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20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5
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包括支架和可转动地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前轴架、后轴架、支撑架和筘箱架;所述前轴架和后轴架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端,并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前轴和第一后轴,用于撑紧经面;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翻板,所述翻板为两层,能够将经线按照单数和偶数形成穿梭开口;所述筘箱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前轴架之间,顶端固定设置有筘箱,用于梳理经线并压紧纬线;所述第一前轴和第一后轴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设有一撑紧轮,转动所述撑紧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前轴和第一后轴相对所述前轴架和后轴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轴和后轴分别采用撑紧轮结构为经线的经向提供足够的张力支撑,为缂织产品的良品提供基础,结构简单,适合初学者或推广教学使用。初学者或推广教学使用。初学者或推广教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


[0001]本技术涉及织物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

技术介绍

[0002]缂丝,又称为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0003]缂丝织技依托于缂丝织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通过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缂丝的织造技法为: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众多。但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个基本技法是绝对不可少的。显而易见地,作为中国传统制造技艺,缂丝织技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首先人们从蚕茧的养殖到抽取蚕丝,再到人工漂染的色彩斑斓的彩色纬线,按照精心设计的图案花纹,根据细经粗纬、直经曲纬的原则,由织工领神画意再结合技法,最后经过漫长的织造周期方能最后完成艺术作品。缂丝织造技术经过几千年艺人传承至今,虽然制作工艺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缂丝工艺的自身特点限制,缂丝织机并未有巨大的结构上的改革。同时,织造技术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工艺流程极其复杂、初学者面对庞大的织机无从下手、缂丝织机体积庞大推广困难等客观因素导致该织造技艺后继乏人。因此,对缂丝织机的结构创新迫在眉睫。
[0004]现有技术的缂丝织机存在以下缺点:
[0005]1.体积大且笨重,装配完成后无法轻易移动,且占地面积至少在2平方米以上。
[0006]2.操作张紧经线需要大量的体力,且无法调节经面的幅宽。
[0007]3.织机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体型庞大,操作工艺复杂,不符合个体学习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其至少具有体积小、可折叠、易操作的特点,能够快速调整经面幅面、适合初学者操作等特点。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该缂丝织机尤其适合初学缂丝纺织技术的人员使用,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的特点。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包括支架和可转动地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前轴架、后轴架、支撑架和筘箱架;所述前轴架和后轴架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端,并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前轴和第一后轴,用于撑紧经面;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翻板,所述翻板为两层,能够将经线按照单数和偶数形成穿梭开口;所述筘箱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前轴架之间,顶端固定设置有一筘箱,用于梳理经线并压紧纬线;所述第一前轴和第一后轴的端部上分别固
定设有一撑紧轮,转动所述撑紧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前轴和第一后轴相对所述前轴架和后轴架转动。
[0011]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所述撑紧轮上分别设有撑紧杆,所述撑紧杆能够对所述撑紧轮进行定位。
[0012]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所述前轴架和后轴架还分别包括可转动地第二前轴和第二后轴,所述第二前轴和所述第二后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前轴和所述第一后轴的上方。
[0013]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所述支撑架内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两个平行的翻头杆,分别为上翻头杆和下翻头杆;所述翻板包括上翻板和下翻板,所述上翻板和所述下翻板分别吊接在所述上翻头杆和所述下翻头杆上。
[0014]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所述上翻板包括第一下翻板和第二下翻板,所述下翻板包括第一下翻板和第二下翻板,第一上翻板和第一下翻板、第二上翻板和第二下翻板之间分别设有分离线,所述第一上翻板和所述第一下翻板、所述第二上翻板和所述第二下翻板分别对应排在所述经面的单数经线、偶数经线上。
[0015]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所述支架与所述前轴架、所述后轴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筘箱架销接,并能够沿相同的方向转动。
[0016]基于以上技术特征,所述前轴架、所述后轴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筘箱架的框架至少一侧的同侧面上可拆卸地固设有横杆。
[0017]本技术具有体积小、易搬运、易操作的特点,特别适合作为一种学习型或教学型的缂丝织机,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尤其是作为缂丝工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可以作为教学示范使用。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缂丝织机进行纺织缂丝制品的工艺包括:1.落经,将生丝调到织机的后轴上固定。2.牵经,把生丝的经线按照需要的根数和尺寸穿上竹筘牵出。3.上经,主要包括接经头、托刷经面、打结、嵌经面、捎紧等。4.挑交,把经面上的经线按照奇数和偶数交替分成上下两排。5.打翻头,把每根经线穿过筘箱,扣上钢筘,接在翻板上,使经面形成可上下交替开口。6.拉经面,在镜面上拉上几梭纬线,使经线在经面上均匀排布。7.上样,将需要的图案勾画在经面上。8.摇线,将熟丝色线摇绕至梭子中;9.缂织,分别用脚踏足踏棒,分别控制翻头上下开口,手工穿梭,使纬线均匀拨压。完成缂织的作品从缂丝织机上取下即可。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的前轴和后轴分别采用撑紧轮结构,两个撑紧轮通过反向调节拉紧经面,能够为经线的经向提供足够的张力支撑,为缂织产品的良品提供基础。
[0021]2.本技术采用可转动地连接方式,将前轴架、后轴架、支撑架和筘箱架依次设置在支架上,并能够沿同方向进行转动,折叠成趋近于水平方向,减少缂丝织机的体积,便于收纳、搬运。
[0022]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型缂丝织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初学者学习,尤其是作为缂丝工艺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可以作为教学示范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1支架;101足踏棒;2后轴架;201第二后轴;202第一后轴;203后撑紧轮;204后撑紧杆;3支撑架;301上翻头杆;302下翻头杆;303上翻头板;304下翻头板;4筘箱架;401筘箱;402分离线;5前轴架;501第二前轴;502第一前轴;503前撑紧轮;504前撑紧杆;505限位块;506嵌经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缂丝织机,下面结合附图进行以下说明。
[0027]参阅图1,本实施例包括支架1、前轴架5、后轴架2、支撑架3和筘箱架4,均为框架结构。前轴架5、后轴架2、支撑架3和筘箱架4依次排布在支架1上并可活动地连接。前轴架5、后轴架2、支撑架3和筘箱架4分别与支架1能够沿同方向转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习型缂丝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可转动地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前轴架(5)、后轴架(2)、支撑架(3)和筘箱架(4);所述前轴架(5)和后轴架(2)分别设于所述支架(1)的两端,并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前轴(502)和第一后轴(202),用于撑紧经面(6);所述支撑架(3)内设有翻板,所述翻板为两层,能够将经线按照单数和偶数形成穿梭开口;所述筘箱架(4)设于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前轴架(5)之间,顶端固定设置有一筘箱(401),用于梳理经线并压紧纬线;所述第一前轴(502)和第一后轴(202)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设有一撑紧轮(503,203),转动所述撑紧轮(503,203)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前轴(502)和第一后轴(202)相对所述前轴架(5)和后轴架(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型缂丝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轮(503,203)上分别设有撑紧杆(504,204),所述撑紧杆(504,204)能够对所述撑紧轮(503,203)进行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习型缂丝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架(5)和后轴架(2)还分别包括可转动地第二前轴(501)和第二后轴(201),所述第二前轴(501)和所述第二后轴(201)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晴容曹美姐谢仁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