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49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器,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作箱,所述运作箱内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茶叶放置在放置盘的顶部,开启导热器开启加热,之后关闭箱门,通过密封条,避免了箱体内腔的热量流失,通过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螺纹套前后运动,螺纹套带动活动板前后运动,活动板带动翻杆在茶叶的表面前后翻动,使茶叶均匀透气,通过万向轮,方便箱体运输,当茶叶发酵完毕,开启箱门,之后拉动放置盘,从而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经过发酵后红茶中的茶多酚产生的化学反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为了满足红茶发酵的要求,需要用到红茶发酵装置,红茶发酵是将揉捻后茶叶层层放置在托盘上,保持箱体内的温湿度,发酵一段时间后再将茶叶从托盘上取出,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由于茶叶是静置在托盘上,长时间放置位于底部的茶叶不易通气导致会被闷黄甚至产生霉变,从而降低了茶叶发酵的质量,且降低了发酵装置的实用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具备茶叶透气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由于茶叶是静置在托盘上,长时间放置位于底部的茶叶不易通气导致会被闷黄甚至产生霉变,从而降低了茶叶发酵的质量,且降低了发酵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器,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作箱,所述运作箱内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运作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腔,所述活动板位于箱体内腔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翻杆。
[0005]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盘的两端均延伸至放置座的内腔并与放置座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运作箱内腔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与运作箱的左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板贯穿通槽并与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运作箱的右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网罩。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万向轮均匀的排列于箱体的底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将茶叶放置在放置盘的顶部,开启导热器开启加热,之后关闭箱门,通过密封条,避免了箱体内腔的热量流失,通过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螺纹套前后运动,螺纹套带动活动板前后运动,活动板带动翻杆在茶叶的表面前后翻动,使茶叶均匀透气,通过万向轮,方便箱体运输,当茶叶发酵完毕,开启箱门,之后拉动放置盘,从而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解决了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由于茶叶是静置在托盘上,长时间放置位于底部的茶叶不易通气导致会被闷黄甚至产生霉变,从而降低了茶叶发酵的质量,且降低了发酵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放置座,起到了对放置盘进行放置且对放置盘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杆和限位槽,起到了对螺纹套限位的效果,避免螺纹套在运动时出现自转的情况,从而确保了螺纹套运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通槽,起到了对活动板限位的效果,避免活动板在运动时出现错位的情况,通过设置通风孔,起到了便于对运作箱内腔通风的效果,避免运作箱内腔空气不流通的情况,通过设置箱门和密封条,起到了对箱体密封的效果,避免箱体内腔热量流失的情况,通过设置万向轮,起到了方便箱体位置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运作箱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运作箱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箱体;2、放置盘;3、导热器;4、运作箱;5、伺服电机;6、螺纹杆;7、螺纹套;8、活动板;9、翻杆;10、放置座;11、限位杆;12、限位槽;13、通槽;14、通风孔;15、箱门;16、密封条;1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的箱体1、放置盘2、导热器3、运作箱4、伺服电机5、螺纹杆6、螺纹套7、活动板8、翻杆9、放置座10、限位杆11、限位槽12、通槽13、通风孔14、箱门15、密封条16和万向轮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盘2,放置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器3,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作箱4,运作箱4内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运作箱4的内壁活动连接,螺纹杆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套7,螺纹套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活动板8远离螺纹套7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活动板8位于箱体1内腔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翻杆9,通过将茶叶放置在放置盘2的顶部,开启导热器
3开启加热,之后关闭箱门15,通过密封条16,避免了箱体1内腔的热量流失,通过开启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6转动,螺纹杆6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螺纹套7前后运动,螺纹套7带动活动板8前后运动,活动板8带动翻杆9在茶叶的表面前后翻动,使茶叶均匀透气,通过万向轮17,方便箱体1运输,当茶叶发酵完毕,开启箱门15,之后拉动放置盘2,从而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解决了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由于茶叶是静置在托盘上,长时间放置位于底部的茶叶不易通气导致会被闷黄甚至产生霉变,从而降低了茶叶发酵的质量,且降低了发酵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00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座10,放置盘2的两端均延伸至放置座10的内腔并与放置座10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放置座10,起到了放置盘2进行放置且对放置盘2限位的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螺纹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运作箱4内腔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杆11远离螺纹套7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12的内腔并与限位槽1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盘(2),所述放置盘(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器(3),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运作箱(4),所述运作箱(4)内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运作箱(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远离螺纹套(7)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所述活动板(8)位于箱体(1)内腔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翻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座(10),所述放置盘(2)的两端均延伸至放置座(10)的内腔并与放置座(10)的内腔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储存运输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于晓顺方婷金勇黄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