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钴箔材料制备钴-60棒状放射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83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含钴箔材制备钴-60棒状放射源的新工艺是用含钴箔材在辐照之前经过适当的剪裁,使其在中子辐照活化后能符合棒源对放射性强度沿棒源长度分布的要求.该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放射性操作的难度和工作量,简化工艺装备,提高棒源的放射性强度沿长度方向分布的精确度,增加液位计的线性刻度范围和测量精度.(*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γ射线液位计的放射源制备工艺。钴-60棒状放射源是γ射线液位计中常用的一种放射源。在这种放射源中,钴-60的放射性强度是沿棒的长度方向的分布是按照液位计的严格线性刻度要求而设计的。为了使γ射线液位计获得严格的线性刻度,在设计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度沿棒的长度方向的分布时要考虑容器的材料和壁厚;保温层材料和厚度;料液的性质;液位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放射源与探测器的几何位置等因素。这种线性刻度的γ射线液位计在化工、冶金等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液位的非接触性测量和控制系统中。目前,制备钴-60棒状放射源的主要方法是线材绕制法,即用含钴线材经反应堆中子活化以后,按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度分布要求绕制在一根金属芯棒上,外面用不锈钢套管经氩弧焊接密封而成(《原子能科学技术》5,594(1980))。用线材绕法制钴-60棒状放射源的不足之处是1、难于在棒源的全部长度上满足线性刻度的源强分布要求,因而减小了线性测量范围;2、制源工艺操作难度大,对防护装置、绕制装备和操作技术均有较高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用含钴箔材在辐照前经过适当的剪裁,使其在中子辐射活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1)以含钴箔材为原料,(2)在实现反应堆中子活化之前,按照对棒状放射源的设计源强分布要求来剪裁含钴箔材;(3)根据含钴箔材的钴含量、源强设计要求和堆中子通量确定照射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1)以含钴箔材为原料,(2)在实现反应堆中子活化之前,按照对棒状放射源的设计源强分布要求来剪裁含钴箔材;(3)根据含钴箔材的钴含量、源强设计要求和堆中子通量确定照射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60棒状放射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1)把符合液位计线性刻度的钴-60棒状放射源的源强分布设计值按棒源的长度在直角座标纸上标绘出来,(2)选用含钴量均匀、厚度适当、机械性能好的箔状材料,参照坐标纸上标出的源强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进行适当的剪裁,使源强分布要求与剪下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和张瑞麟董桂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