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81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包括布料基层、防静电底层、防腐抑菌层、抗油污面层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所述布料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底层,且防静电底层和布料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合剂层,防静电底层通过第一粘合剂层与布料基层粘合,所述布料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腐抑菌层,且防腐抑菌层和布料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防腐抑菌层通过第二粘合剂层与布料基层粘合,所述防腐抑菌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抗油污面层,且抗油污面层和防腐抑菌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抗油污面层通过第三粘合剂层与防腐抑菌层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增强了布料的防腐抑菌性能,使得布料具有防静电的效果,而且提升了布料的抗油污性能。而且提升了布料的抗油污性能。而且提升了布料的抗油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抑菌布料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
,具体为一种防腐抑菌布料。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布料的性能也变得丰富起来。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布料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1)现有的此类布料的防腐抑菌性能不强,使得布料容易腐蚀,同时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有待改进;
[0005](2)现有的此类布料容易起静电,产生静电时会使人产生刺痛感和麻木感,因此给人带来不适的感受;
[0006](3)现有的此类布料一般不具备抗油污的性能,布料一旦沾上油污,便难以清洗,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抑菌布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布料的防腐抑菌性能不强,容易起静电和不具备抗油污的性能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包括布料基层、防静电底层、防腐抑菌层、抗油污面层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所述布料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底层,且防静电底层和布料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合剂层,防静电底层通过第一粘合剂层与布料基层粘合,所述布料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腐抑菌层,且防腐抑菌层和布料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防腐抑菌层通过第二粘合剂层与布料基层粘合,所述防腐抑菌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抗油污面层,且抗油污面层和防腐抑菌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抗油污面层通过第三粘合剂层与防腐抑菌层粘合。
[0009]优选的,所述布料基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相互交叉,用于编织布料。
[0010]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底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导电纤维和碳纤维,导电纤维和碳纤维纵横交叉,具有优异的消除和防止静电的性能。
[0011]优选的,所述防腐抑菌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竹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竹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相互交叉,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的特性。
[0012]优选的,所述防腐抑菌层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亚麻纤维,亚麻纤维横向穿插在竹纤维与甲壳素纤维之间,进一步提升了防腐抑菌层的抑菌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抗油污面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聚丙烯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纵横交叉,具有防粘、防水、抗油污性能,使得油污不易浸入布料内。
[0014]优选的,所述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的外表面皆设置有抗老化聚氨酯涂层,使得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不易因腐蚀而变脆。
[0015]优选的,所述抗老化聚氨酯涂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与抗老化聚氨酯涂层相互配合,提升了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的耐腐蚀能力。
[0016]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和碳纤维的表面皆喷涂有抗静电整理剂,进一步强化了导电纤维和碳纤维的防静电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腐抑菌布料不仅增强了布料的防腐抑菌性能,使得布料具有防静电的效果,而且提升了布料的抗油污性能;
[0018](1)通过设置有抗老化聚氨酯涂层、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防腐抑菌层、竹纤维、甲壳素纤维和亚麻纤维,由于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的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抗老化聚氨酯涂层和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抗老化聚氨酯涂层使得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不易因腐蚀而变脆,保证了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的原有强度,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提升了复合化纤纤维和复合棉线纤维的耐腐蚀能力,由于布料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腐抑菌层,防腐抑菌层内部的竹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的特性,甲壳素纤维和亚麻纤维也是优良的抗菌纤维,使得布料具备抑菌的功能,从而增强了布料的防腐抑菌性能;
[0019](2)通过设置有防静电底层、导电纤维、碳纤维和抗静电整理剂,由于布料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底层,防静电底层内部的导电纤维和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消除和防止静电的性能,同时配合抗静电整理剂的作用,使得布料具有防静电的效果;
[0020](3)通过设置有抗油污面层、聚丙烯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抗油污面层的设置可对油污进行阻隔,抗油污面层内部的聚丙烯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交替排列而成,具有防粘、防水、抗油污性能,使得油污不易浸入布料内,从而提升了布料的抗油污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布料基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化纤纤维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棉线纤维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防静电底层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防腐抑菌层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抗油污面层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布料基层;2、第一粘合剂层;3、防静电底层;4、第二粘合剂层;5、防腐抑菌层;6、第三粘合剂层;7、抗油污面层;8、复合化纤纤维;9、复合棉线纤维;10、抗老化聚氨酯涂层;11、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12、导电纤维;13、碳纤维;14、抗静电整理剂;15、竹纤维;16、甲壳素纤维;17、亚麻纤维;18、聚丙烯纤维;19、聚四氟乙烯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包括布料基层1、防静电底层3、防腐抑菌层5、抗油污面层7和聚四氟乙烯纤维19,布料基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底层3,且防静电底层3和布料基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合剂层2,防静电底层3通过第一粘合剂层2与布料基层1粘合;
[0031]布料基层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相互交叉,用于编织布料;
[0032]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的外表面皆设置有抗老化聚氨酯涂层10,使得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不易因腐蚀而变脆;
[0033]抗老化聚氨酯涂层10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11,抗氧化丙烯酸树脂涂层11与抗老化聚氨酯涂层10相互配合,提升了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的耐腐蚀能力;
[0034]防静电底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导电纤维12和碳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包括布料基层(1)、防静电底层(3)、防腐抑菌层(5)、抗油污面层(7)和聚四氟乙烯纤维(19),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基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底层(3),且防静电底层(3)和布料基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合剂层(2),防静电底层(3)通过第一粘合剂层(2)与布料基层(1)粘合,所述布料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腐抑菌层(5),且防腐抑菌层(5)和布料基层(1)之间设置有第二粘合剂层(4),防腐抑菌层(5)通过第二粘合剂层(4)与布料基层(1)粘合,所述防腐抑菌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抗油污面层(7),且抗油污面层(7)和防腐抑菌层(5)之间设置有第三粘合剂层(6),抗油污面层(7)通过第三粘合剂层(6)与防腐抑菌层(5)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基层(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复合化纤纤维(8)和复合棉线纤维(9)相互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抑菌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底层(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导电纤维(12)和碳纤维(13),导电纤维(12)和碳纤维(13)纵横交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林朱小平赵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联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