀体15内依次装配接头16、复位弹簧14、导向杆13、密封圈12、阀芯11,所述复位弹簧14套设在导向杆13下方外部,所述导向杆13上部能穿过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固定在阀体15内腔,阀芯11与阀体15通过倒扣结构连接;通过按压阀芯11可以推动导向杆13远离密封圈12从而可以充气或放气,指示气囊17还有一个好处,即可以观察在按压阀芯11时防止导向杆刺伤指示气囊17;松开阀芯11时复位弹簧14发生形变,使导向杆13上部穿过密封圈12从而形成封闭空间防止气体泄露,密封圈12和接头16材质为硅胶,密封效果更好。
[0026]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将齿带51与活动扣板41配合并拉至圆形,按压圆弧形硅胶支撑板3并使敷贴7与穿刺部位紧密贴合;根据腕部实际大小将齿带51与活动扣板41配合并根据患者腕部实际大小调整至适合位置进行压迫止血;在压迫止血时,还可以使用注射器从充气阀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加压或减压,根据使用需要和患者感受可随时调节压力大小;止血完成后通过拨动扣板手柄42使活动扣板41与齿带51松开,从而去除止血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装置(1)、充气管路(2)、固定带、支撑板(3)、固定在支撑板(3)下方的压迫气囊(6),所述充气装置(1)通过充气管路(2)与压迫气囊(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为圆弧形状,所述固定带由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分别与支撑板(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在使用时能通过扣合结构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带(4)一端的活动扣板(41)、与活动扣板(41)呈一定夹角连接的扣板手柄(4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带(5)远离支撑板一侧的齿带(51),所述齿带(51)与活动扣板(41)能相互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压迫止血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骏柔曾居华韩宇超史文振马春阳邱正松张建超罗海昆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