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72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法对钢筋笼的上浮进行检测与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钢筋笼的左部、右部均设置有传力杆,传力杆的顶端部固定有第I固定板、第II固定板,第I固定板的上表面、第II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固定有压杆固定柱,压杆固定柱上穿设有压杆;桩孔的外侧设置有U形导轨;压杆的侧壁设置滚轮;U形导轨的右外侧壁设置有下行程开关;U形导轨的左外侧壁设置有上行程开关;压杆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液压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钢筋笼上浮的事中控制,方便监控,反映时间快,操作便捷,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自动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旋挖钻孔灌注桩由于使用机械作业,对工人人数要求不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然而实践表明,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存在以下问题: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笼上浮现象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会上浮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特殊情况下会上浮数米,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危害。现有钢筋笼上浮控制方法都是事后进行控制,不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检测,做不到事中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法对钢筋笼的上浮进行检测与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钢筋笼,钢筋笼的左部、右部均沿竖向设置有若干根上部与其绑扎固定且前后分布的传力杆,位于左侧的传力杆的顶端部共同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I固定板,位于右侧的传力杆的顶端部共同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II固定板,第I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第II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均沿竖向固定有压杆固定柱,两个压杆固定柱上共同穿设有沿横向水平放置的压杆,且压杆的长度大于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桩孔的直径;桩孔的左侧、右侧均设置有两根前后相对放置的U形导轨,位于前方的两根U形导轨均设置于压杆的前侧,位于后方的两根U形导轨均设置于压杆的后侧;压杆的前侧壁、后侧壁均设置两个纵向放置的滚轮,位于左侧的两个滚轮分别沿竖向滚动接触于位于左侧的两根U形导轨的相对内壁;位于右侧的两个滚轮分别沿竖向滚动接触于位于右侧的两根U形导轨的相对内壁;位于左前方的U形导轨的右外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下行程开关;位于右前方的U形导轨的左外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上行程开关;下行程开关的触头、上行程开关的触头均朝后,且下行程开关的触头、上行程开关的触头分别位于压杆的正下方、正上方;位于左侧的U形导轨的左后方、位于右侧的U形导轨的右后方均设置有千斤顶固定架;
[0007]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液压装置、控制柜、接触器、自锁开关、急停开关;接触器、自锁开关、急停开关均设置于控制柜的内部;所述液压装置包括两个竖向布置且活塞杆朝下的电动液压千斤顶,两个电动液压千斤顶的底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千斤顶固定架的前侧,且两个电动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均设置于压杆的正上方;由自锁开关、急停开关、上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两个电动液压千斤顶的三相电源端
均分别通过接触器的三个常开触点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V相、W相连接;接触器的第四个常开触点并联于上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的两端。
[0008]进一步地,位于左前方的U形导轨的前外壁、位于右前方的U形导轨的前外壁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是由若干个上下平行分布的刻度槽组成的。
[0009]进一步地,由自锁开关、急停开关、上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下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成的串联支路的一端通过第I熔断器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U相、另一端通过第II熔断器连接于三相外接电源的V相。
[0010]进一步地,下行程开关、上行程开关均是通过固定于U形导轨的水平连接板与U形导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下行程开关与上行程开关沿竖向的设置间距为10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杆是由外径为50mm、长度为2800mm的圆柱形杆制成的;第I固定板、第II固定板均是由厚度为15mm的钢板制成的;所述传力杆是由外径为100mm的圆柱形杆制成的。
[001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钢筋笼上浮的事中控制,而且方便监控,反映时间快,控制精度高,同时操作便捷,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减轻了施工中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地,安全性能优异,具有结构简易、方便制造、实用性强的优点,可适用于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浇筑施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中,1

