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液配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38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服液混合技术领域。公开了口服液配液罐,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罐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还包括用于带动转轴间歇转动的动力机构;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搅拌组和第二搅拌组,第一搅拌组包括铰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一搅拌臂,第一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两个第一搅拌臂呈倒立的V形;第二搅拌组包括铰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二搅拌臂,第二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一搅拌臂呈V形;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一搅拌臂与第二搅拌臂之间的原料横向移动的挤压机构。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口服液的原料混合方式不均匀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服液配液罐


[0001]本技术涉及口服液混合


技术介绍

[0002]口服液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提取药物中有效成分,加入矫味剂、抑菌剂等附加剂混合,并按注射剂安瓿灌封处理工艺,制成的一种无菌或半无菌的口服液体制剂,因此亦称口服安瓿剂。
[0003]目前,口服液通常的混合方式是将中药汤剂、多种附加剂等原料放入器皿中通过搅拌叶片进行搅拌,以此实现混合;实际操作过程中,原料放入器皿内后,搅拌叶片位于原料的下半部,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原料的下半部,导致原料的上半部不能充分搅拌,使得原料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口服液配液罐,以解决目前口服液的原料混合方式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口服液配液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罐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还包括用于带动转轴间歇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搅拌组和第二搅拌组,所述第一搅拌组包括铰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一搅拌臂,所述第一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两个第一搅拌臂呈倒立的V形;所述第二搅拌组包括铰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二搅拌臂,所述第二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搅拌臂呈V形;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一搅拌臂与第二搅拌臂之间的原料横向移动的挤压机构。
[0006]基础方案的优点:
[0007]1、本方案将原料经进料口放入罐体内,使得原料淹没超过第一搅拌臂;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转轴间歇转动;当转轴转动时,转轴带动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转动,通过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实现对原料的搅拌处理,以此实现原料的混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第一搅拌臂能够对原料的上半部进行搅拌处理,通过第二搅拌臂能够对原料的下半部进行搅拌处理,以此实现对原料充分、完整的搅拌,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
[0008]2、本方案转轴转动时,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摆动,使得两个第一搅拌臂的间距增大,两个第二搅拌臂的间距增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拉伸;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转动过程中,搅拌范围由罐体中部向罐体侧壁方向扩大,加强了搅拌的均匀性;当转轴降速至停止时,离心力减小,第一搅拌臂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逐渐反向摆动复位,第二搅拌臂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逐渐反向摆动复位,使得两个第一搅拌臂的间距减小,两个第二搅拌臂的间距减小;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反向转动过程中,搅拌范围由罐体侧壁向罐体中部方向缩小,再次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
[0009]3、本方案通过挤压机构能够带动第一搅拌臂与第二搅拌臂之间的原料横向移动,
实现原料的流动,加强混合效果;并且,还能实现罐体中部的原料与罐体侧壁的原料持续交换位置,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0010]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联动板,还包括随第一搅拌臂、第二搅拌臂摆动而带动联动板横向移动的联动部。
[0011]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摆动期间,通过联动部能够带动联动板在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之间横向移动,进而通过联动板带动原料横向移动。
[0012]进一步,所述联动部包括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开设在罐体内壁上的横向槽,所述横向槽内滑动连接有横向块,且横向块与横向槽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横向块与联动板固接;所述联动板远离转轴一端的两侧均铰接有联动臂,一个联动臂与第一搅拌臂铰接,另一个联动臂与第二搅拌臂铰接。
[0013]通过上述设置,转轴转动期间,两个第一搅拌臂间距增大、两个第二搅拌臂间距增大,使得第一搅拌臂与第二搅拌臂的间距增大,进而通过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同时拉动联动板两侧的联动臂,两个联动臂同时带动联动板向罐体的侧壁上的移动,进而带动横向块在横向槽内向罐体的侧壁上的移动,第三弹簧拉伸。
[0014]转轴降速期间,两个第一搅拌臂间距减小、两个第二搅拌臂间距减小,使得第一搅拌臂与第二搅拌臂的间距减小,进而第一搅拌臂和第二搅拌臂通过联动臂对联动板的作用力减小,即联动板通过横向块对第三弹簧的作用力减小,使得横向块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转轴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板向转轴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联动板的横向往复运动能够带动原料流动,加强混合效果;并且,通过联动板的横向往复运动还能实现罐体中部的原料与罐体侧壁的原料持续交换位置,提高搅拌的均匀性。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波纹管内;所述第二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波纹管内;所述横向块与横向槽之间设有第三波纹管,且第三弹簧位于第三波纹管内。
[0016]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第一波纹管对第一弹簧包裹、第二波纹管对第二弹簧包裹、第三波纹管对第三弹簧包裹,一方面延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卫生性。
[0017]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接在罐体内的电机和固接在转轴上的扇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与扇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位于第一摆臂上方。
[0018]通过上述设置,利用第一波纹管对第一弹簧包裹、第二波纹管对第二弹簧包裹、第三波纹管对第三弹簧包裹,且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和第三波纹管能随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的伸缩而伸缩;一方面延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卫生性。
[0019]进一步,所述罐体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罐体之间设有第四弹簧,升降板位于第二搅拌臂下方;所述升降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侧槽,所述侧槽上转动连接有伸入罐体内的第一侧轴和第二侧轴,且第一侧轴与第二侧轴之间套接有皮带;所述第一侧轴上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侧轴上设有与升降板底部相抵的凸轮。
[0020]通过上述设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啮合实现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侧轴再转动;第一侧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侧
轴转动,第二侧轴带动凸轮转动;当凸轮的凸起部挤压升降板时,升降板向上移动,第四弹簧拉伸;当凸轮的凸起部不挤压升降板时,升降板在第四弹簧作用下向下移动,以此实现升降板的往复运动,进而通过升降板带动原料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能够提高原料上半部和原料下半部的搅拌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口服液配液罐实施例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罐体1、进料口2、密封盖3、转轴4、第一搅拌臂5、第一弹簧6、第二搅拌臂7、第二弹簧8、联动板9、横向槽10、横向块11、第三弹簧12、联动臂13、扇齿轮14、主动齿轮15、升降板16、第四弹簧17、侧槽18、第一侧轴19、第二侧轴20、皮带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口服液配液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罐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还包括用于带动转轴间歇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搅拌组和第二搅拌组,所述第一搅拌组包括铰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一搅拌臂,所述第一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两个第一搅拌臂呈倒立的V形;所述第二搅拌组包括铰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二搅拌臂,所述第二搅拌臂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搅拌臂呈V形;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一搅拌臂与第二搅拌臂之间的原料横向移动的挤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液配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联动板,还包括随第一搅拌臂、第二搅拌臂摆动而带动联动板横向移动的联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服液配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包括以转轴为中心对称开设在罐体内壁上的横向槽,所述横向槽内滑动连接有横向块,且横向块与横向槽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横向块与联动板固接;所述联动板远离转轴一端的两侧均铰接有联动臂,一个联动臂与第一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邦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