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器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236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直器调节系统,包括:准直器,其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基本水平延伸的准直缝;第一调节装置,其连接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以及第二调节装置,其连接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另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准直器位置的自动调节,从而免去了手动调节的繁琐和困难。另外,由于设置有两个独立的调节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准直器的上下位置的调节,还可以实现对准直器位置的倾斜调节。由此,可以简化调节过程,并且快速、准确地确定准直器的准直缝的理想位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辐射成像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准直 器调节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准直器的自动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为提高辐射成像的质量,通常用准直器装置来对射线源进行聚焦, 聚焦的好坏取决于准直器装置中准直缝对正位置的控制和对多余射线的 屏蔽效果。现有的利用射线源对物体进行安全检测的准直器装置,大都 采用手动调节机构来调节准直缝的位置。由于射线对人体有危害,通常 将准直器装置安装在一个屏蔽盒里,这样,在对准直器装置进行调节时, 需要打开屏蔽盒,从而使得对准直器装置进行调节的操作变得繁琐和困 难。通常,调节时人们只能手动调节位于屏蔽盒中的准直器的位置,然 后根据在探测器上所成图像来进一步控制准直器的位置,由此需要进行 多次调节。这种手动调节方法比较复杂且耗费时间,并且基于手动调节 的精度和操作方式的限制,很难快速和准确地确定准直器装置的理想的 准直缝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 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相应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直器系统,其确保了成 像聚焦的要求,使得调整和控制准直器更为简便和高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准直器调节系统,包括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基本水平延伸的准直缝;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一 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以及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另 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准直器调节系统还包括屏蔽盒,所述屏蔽盒 设置在所述准直器外部以基本包覆所述准直器,且具有设置在其上且与 准直器的准直缝对正的开口。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二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准直器连接以带动所述准直器竖直运动; 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螺母传动方式、同步带传动方式、齿 轮传动方式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准直 器连接;与所述螺母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与驱动电机相连以驱动螺 杆转动,其中当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时,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母产生竖直运动,以带动所述准直器竖直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枢转单元,其包括从所述螺母 的端部延伸出来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准直器紧固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以及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第二 连接件能够绕所述销轴在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从所述螺母的端部延伸出来的杆件; 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准直器紧固连接的U型座,所述杆件容纳 于所述U型座的空腔中,且所述销轴贯穿所述杆件和U型座,以使所述杆件和u型座能够绕所述销轴在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有益地,所述螺母通过设置在屏蔽盒上的轴套与所述屏蔽盒形成滑动 连接,以使所述螺母能够相对于所述屏蔽盒沿竖直方向产生滑动运动。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的调节精度在0.01mm到lmm之间,传动装 置的调节精度为0.05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螺杆传动方式 的调节精度为0.05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准直器调节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蔽盒上用 于检测和限制所述准直器的顶端位置的顶端位置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 述屏蔽盒上用于检测和限制所述准直器的底端位置的底端位置传感器。优选地,所述顶端位置传感器和所述底端位置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为接 近开关或微动开关。优选地,准直器调节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其用于响应于操作者的输 入或计算机指令来控制第一、第二调节装置的运动,进而对准直器的位 置进行调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准直器上还设置有挡片,当准直器上的所述 挡片触发所述顶端位置传感器或所述底端位置传感器中的一个时,所述 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二调节装置以使其停止运动,进而使准直器停止运 动。进一步地,准直器调节系统还包括偏置装置,所述偏置装置设置在所 述屏蔽盒上用于向所述准直器施加偏置作用力,以确保螺杆和螺母之间 的调节精度。有益地,所述偏置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屏蔽盒上的弹簧;与准直器 一体形成或从所述准直器上延伸出来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 连接板之间的顶杆,其中弹簧通过顶杆将偏置作用力施加到所述准直器上。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其通过第一、第二调节装置来 实现对准直器位置的自动调节,而不需要手动打开屏蔽装置,从而免去 了手动调节的繁琐和困难。另外,由于设置有两个独立的调节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准直器的上下 位置的调节,还可以实现对准直器位置的倾斜调节。此外,通过传动装置,例如步进电机来控制并调节准直器的准直缝的 位置,从而可以简化调节过程,并能快速、准确地确定准直器的准直缝 的理想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准直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准直器系统的调节模式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图3A是准直器同步上下调节的示意图;图3B是准直器倾斜调节的 示意图。图4是显示具有根据本技术的准直器系统的辐射检测系统的结 构示意图,其中图4A是显示具有根据本技术的准直器系统的辐射检 测系统的正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线C-C线截取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用于调节准直器系统的方法 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 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 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参见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准直器调节系 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准直器调节系统100,包括准直器4,所述准直器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基本水平延伸的准直缝40;第一调节装置20,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4的沿其纵向的一端(图1中 的左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40的方向竖直移动;以及第 二调节装置30,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4的沿其纵向的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40的方向竖直 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基本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为例对准直器4和第一、第二调节装置20、 3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本技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并不具 有限制意义,其可以为任何其他适宜的方向。参见图1和图2,准直器调节系统100还包括屏蔽盒3,该屏蔽盒 设置在所述准直器4外部以基本包覆所述准直器4,且具有设置在其上并 与准直器的准直缝40基本对正的开口 50。通过在准直器4外部设置屏蔽 盒3,可以有效地减小准直器调节系统100工作过程中,辐射射线泄漏到 外部对人体造成伤害。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调节装置20和第二调节装 置3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本技术并不仅限于此,第一调节 装置20和第二调节装置30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准直器调节系统,包括:    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基本水平延伸的准直缝;    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以及    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另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和它们的等同物限 定。权利要求1.一种准直器调节系统,包括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包括沿其纵向方向基本水平延伸的准直缝;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以及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到所述准直器的沿其纵向的另一端,并可以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准直缝的方向竖直移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盒,所述屏蔽盒设置在所述准直器外部以基本包覆所述准直器, 且具有设置在其上且与准直器的准直缝对正的开口。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第二调节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准直器连接以带动所述准直器竖直运动;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 置包括螺杆螺母传动方式、同步带传动方式、齿轮传动方式和齿轮齿条传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 置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准直器连接;与所述螺母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与驱动电机相连以驱动螺杆转 动,其中当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时,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母产生竖直运 动,以带动所述准直器竖直运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 置进一步包括枢转单元,其包括从所述螺母的端部延伸出来的第一连接件; 与所述准直器紧固连接的第二连接件;以及销轴,所述销轴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第一、第二连 接件能够绕所述销轴在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直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从所述螺母的端部延伸出来的杆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准直器紧固连接的U型座,所述杆件容纳于所述U型座的空腔中,且所述销轴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昱易裕民赵自然张岚胡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