钢筋笼,2

传力杆,3

第I固定板,4

第II固定板,5

压杆固定柱,6

压杆,7

桩孔,8

U形导轨,9

滚轮,10

下行程开关,11

上行程开关,12

千斤顶固定架,13

液压装置,14

控制柜,15

电动液压千斤顶,16

刻度线,17

水平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钢筋笼1,钢筋笼1的左部、右部均沿竖向设置有若干根上部与其绑扎固定且前后分布的传力杆2,位于左侧的传力杆2的顶端部共同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I固定板3,位于右侧的传力杆2的顶端部共同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II固定板4,第I固定板3的上表面中部、第II固定板4的上表面中部均沿竖向固定有压杆固定柱5,两个压杆固定柱5上共同穿设有沿横向水平放置的压杆6,且压杆6的长度大于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桩孔7的直径;桩孔7的左侧、右侧均设置有两根前后相对放置的U形导轨8,位于前方的两根U形导轨8均设置于压杆6的前侧,位于后方的两根U形导轨8均设置于压杆6的后侧;压杆6的前侧壁、后侧壁均设置两个纵向放置的滚轮9,位于左侧的两个滚轮9分别沿竖向滚动接触于位于左侧的两根U形导轨8的相对内壁;位于右侧的两个滚轮9分别沿竖向滚动接触于位于右侧的两根U形导轨8的相对内壁;位于左前方的U形导轨8的右外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下行程开关10;位于右前方的U形导轨8的左外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上行程开关11;下行
程开关10的触头、上行程开关11的触头均朝后,且下行程开关10的触头、上行程开关11的触头分别位于压杆6的正下方、正上方;位于左侧的U形导轨8的左后方、位于右侧的U形导轨8的右后方均设置有千斤顶固定架12;
[0019]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液压装置13、控制柜14、接触器KM、自锁开关S1、急停开关S2;接触器KM、自锁开关S1、急停开关S2均设置于控制柜14的内部;所述液压装置13包括两个竖向布置且活塞杆朝下的电动液压千斤顶15,两个电动液压千斤顶15的底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千斤顶固定架12的前侧,且两个电动液压千斤顶15的活塞杆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液压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与控制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钢筋笼(1),钢筋笼(1)的左部、右部均沿竖向设置有若干根上部与其绑扎固定且前后分布的传力杆(2),位于左侧的传力杆(2)的顶端部共同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I固定板(3),位于右侧的传力杆(2)的顶端部共同固定有水平放置的第II固定板(4),第I固定板(3)的上表面中部、第II固定板(4)的上表面中部均沿竖向固定有压杆固定柱(5),两个压杆固定柱(5)上共同穿设有沿横向水平放置的压杆(6),且压杆(6)的长度大于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桩孔(7)的直径;桩孔(7)的左侧、右侧均设置有两根前后相对放置的U形导轨(8),位于前方的两根U形导轨(8)均设置于压杆(6)的前侧,位于后方的两根U形导轨(8)均设置于压杆(6)的后侧;压杆(6)的前侧壁、后侧壁均设置两个纵向放置的滚轮(9),位于左侧的两个滚轮(9)分别沿竖向滚动接触于位于左侧的两根U形导轨(8)的相对内壁;位于右侧的两个滚轮(9)分别沿竖向滚动接触于位于右侧的两根U形导轨(8)的相对内壁;位于左前方的U形导轨(8)的右外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下行程开关(10);位于右前方的U形导轨(8)的左外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上行程开关(11);下行程开关(10)的触头、上行程开关(11)的触头均朝后,且下行程开关(10)的触头、上行程开关(11)的触头分别位于压杆(6)的正下方、正上方;位于左侧的U形导轨(8)的左后方、位于右侧的U形导轨(8)的右后方均设置有千斤顶固定架(12);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液压装置(13)、控制柜(14)、接触器(KM)、自锁开关(S1)、急停开关(S2);接触器(KM)、自锁开关(S1)、急停开关(S2)均设置于控制柜(14)的内部;所述液压装置(13)包括两个竖向布置且活塞杆朝下的电动液压千斤顶(15),两个电动液压千斤顶(15)的底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千斤顶固定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辉李秋红孟明任文瑞王飞李鲲鹏宁俊霞李宇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