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67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小车走偏和下陷,方便小车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的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包括长方形平板状的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上设有在垫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将垫板本体分隔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设有插槽,另一端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舌。采用该垫板后可以提升小车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的效率。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的效率。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


[0001]本技术涉及脚手架
,具体的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搭建脚手架,以便于进行支撑或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高出作业。为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在立杆下方沿立杆定位线的方向连续设置多块垫板,施工通常要求单块垫板的长度不少于2跨。现脚手架垫板为长方形平板状结构。
[0003]常见的施工脚手架支撑系统灵活多样,可选择范围广,但在施工区域的应用,尤其是在房建或桥梁新建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支撑体系,其对钢管脚手架的要求极高,体现在单位面积的钢管脚手架密度上,造成了施工区域钢管脚手架非常密集,这就需要用小车从在搭脚手架下方小批量运输钢管。由于脚手架钢管林立,小车在行走过程中一旦走偏,极易与脚手架钢管碰撞,会导致脚手架钢管歪斜或失稳。另外,脚手架基础多为泥土,小车在脚手架基础上行走还存在易下陷的问题。上述问题都影响小车的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小车走偏和下陷,方便小车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的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包括长方形平板状的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上设有在垫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将垫板本体分隔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设有插槽,另一端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舌。
[0006]进一步地,所述垫板本体为钢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形成立杆安装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设有锁钩,另一端设有能与所述锁钩配合的锁销。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垫板本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焊接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垫板本体的长度为3~4米。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垫板本体上设有第一立板,第一立板垫板本体分隔成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这样该垫板在作为脚手架支撑用的同时,相邻两行垫板的第一立板垫板和第二支撑部可作为运输钢管的小车轨道用,解决了小车在在搭脚手架下方易小车走偏和下陷的问题,极大的方便了小车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采用该垫板后可以提升小车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5]图中所示:垫板本体1,小车2,立杆3,一侧轨道4,另一侧轨道5,第一立板11,第二支撑部12,插槽13,插舌14,第二立板15,立杆安装槽16,第一支撑部17,锁钩18,锁销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包括长方形平板状的垫板本体1,所述垫板本体1上设有在垫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将垫板本体1分隔成第一支撑部17和第二支撑部12的第一立板11,所述第一支撑部17的一端设有插槽13,另一端与所述插槽1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插槽13相配合的插舌14。
[0018]本技术中垫板本体1可以采用木板、塑料板,本技术实施例中垫板本体1采用钢板,钢板的厚度为5mm。
[0019]垫板太长不方便运输,太短又不能满足长度不少于2跨的要求,为此,优选地,垫板本体的长度为3~4米(脚手架的跨距一般为1.5米)。
[0020]如图3所示,该垫板使用时按住现有的垫板铺设方式依次沿立杆定位线的方向连续铺设,立杆放置在第一支撑部17上。由于插舌14的设置位置与插槽13的设有位置相对应,同一行垫板的相邻两垫板之间后一块垫板前端的插舌14插设在前一块垫板后端的插槽13后,可以保证相邻两块垫板在同一直线上,且可防止相邻垫板在使用过程中侧向错位。采用该垫板后,相邻的两行垫板其中一行垫板的第一立板11和第二支撑部12可以作为小车2行走的一侧轨道4,另一行垫板的第一立板11和第二支撑部12可以作为小车行走的另一侧轨道5,小车2可以设置在一侧轨道4与另一侧轨道5上。如此,两行垫板的第二支撑部12可以支撑小车2的滚轮,防止小车下陷,可以使小车行走更平稳,两行垫板的第一立板11可以对小车进行限位,防止小车在行走过程中走偏,可避免小车与脚手架的立柱撞击。该垫板在作为脚手架支撑用的同时,也可作为运输钢管的小车轨道用,极大的方便了小车在搭脚手架下方运输钢管。
[0021]本技术中,第一支撑部17上还设有与第一立板11平行设置的第二立板15,第二立板15与第一立板11之间形成立杆安装槽16。如此,立杆3设置在立杆安装槽16后第二立板15和第一立板11可以限制立杆3位置。
[0022]在小车行走过程中同一行垫板的相邻垫板之间因受力不同可能会前后错位,这会影响小车行走和脚手架稳定。本技术中,第二立板15的一端设有锁钩18,另一端设有能与锁钩18配合的锁销19。垫板铺设好后,同一行垫板的相邻两垫板之间前一块垫板后端的锁销19可以后一块垫板前端的锁钩18配合,从而将两块垫板连接在一起,防止两块垫板前后错位。锁钩18可采用现有的弹簧开合锁钩。本技术中,第一立板11内侧也可根据需要在一端设置锁钩18,另一端设置锁销19。
[002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立板11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设置在垫板本体1上,第二立板15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7上。当然,第一立板11、第二垫板15也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设置,也可与垫板本体1为一体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包括长方形平板状的垫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本体(1)上设有在垫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将垫板本体(1)分隔成第一支撑部(17)和第二支撑部(12)的第一立板(11),所述第一支撑部(17)的一端设有插槽(13),另一端与所述插槽(1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插槽(13)相配合的插舌(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本体(1)为钢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脚手架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7)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黄家伦胡鸿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