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23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包括蓄水池,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蓄水池内壁底部的一侧;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处理池内壁的两侧;沉淀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技术领域。该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通过水泵和处理池等装置的设置,过滤框与滑动板活动连接,过滤框在使用后可以拆卸,从而方便过滤框维修和清洗,污水从处理池顶部排入,经由过滤框的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再流入处理池内部,经过静置沉淀,沉淀的杂质进入沉淀框,使得本蓄水池在保证储水功能的同时能够对水进行净化,使得污水能够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
,具体为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0003]一般的大型基坑施工时泵出的水大多集中运输排放,没有设置相应的废水处理装置,致使相关的污水无法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一般的蓄水池废水处理机构清洗较为困难,导致去污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解决了一般的大型基坑施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处理池(2),所述处理池(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蓄水池(1)内壁底部的一侧;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处理池(2)内壁的两侧;沉淀框(4),所述沉淀框(4)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两个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的底端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滑动板(6),所述滑动板(6)的底部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过滤框(7),所述过滤框(7)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滑动板(6)的顶部;盖板(15),所述盖板(15)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蓄水池(1)的顶部;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盖板(15)的顶部;抽水管(17),所述抽水管(17)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16)的进水端,所述抽水管(17)的另一端连通有软管(18),所述软管(18)的另一端连通有过滤头(19),所述过滤头(19)的内壁设置有过滤板(29);出水管(26),所述出水管(26)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16)的出水端,并且所述出水管(26)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盖板(15)并延伸至所述盖板(15)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药箱(20),所述沉淀框(4)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1),两个所述支撑杆(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超深基坑工程用具有废水处理机构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1)包括密封箱(211),所述密封箱(21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2),所述第一电机(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