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温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36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温大棚,包括大棚组件、控制组件、遮阳组件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大棚组件和遮阳组件的设置,冬季通过增压泵往热水管内输送热水对大棚主体内部进行加热,夏季通过调整遮阳布的覆盖面积对大棚主体内部进行降温,使大棚主体内部处于适宜温度,相比采用湿帘和空调进行大棚主体内温度的控制,降低控温大棚的能耗,降低控温大棚的运行成本;遮阳组件的设置,放下遮阳布时,配重块和拉绳带动遮阳布向下移动,通过拉绳和配重块对遮阳布进行张开,避免遮阳布出现折叠的现象,保证遮阳组件正常运行;智能控温大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温大棚


[0001]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温大棚。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大棚,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现有智能控温大棚采用湿帘和空调进行温度的控制,控温大棚的能耗较高,增加控温大棚的运行成本,急需研制一种智能控温大棚,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0003]现有智能控温大棚采用湿帘和空调进行温度的控制,控温大棚的能耗较高,增加控温大棚的运行成本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控温大棚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温大棚,以解决现有智能控温大棚采用湿帘和空调进行温度的控制,控温大棚的能耗较高,增加控温大棚的运行成本的问题。一种智能控温大棚,包括大棚组件、控制组件、遮阳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遮阳组件安装在大棚组件的上方,且遮阳组件的下端位于大棚组件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遮阳组件的前侧上方;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大棚组件内部的一侧;
[0006]所述大棚组件包括大棚主体、大棚顶棚、安装板、固定板、热水管、温度传感器和增压泵,所述大棚顶棚安装在大棚主体的上方;所述安装板采用多个,且安装板安装在大棚主体两侧的上方;所述固定板采用多个,且固定板安装在大棚主体内部两侧的下方;所述热水管安装在固定板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大棚主体内部背离控制组件一侧的上方;所述增压泵采用两个,且增压泵安装在大棚主体两侧的下方,该增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管的进口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用于进行热水管的安装;所述热水管对称设置,且热水管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该热水管用于对大棚主体的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大棚主体内部的温度;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源相连,且增压泵用于往热水管的内部输送热水。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电控柜、数据采集器、控制器、显示器和声光报警器,所述控制箱安装在大棚组件内部的一侧;所述电控柜安装在控制箱内部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内部的另一侧;所述声光报警器安装在控制箱内部的上方;所述数据采集器安装在控制箱内部靠近电控柜一侧的下方;所述显示器嵌装在控制箱靠近控制器一侧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对应声光报警器的位置开设有透光槽;所述电控柜通过导线分别与市电、温度传感器、增压泵和驱动电机相连,且电控柜接通市电为控温大棚供电;所
述数据采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数据采集器、增压泵和驱动电机相连,且控制器通电运行进行控温大棚的控制;所述显示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控制器相连,且显示器用于对控温大棚运行数据进行显示;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控制器相连,且声光报警器用于对异常情况进行声光报警。
[0010]优选的,所述遮阳组件包括遮阳布卷扬、遮阳布、拉绳和配重块,所述遮阳布卷扬安装在大棚顶棚的上方,且遮阳布卷扬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遮阳布采用两个,且遮阳布分别卷绕在遮阳布卷扬的主轴上,该遮阳布的末端位于遮阳布卷扬外侧下方;所述拉绳采用多个,且拉绳的上端与遮阳布的下端相连,该拉绳的下端通过安装板的通孔贯穿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配重块采用多个,且配重块安装在拉绳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遮阳布卷扬用于进行遮阳布的收纳和放下;所述遮阳布的尺寸与大棚顶棚的尺寸匹配,且遮阳布用于对大棚顶棚进行遮阳;所述拉绳在遮阳布的下端均匀分布,且拉绳与安装板采用相同的个数;所述配重块与拉绳采用相同的个数,且配重块用于放下遮阳布时将遮阳布向下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的大棚组件和遮阳组件的设置,冬季通过增压泵往热水管内输送热水对大棚主体内部进行加热,夏季通过调整遮阳布的覆盖面积对大棚主体内部进行降温,使大棚主体内部处于适宜温度,相比采用湿帘和空调进行大棚主体内温度的控制,降低控温大棚的能耗,降低控温大棚的运行成本。
[0014]2.本技术的控制组件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大棚主体内部的温度值,数据采集器采集检测的温度值,控制器对增压泵和驱动电机进行控制,使大棚主体内部处于适宜温度,提高控温大棚的智能化程度,当检测到的数据出现异常时,控制器控制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便于用户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控温大棚正常运行,显示器对控温大棚运行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实时了解控温大棚的运行状况。
[0015]3.本技术的遮阳组件的设置,放下遮阳布时,配重块和拉绳带动遮阳布向下移动,通过拉绳和配重块对遮阳布进行张开,避免遮阳布出现折叠的现象,保证遮阳组件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大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遮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
大棚组件,11

大棚主体,12

大棚顶棚,13

安装板,14

固定板,15

热水管,16

温度传感器,17

增压泵,2

控制组件,21

控制箱,22

电控柜,23

数据采集器,24

控制器,25

显示器,26

声光报警器,3

遮阳组件,31

遮阳布卷扬,32

遮阳布,33

拉绳,34

配重块,4

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温大棚,包括大棚组件1、控制组件2、遮阳组件3和驱动电机4,遮阳组件3安装在大棚组件1的上方,且遮阳组件3的下端位于大棚组件1的两侧;驱动电机4安装在遮阳组件3的前侧上方;控制组件2安装在大棚组件1内部的一侧。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大棚组件1包括大棚主体11、大棚顶棚12、安装板13、固定板14、热水管15、温度传感器16和增压泵17,大棚顶棚12安装在大棚主体11的上方;安装板13采用多个,且安装板13安装在大棚主体11两侧的上方;固定板14采用多个,且固定板14安装在大棚主体11内部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温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组件(1)、控制组件(2)、遮阳组件(3)和驱动电机(4),所述遮阳组件(3)安装在大棚组件(1)的上方,且遮阳组件(3)的下端位于大棚组件(1)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4)安装在遮阳组件(3)的前侧上方;所述控制组件(2)安装在大棚组件(1)内部的一侧;所述大棚组件(1)包括大棚主体(11)、大棚顶棚(12)、安装板(13)、固定板(14)、热水管(15)、温度传感器(16)和增压泵(17),所述大棚顶棚(12)安装在大棚主体(11)的上方;所述安装板(13)采用多个,且安装板(13)安装在大棚主体(11)两侧的上方;所述固定板(14)采用多个,且固定板(14)安装在大棚主体(11)内部两侧的下方;所述热水管(15)安装在固定板(14)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16)安装在大棚主体(11)内部背离控制组件(2)一侧的上方;所述增压泵(17)采用两个,且增压泵(17)安装在大棚主体(11)两侧的下方,该增压泵(1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管(15)的进口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开设有通孔;所述热水管(15)对称设置,且热水管(1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水处理系统相连,该热水管(15)用于对大棚主体(11)的内部进行加热;所述增压泵(1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源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温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控制箱(21)、电控柜(22)、数据采集器(23)、控制器(24)、显示器(25)和声光报警器(26),所述控制箱(21)安装在大棚组件(1)内部的一侧;所述电控柜(22)安装在控制箱(21)内部的一侧;所述控制器(24)安装在控制箱(21)内部的另一侧;所述声光报警器(26)安装在控制箱(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恩国刘庆会曹鹏彭国强王静王建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阳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